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裴郎君可在家?”张永修问。
  “裴润出去了。”7361从门前闪开:“你找他有事?”
  张永修见状忙摆手:“裴郎君不在,我就不进去了,我今日是来找你的,想问问柳小哥儿这两日可有空闲,若是有的话,什么时候方便能再随我去庄子上一趟”
  第148章
  去庄子上,自然是去看之前种的土豆的。
  土豆对大晟朝而言,还是太新鲜了,种在田地里的那些土豆秧苗长势很不错,可这关系重大,张永修不免格外看重。
  要不是中间7361回了山阳县一趟,张永修早就来找7361了,后面7361回来,张永修那边又有别的忙的,断断续续就拖到了现在。
  7361没有不答应的,只是今天时间不早了,庄子又太远,两人定好明日去,还是张永修带着女儿一起。
  晚间裴润回来后,7361把这件事告诉了裴润,裴润放下了手中的书:“正巧我明日无事,陪你一起吧。”
  “你陪我?”7361问:“你要办的事情办完了?”
  裴润摇摇头:“尚未。”
  “很难办?”
  “嗯,去了几次都没有结果……”
  裴润说到这里停下,显然不想再提,他笑了笑,把7361抱到自己腿上:“我们许久没有一起出去了,正好借着明日出去转转,好不好?”
  7361揽住裴润的脖子,在裴润柔软的唇上响亮地亲了一口,高兴道:“好。”
  翌日,张永修父女坐着马车而来,见到了7361身旁的裴润,不免惊讶。
  “张大人。”裴润拱手打了招呼。
  张永修问:“裴郎君这是要一起去?”
  裴润笑笑:“左右无事,便想陪阿遥一起,还望张大人莫嫌我多余。”
  “怎会?”张永修很高兴,抬手就邀请两人上车。
  那日鹿鸣宴后,裴润让郓州城的文圈热闹了好一阵子,张永修虽没赶上鹿鸣宴,后续对此事也是有所耳闻。
  他虚长裴润十几岁,同样是农家举人出身,后因精通农事,跟着知府补缺成了小吏,不说7361的关系,就说与裴润相似的经历,足以让他对裴润心生好感。
  车厢不算小,坐四个人绰绰有余,车夫鞭子一挥,马车便往庄子上去了。
  这次7361去庄子的心态,同上次完全不同,上次他心里记挂着裴润,总觉得车马太慢。
  这次不同,裴润就在他身边,加上天气正好,还真有了些外出游玩的心情。
  他甚至带着布包,打开里面全是水果零嘴,7361和张永修的女儿麦穗坐在一起,翻着里面的各种零嘴吃。
  裴润则是陪着张永修聊天,先聊了这次乡试的考题,后面又聊起前一段时日郓州几个县的水患。
  “……朝廷赈灾的粮食批下来了,知府大人这几日在那边看顾着。”张永修叹了口气:“补种粮食来不及了,土豆推广也需要时间,百姓们就指着赈灾粮撑过这个冬天了。”
  裴润也轻叹一声:“民生艰难,好在圣上英明,也幸得知府大人与张大人这样为民的好官,总能熬过去的。”
  这个话题多少有点沉重,很快张永修转移了话题。
  “……现在就盼着这土豆真能成功……这于国于民都是件大好事。我当初寻那外藩人买种子的时候,他说他们那边可以两季种,最早二三月种,六七月就能收,若是顺利的话,明年让百姓们划出一些田地种上,虽不能抵税赋,至少不会饿肚子了。”
  “大人如此用心,必定是能成的。”
  张永修也觉得能成,他笑呵呵道:“这还是柳小哥儿的功劳,若真能成了,知府大人定会上报朝廷,圣上仁爱,必定嘉奖柳小哥儿。”
  裴润笑笑,还未说什么,马车突然停了下来,外面传来车夫的声音:“大人,前面有辆车挡了路。”
  张永修掀开车帘,探头去看,果真如车夫所说,一辆车挡在前面。
  车旁边站着一名老者,还有一年轻汉子,那汉子正弯腰看车下,看样子是牛车出了问题。
  这边已经出了郓州城,周边都是田地,去往庄子上的路只有这一条,绕路的话那就太远了。
  于是张永修对车夫说:“先去看看怎么回事,需不需要帮忙。”
  车夫应声去了,张永修回到马车,将前面的情况跟车里的三人说了,最后道:“也不知要等多久。”
  很快那车夫就过来回话了。
  “大人,前面那车,轱辘卡在沟里了,我刚刚看了下,陷得很深,怕是要等一会儿。”
  7361从一侧的车窗探出头去,看了看情况,之后收回来,问裴润:“我们要去帮忙吗?”
  “去吧,不然我们也走不了。”
  几人便下了车,去到了那牛车前。
  那名老者见7361几人,一脸歉意拱手:“实在对不住,挡了几位的路,劳烦你们且等等……”
  张永修摆手:“老人家说的哪里的话,我们过来看看有没有能帮得上忙的。”
  “无妨,只是轱辘陷进去了,他力气大,片刻就会好。”说罢,老者转头去看那正在摆弄车轱辘的汉子:“平生,如何了?”
  那叫做平生的汉子起身,脸上没什么多余的表情,言简意赅道:“老爷,不行,还要等。”
  老者沉默了下,面上闪过一丝尴尬,轻咳了一声:“……等的话应当也等不了多久。”
  平生抬了抬车轱辘,那被卡住的车轱辘只轻微地晃动了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