第211章

  贤然道人终于开口:“他与你家有缘,带来些福气自然正常。”
  沈岭听到有缘二字却有些笑不出了,他犹豫了一下,才说道:“其实当年清知上京赶考前,我们是准备给戚许说门亲的。”
  贤然道人听到这,抬眼看去,手上棋子落入棋盘,杀气更甚。
  沈岭虽看出棋盘上的杀意,却不甚在意,当年他们可没半点对不起戚许。
  “他娘想着戚许人善,怕他被人欺负,不想给他找个一大家的人,准备找个简单点的姑娘,能干懂事,家里有老人,或者带着弟弟的,戚许定然应付的来。”
  贤然道人摸了摸胡须,身上气势平和了些,若按当年来说,沈家这思量确实算尽心了。
  “不过戚许现在是官了,当年想的自然不作数了。”沈岭抬手落子,淡淡说了一句:“不知道道人可有想过他的终身大事?”
  “沈老爷有何高见?”贤然道人反问道。
  “自然要看他自己的意思,不过,沈某说过,戚许若要办喜事,我们沈家就当儿子给他办,一样都不会少。”沈岭连忙说道。
  贤然道人又落一子,嗤笑出声:“钱财,老道也有些积蓄,不用麻烦沈老爷了。
  我就这一个徒弟,自不会亏待了他,就是不知道,这沈大人出嫁,聘礼有何要求,老道定然满足!”
  “道人,你!”沈岭瞬间起身。
  他本以为道人不知道两人之事,还想着师命不可违,谁知道道人会把话直接挑明!
  第174章 言随心动
  贤然道人看着沈岭的模样,淡淡一笑,先放低了姿态,挥挥手。
  “沈老爷别气,老道这不就是开个玩笑吗?”
  沈岭冷哼一声,自家夫人还需要他诊治,而且清知和戚许的事情,基本已成定局,他就算在道人这里讨了便宜,又如何呢?
  贤然道人看着沈岭坐下身子,微微一笑:“你这个爹,其实还不错,我也有些懂了为何沈大人,会这般通透。”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做善也。
  看看沈书元,就知道沈岭在这方面做的还是不错的。
  沈岭是看了一眼道人,长呼一口气,喝了一口茶,低头再落一子。
  “沈老爷,可想听听老道一言啊?”贤然道人淡定自若,又落一子。
  “道人请说!”沈岭说道。
  贤然道人抬头看了一眼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世间万物都离不开一个道字。”
  “天地之间,人生在世,自有其道,顺势而为,何不乐哉?”
  沈岭冷哼一声:“道人说的大道理,沈某不懂,也悟不出,只知道,人生三大喜事,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他乡遇故知。”
  “我家清知,得了其中最难的一个,这人生中最该做的那一个,却反而要放弃了吗?”
  贤然道人放下手中的棋子:“最该做的?人生有何事是最该啊?”
  “孝之一字,足矣!”沈岭冷声说道:“沈家早些年蒙难,现在就剩下清知一子,开枝散叶于他而言,背负的是家族荣衰。”
  贤然道人点点头,压沈书元一个孝字确实够了,沈岭是真的疼爱他的这个孩子。
  不然他父告子不孝,别说功名,下狱都算是轻的。
  而真的闹到这一步,戚许又怎么可能还会留下。
  不论沈书元会不会娶妻,这一生,他们都是绝无可能的了。
  “可沈老爷也不想用这一个孝字压他,不然今天也不会想要从老道这里,找找机会了。”贤然道人摸了摸胡须。
  “当年我救下戚许,这孩子伤的重,浑浑噩噩的,什么都记不清了,却还记得要送人去京城。”
  沈岭听到当年之事,微微皱眉,低头不语。
  “后来想起了大部分,也没告诉老道,那年金榜第二居然是他相识之人。”
  “只是说,那个需要他送去京城的人,不再需要他了,他再回去也只是徒增麻烦。”贤然道人喝了口茶:“老道虽不知全貌,却也猜到一二。”
  “这孩子心善,又与我投缘,我便收下了他,也是希望他能忘记过往,好好的过完这一生。”
  “此番再相遇,老道我心里是百般不愿,我也觉得我的徒儿,能有更好的良配。”
  沈岭听到这,抬头看了一眼贤然道人,张了张嘴,却什么都没说。
  “可我与你家沈大人,廊下闲话两三句,却就改变了看法,他这样一个人,对谁而言,不是良配呢?”
  贤然道人说到这,笑着摇摇头:“老道这一生走南闯北,他这样的,还真的没遇见过。”
  “通透,知变通,心中之道坚定,为人自持却不迂腐,戚许确实是高攀了。”
  沈岭听到道人的夸奖,一直绷着脸稍微放松了些:“其实戚许这孩子,真的不错,天性善良,为人憨厚。
  不然我和他娘,也不会真的把这个孩子放在心里。道人是没见过他家爹娘,唉……提起来,我就生气!”
  贤然道人笑着摇头:“戚许是有慧根之人,所以这一生虽有苦楚,却总有贵人相伴。”
  沈岭叹了口气:“这孩子,若是个女娃娃,就算家里差点,我,我也就忍了,可……”
  “哈哈哈哈……”贤然道人仰头笑道:“万法自然,自有定数!沈老爷可曾想过,他若是个女娃还会进你家门,于沈大人相识吗?若两人不识,当初沈大人上京途中那一劫,又有谁能帮他安然度过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