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度春风> 第129章

第129章

  书棋担心雨水被风吹进室内,进来察看了好几次,都见他们公子坐在窗边,指腹按着眉心,不知在想什么。
  他以为对方这么晚不睡,是在等梁承骁,于是欲言又止了一番,最后还是担忧地劝道:“公子还是早点休息吧,殿下指不定今晚能不能回来呢。”
  “……”
  萧元景其实自己也无法分清守到现在的缘由,闻声顿了一下,才道:“我心中有数,你下去吧。”
  书棋还是有些担心,但这毕竟是他与梁承骁两人之间的事,他一个随从不好置喙,只好应了声,听话地退出去了。
  窗外的雨确实很大,偶尔有风裹挟着潮意扑进窗子,将灯烛吹得明明灭灭,摇晃不止。
  萧元景将烛火挑亮,垂眸看着放在桌上的红玉匕首,神色复杂难辨。
  昨夜他与穆乘风见了匆忙的一面,对方向他请完罪,又同他讲明了越国如今的情况。
  “我们离开临安以后,卯部重新翻查了淮阳贪腐案,确认那笔消失的赈灾款是变了种形式,通过盐商从越国运到了北晋。”穆乘风道,“那淮阳的郡守不过是个被推出来的替罪羊,具体谁在背后致使,目前尚未有明确证据,但大概率和高氏脱不开干系。”
  重新找回记忆后,萧元景很容易将此事与在晋地的经历串联起来,彻底拼凑上了这桩横贯两国的弥天阴谋的最后一角。
  “我在晋国也听到了些消息,高逢十有八九与北晋朝臣有所勾结。”他的神色泛冷,“等回到临安之后,我会亲自将此事上奏皇兄。”
  穆乘风攥紧了拳头,语气沉重说:“属下无能,没有察觉金翎卫中混进奸细,让您遭了贼人暗算,孤身一人在上京这么久。”
  这几个月里,他无时无刻都不在后悔,当初为何不让其他人驾车出城,自己守在王爷身边。
  若非如此,萧元景也不会在寒症发作的情况下单独面对刺客,最后被迫与护卫失散。
  说着,他的眼底掠过一丝寒意:“戌部已经将包括褚为在内的所有金翎卫都控制起来,是杀还是留,全凭您处置。”
  萧元景道:“……再说吧。”
  两人毕竟还在未央宫的地界上,他如果出来太久,东宫的亲卫也会来找。
  于是他没再与穆乘风多话,正打算让对方回到卫延的据点,藏好身份不要妄动,就看穆乘风沉默了一瞬,道:“另外还有一事。”
  他难得有这样迟疑不定的时候,萧元景看他神色,隐约有些不好的预感,蹙了一下眉:“说。”
  穆乘风低头道:“您太久没有传信回临安,圣上应该起了疑心。”
  “两日前,我们接到卯部的消息。圣上已经令杜太尉持手谕前往沂郡,说……如果还没有您的音讯,就渡江攻城,找晋国讨要一个说法。”
  言毕,他深深向萧元景叩首。
  “北晋动乱在即,追查陈家之事,恐怕要从长计议。如今局势紧急,请殿下尽快回宫。”
  ……
  屋外忽然传来说话的动静,像是有人披着夜色归来。
  萧元景陡然从回忆中惊起,听着外头的脚步声越来越近,来不及多想,就迅速吹灭了烛火,拉下帷帐躺回了榻上,闭眼装作已经睡着。
  梁承骁深夜从御书房回来,身上的衣袍都沾了潮湿的水汽,他把披风交给随从,见室内烛火已经熄去,轻声问书棋道:“夫人已经睡了?”
  书棋点点头,同样小声回答:“公子昨日就没有歇息好,方才等了殿下许久,捱不住就先睡了。”
  听闻此言,梁承骁静了一瞬,随后说:“嗯,你下去吧,不用在外面守着。”
  书棋应声退下了。
  梁承骁推开房门,见室内俱是暗的,床帐也垂落着,看不清其中的景象。
  他知道谢南枝觉浅,这两日又十分疲倦,就没去打扰他,只在经过桌案,瞧见其上放着的红玉匕首时,稍稍一顿。
  ……
  自从他进来起,萧元景的心跳就不由自主地加快起来。他将半边脸藏在锦被里,屏息凝神感知着对方的动静。
  梁承骁似乎脱下了外袍,置于衣桁上,而后轻声走近,一手撩开垂落的帷帐。
  隐约有光线透进的时候,萧元景只觉得脊背僵硬,掌心隐约渗出细密的汗。
  他能感受到梁承骁在看他——用一种远称不上露骨,但却专注和温存到让他紧张的目光——视线一寸一寸梭巡过他的眉眼,鼻梁,最后定格在双唇。
  像是在描摹,又像是在铭记。
  不知为何,萧元景的呼吸短暂凝滞了一秒。
  他不知道梁承骁是否看出他在装睡,许久之后,他听到了一声极轻微的叹息。
  那一丝光线消失,撩起的床帐重新恢复了原状。
  对方离开了。
  “……”
  他意外地睁开眼,隔着一道帷幔,看着梁承骁在桌边坐下,敛袖挑亮了灯烛。
  对方似乎还有公务没有处理完,深夜冒着大雨回来,也只是为了陪他睡着的一段时候。
  某一瞬间,萧元景心中升起极为复杂的感受。
  其实从昨日醒来到现在,事事都是仓促。他能够冷静地安排好与北晋、与南越有关的所有事,但唯独要处理和梁承骁的关系的时候,他是心绪纷乱、无所适从的。
  作为谢南枝,他可以对他辅佐的君主动心,可以无所顾忌地应承对方许下的诺言,甚至可以打算抛却过去的记忆,从此留在北地,留在上京。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