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空难> 第10章

第10章

  “......”
  很快,来接他们的车到了,小车比大巴车的速度要快许多,四个小时后终于抵达了聂拉木。
  相比之下,这里的气温更低,雪山连绵起伏,一眼望不到头。
  比起巨大的温差带来身体上的不适,幸运的是居然没人有特别明显的高反症状。也就是说,大家的身体素质都还不错。
  聂拉木,一个被雪山包围的边境小城。再往里就走不了了,翻过雪山就是边境线,群山簇拥着希夏邦马峰,迄今为止,人类从未真正的征服过。
  几人在县城的小旅馆歇息,收拾包袱的时候他看见许算心从背包里拿出了一双登山鞋,冲锋衣,护膝,登山杖。看起来像新手似的,还不如郑清平带的多。
  “叔,您就带这些?”郑清平问道。
  “嗯。”许算心整理完东西,掏出一盘指南针和一部卫星电话。
  谢先章挑了挑眉:“进口的?”
  “识货。”许算心晃了晃卫星电话。“防水,有sos紧急帮助功能,一分钟要一块九毛钱。”
  郑清平瞪大眼:“这么牛?”
  许算心接着道:“缺点,有信号延迟,容易受到矿场磁场干扰,特别是巨型山体遮挡时。”
  “那还带这个干什么?”
  “如果发生自然灾害,或是一些突发情况,用它求救是最后的机会。”顾玉岷解释道,“当然,我希望我们不会用上这个。”
  他们的第一站,希夏邦马峰,抵达飞机残骸的位置 。徒步在冰川上行走,平均海拔高,危险性未知。虽说现在没有高反的症状,可一旦真正的开始攀爬雪山,将会面对无数种可能。
  谢先章将路线图展开,铺在旅馆的床上。
  “飞机残骸的位置位于南坡海拔六千七百八十米,南坡大本营距离营地a有两千米,第一日我们到达营地a后整装休息,第二日接着向营地b出发,前往营地b的路程虽短,但攀爬难度非常高,路况和天气不明。到达营地b以后,我们应该会看见前案情小组留下来的帐篷以及一些生活用品。然后就是营地c,也就是距离飞机残骸被发现的地方大概五百米。找到飞机残骸,量取数据,最后再到周边看看有没有其他的残片。”
  “之前的队员应该就是在营地b去往营地c的途中遇难的。”郑清平指着路线图,“这么一看,这两个营地之间的距离也不远啊。”
  “越到上面氧气越稀薄,天气也越恶劣,难的不是距离,而是人能否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中撑下来。”吴树言道。
  “没错,所以及时观察风向变化和温差就十分重要了。”顾玉岷看了一圈,抬眼对谢先章问道:“按照航线,1994年这架飞机应该是从拉萨飞往成都的对不对?”
  “是。”
  “那既然这样,怎么会在这里发现坠落的残骸?”
  谢先章想了想,道:“按照当年给的说法是,原本计划从拉萨起飞到成都,然后从成都再到北京。但出于某种原因,最后申请的却是从拉萨机场飞往尼泊尔的加德满都。”
  临时改变航线是为什么?
  “尼泊尔?为什么要出境?”
  这句话仿佛把所有人都问住了,大家都盯着路线图一言不发。
  吴树言想了想,道:“刚出事那会儿局里就派了人去调查,只是当时没发现任何飞机的残片,连坠毁的地点都不清楚。找不到黑匣子,事故原因就无法确认。后来他们赶往勘探队待过的村子,跟着人就消失了。”
  郑清平补充道:“你们不觉得奇怪吗?怎么进山的人一个接着一个就消失了?还有村里的那些传言,那具会动的尸体......”
  许算心在一旁听着,默默点了一支烟。
  第06章 06
  “尸体怎么可能会动?”吴树言道,心想郑清平这小子可完蛋了,原本叮嘱他在谢先章面前少提这些,不料他现在越提越来劲。转头去瞧谢先章,一愣,这人听了居然没反应。
  许算心看了看路线图,问:“那个村子在什么位置?”
  郑清平指着图上的一个黑点,道:“离希夏邦马峰也不算远,就在这儿。”
  许算心吐出烟雾,语气没什么起伏,道:“无人区野生动物多,指不定是什么爬行类的动物挪动过尸体。”
  “那地上的脚印怎么解释?”
  许算心皱眉道:“你怎么就能确认一定是人类的脚印?”
  “他们都这样说。”
  “说?道听途说不可信。”
  郑清平心里纳闷,一下子就急了:“这事儿当时还上过报纸,千真万确!”
  “你亲眼见过?”
  他摇头:“那倒没有。”
  吴树言见郑清平吃瘪,想着终于有人能堵住他这张嘴,跟着教育道:“看吧看吧,这种故事多半是编的,也就你信。回头问谢先章:“咱们什么时候去村子?”
  谢先章道:“大本营回来后。”他伸手点了点路线图中标注雪山的符号:“1994年,一家名为日升的外资企业投资了一个矿产开发项目,老板是两个美国人,坠毁的飞机是他们承包下来专门搞勘探的。”说到这,他皱起眉头啧了一声:“虽然作为小型飞机emb-120非常优秀,但是它发生事故的概率却十分高。即使有着不错的条件,据我们调查,在1986年的美国得克萨斯州就发生过一次因天气而失事的例子。这次必须在七天内抵达营地c寻找黑匣子,然后返回大本营。要注意的是,全程无补给。”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