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说罢泪眼涟涟的看着贾母,流露出一丝孺慕之情,又有几分想念之意。
  这话落在众人心上,想法不一。
  但在林芃看来,自家妹子真乃妙人也:你拿养育之恩说话,我便用孝道回复你。很公平。
  不过,这一招确实好用。
  也不知是因为贾母听到早亡的女儿,还是真的觉得怜惜林黛玉。
  只见贾母摸了一把眼泪,然后说道:“你这丫头,这是戳我老太太的心呢!”
  又看了一眼林芃:“今日便罢了,待下个月挑个好日子,让你哥哥带了人来接你回去。”
  “只一个,你自幼在我身边,虽是家去了,可老太太派人去接你,你定要过来的。”
  林黛玉也想起了年幼时贾母的关怀,想着,若不是贾母,自己在这府里自怕更受磋磨。
  一时又想起,贾母明知王夫人所为,却依然装作不知,任由自己香消玉殒。
  于是止不住掉下泪来,连忙说道:
  “老祖宗您放心,玉儿定常来看您!”
  只是,这话到底几分真几分假,林黛玉自己都说不清。
  林芃也只能暗叹一声:玉儿还是太过良善了。
  不过,见林黛玉的去留谈妥了,林芃就想说说林家的财产。
  只是,林黛玉不着痕迹的对他摇了摇头。
  林芃便不再言语:迟早全部拿回来!
  第9章 各有谋划
  就这样,林芃与荣国府谈妥之后,饭也不曾吃,便告辞了。
  见林芃走后,林黛玉也想回去了。
  只是,这个时候的贾母,哪里放心让林黛玉回去呢?
  到底拉着林黛玉的手,将人给留了下来。
  只见贾母挥退了众人,搂着林黛玉就是好一顿亲香,一时心肝肉的叫个不停。
  林黛玉暗自好笑:至少,她哥哥没有来之前,她并不知道,原来外祖母还是这样稀罕她的。
  好在,林黛玉并不是不通人情世故的。
  因此,她并未显得不耐烦,而是耐着性子陪着贾母说话。
  “玉儿,今日见了你哥哥,可是有什么想法?”贾母终于开口问道,声音中透露出几分关切。
  林黛玉微微低头,轻声回答道:“往常,我只有外祖母。”
  “如今,多了一个哥哥,我自是欢喜的紧!”
  贾母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暖意,轻轻拍了拍林黛玉的手背:
  “你哥哥是你爹亲自挑的,定然会对你好的!”
  林黛玉闻言,只做小女儿般的撒娇道:
  “难道外祖母只准备把玉儿甩给哥哥,便不再对玉儿好了么?”
  “那玉儿可是不依的!”
  贾母见林黛玉眼中的依赖不似作假,遂放下心来。
  到底是个六岁就来的小丫头,怎么可能脱离她的掌控呢?
  于是,祖孙二人闲聊几句,又一起用了膳,贾母才放了林黛玉回园子里去请,。
  自此,潇湘馆众人开始整理行囊。
  这几日,潇湘馆内可谓是众人百态。
  雪雁与春纤是将欢喜都写到了脸上,走路都是用蹦的。
  直到被林黛玉罚了抄书,这才好好走路。
  而贾家调拨过来的丫头,则是内心惶恐,不知前途。
  这其中,尤以紫娟最甚!
  当然,这一切,林黛玉并不知道。
  不过,就算知道了也无妨。
  重来一次,林黛玉已然放下了与紫娟的这段主仆之情。
  与潇湘馆的热闹不同,蘅芜苑里就显得清冷多了!
  此时的薛宝钗,手里拿着针线,眼睛却望着外面发呆。
  薛姨妈过来看到这场景,连忙说道:
  “宝丫头,你这是怎么了?”
  薛宝钗看到母亲到来,立马迎上来行礼道:
  “妈妈怎么来了。”
  说罢,二人一同坐下,薛姨妈又问道:
  “宝丫头怎么了?有什么心事吗?怎得一个人在这里发呆?”
  薛宝钗看到自己手上的针线确实好久未动了,于是说道:
  “妈妈可知,那林丫头竟然是有哥哥的?”
  薛姨妈说道:
  “这算什么事情,如今满府都是知道的!而且,林丫头的哥哥下个月要接了她家去的。”
  说到这里,薛姨妈喜上眉梢。
  如此,可就没人跟钗儿抢了!
  哪知,薛宝钗说道:
  “妈妈可知,林丫头若是离了这园子,回家去了,会怎样?”
  薛姨妈不解道:
  “能怎样?我的好姑娘,你愁什么呢?”
  “如今,林如海已经不在了,她那哥哥至今还是白身!”
  “你要知道,这府里可是堂堂的国公府,他们还能如何?”
  薛宝钗摇摇头,说道:“妈妈可听说了,林丫头的哥哥,师从帝师张老大人?”
  “他想要出仕,可比旁人容易的多了!”
  薛姨妈不知女儿是什么意思,只能继续劝道:
  “哪里那么容易了!这科举,可是要凭本事的!不然,宝玉老早就是状元了!”
  薛宝钗闻言,只好继续说道:
  “您看看当日敏姑姑,再看看今日。妈妈,这府里也许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薛姨妈忙道:“我的儿,你可别犯傻!”
  “当初林如海虽是读书人,可那也是世家之后,家资不匪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