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是娘太过善良,这世间不是所有人,都能用温情打动的。”沈书元回身看了一眼。
  沈母想到了翠芽,也是叹了口气,旬生这个孩子,她接触的不多,只是见过两三次,觉得还是孩子,自然就会心软一些。
  可就像儿子说的,有些人不配他们的心软。
  “也不知道戚许,现在如何了,京中估计比我们这还冷一些。”沈母担忧的说道。
  戚许随着孟炎入京,便一直在他的将军府住着。
  直到孟炎要被封侯,他才被扔到了城外的西郊大营,这里面多为官家子弟,他们这种没有背景的,自然是什么活都要干。
  就像今天是除夕,京中的都寻了借口回去过年,他们这种的还要冒雪巡查。
  戚许到没觉得这有多苦,西北比这冷多了,风也更加凌冽一些,随时都会有军情。
  这里不过就是城外巡查,白日的训练也不如西北苦,所以他都表现的游刃有余。
  而他这种真正上过战场的,在这也是香饽饽,大家都爱和他聊天,听听西北趣闻,就像自己也去过战场一般。
  就连一些京中子弟,性格豁达一些的,也会和他称兄道弟,没事还会拉着他喝酒。
  所以京中的日子,戚许倒过的颇为安逸。
  第179章 师父的红包
  戚许今日的巡岗结束,回到军营,这里是正规的营房,虽然住的人多,但屋里还有两个火盆,可比西北好多了。
  只是今日除夕,房里没剩多少人了,他走进屋内,坐在火盆边烤火。
  没过一会,就听到屋外传来了嬉闹声,他起身出去,果然是师父来了。
  贤然道人推着车,上面是他买的酒和准备的食盒,招呼着营里的人分了,就看到戚许走了过来。
  “来,这是我们师徒二人的年夜饭,走,去屋里吃。”
  “师父,又让你破费了。”
  自从师父来了京中,就和这西郊大营的人打上了交道,没事看个病,请个酒,还能天南海北的聊,所以师父一般来了,也没人拦着,都会让他进来。
  贤然道人挥挥手:“师父这一生,没什么需要花银子的地方,有你帮我花,挺好。”
  戚许将桌子搬到火盆旁,把菜和酒摆上,规矩的行了个礼:“请师父好。”
  “好好好,坐下,明日还要当值吗?”贤然道人问道。
  “本来不用,帮人顶个岗,我又没什么事,师父有事吗?”戚许问道。
  “挺好,能帮就帮一帮,多干一些,不吃亏。”贤然道人笑着说道:“你要是出不去,为师就来陪你。”
  戚许笑着将酒倒上,敬了师父一杯。
  虽然在军中生活,他早已习惯,但这处还是有很多不同,师父来了,他心里都踏实了不少。
  两人聊着天,喝着酒,时间也过的很快。
  戚许让师父睡在自己床上,他则走出来营房,外面又落雪了,很冷……
  已经子时了,不知道清知是不是也在守夜。
  沈书元此刻站在廊下,爹娘虽然还没睡下,在屋里烤着火,但他却有些坐不住,便走了出来。
  旬生的烧退了,此刻已经睡熟,宵歌站在沈书元的身后,一言不发。
  “旬生病了,你可怪我?”沈书元问道。
  宵歌摇摇头:“他的性子确实要磨一磨,大人有鸿鹄之志,不可能永远都在这方天地,到了更广阔的地方,他若还是这样,别说自己会遇险,可能还会连累大人。”
  “旬生这样的性子其实也挺好,与你我都不相同。”沈书元说道:“但,絜矩需在心中,不说无愧于天地,至少不能身陷囹圄。”
  “大人说的是,经此一事,旬生心中应该也有所悟。”宵歌点点头说道。
  这时天上正好有雪花飘落,他抬手接住:“又落雪了,不知道京中是不是也在落雪。”
  宵歌知道,大人这是想戚将军,便不再说话,只是静静的站在他的身后。
  沈书元的年初一是忙碌的,不停的会有人上衙门拜年,这反而变成了他一年中最累的一天。
  戚许却恰恰相反,他下值的时候天都黑了,这个京中也就孟将军值得他去拜个年。
  但自从传出要封侯之后,孟将军就闭门谢客了,他自然也不好再去叨扰。
  “戚许,走,年初一,师父给你封红包。”贤然道人领着戚许进了城。
  “师父,这一般都是早上拜年的时候给的,这天都黑了,现在封什么红包啊?”戚许不解的问道。
  贤然道人没说话,带着戚许走到一处府邸。
  “这里怎么样?”贤然道人问道。
  戚许转头看了看,他现在的巡岗多为城外,却对城内地形也很了解:“这处稍微偏了点,不过京中好的地段,都是官家的人住着,这里已经算不错了。”
  “是啊,风水也好。”贤然道人笑着转身,打开了门锁。
  “本来想着,要是你白日有空,能四处转转,天黑了看不分明。”
  “师父,这是哪?”戚许跟在他的身后,有点紧张,师父不会准备走空门吧?
  “戚府啊!”贤然道人将手中的钥匙递出。
  戚许有些不解的低头看着手心的钥匙,又抬头看了看贤然道人。
  “要在京中落户,宅子必不可少,师父会挑吧?”贤然道人笑着问道。
  戚许又看了看手心的钥匙,才明白是什么意思,赶紧将钥匙递出:“师父,这可使不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