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都市言情>三国之西凉鄙夫> 第二四三章、欲擒故纵

第二四三章、欲擒故纵

  在西北的高原,区域整体降水量和温度能满足农耕的基本要求下,人口潜力的大小,取决于内部河流冲击出来的平滩面积大小。
  被黄河与大夏河滋润的抱罕、河关两县,是类似于盆地的山前坳陷区(海拔约2000米,低是对比青藏高原),并没有形成大片的冲积平滩,而是呈现沟壑纵横的河谷。
  适于农耕的土地并不广泛,倒是畜牧的好地方。
  宋健在这里割据后,能供养得起上万人马,主要是依托两种方式。
  第一种,是从积石峡穿行湟水河谷,走丝绸之路西线(大汉疆域外)获取钱粮。
  另一个方式,则是和河关县的羌胡部落达成了相互依托的生存方式。
  在很多年前,大汉朝廷就对河关县失去了实际控制。这里的羌胡部落各自依托着沟壑纵横的河谷生存,也时常化作马贼为祸金城郡以及狄道。
  这也是他们被称为“河关群盗”的缘由。
  如今,这股群盗看宋健被诛杀后,派人来与华雄谈判,并不是异想天开的继续自治下去。
  他们知道,身为朝廷官僚的华雄,绝对不会答应这种条件。
  因而,他们的讨价还价,是想延续朝廷对蛮夷部落实行的“羁縻”制度。
  《史记·司马相如传·索隐》有云:“羁,马络头也;縻,牛蚓也”。
  《汉宫仪》有云:“马云羁、牛云縻,言制四夷如牛马之受羁縻也”。
  说白了,就是以夷制夷。
  大汉朝廷册封当地部落首领如“王”、“侯”、“邑长”等称号,承认他们的地位,并且维持当地的风俗以及生活方式。而他们也会承认自己是处于朝廷的统治之下,并定期定额满足朝廷的征收贡纳。
  当然了,他们还是很给华雄面子的。
  直言说各个部落,很敬畏华雄“天眷之子”的名号,打算凑出一千羌骑归华雄调度,随时准备着随军征战,只要不出凉州征战就行!
  按道理说,这种方式是相互守望,互助互利的。
  对于如今烽火连绵的、短时间内无力顾及边陲之地叛乱的大汉朝廷,是皆大欢喜的结果。
  但是可惜了。
  如今做主的人是华雄。
  他听完使者的要求后,就摆了摆手,直接让他回去了。
  连讨价还价都基本谈判戏码,都不来一遍的。还声称说,以后他一定会率领兵马,踏平河关县。
  对此,在场的张都尉,很不能理解。
  明明可以兵不血刃的将河关县拿下,又得到了一千羌骑,何乐而不为呢?
  尤其是,如今的汉军因为韩遂与王国在侧,出于避免两蚌相争渔翁得利的顾虑,在未来数年内,都没办法去攻打河关啊!
  他揉捻着胡须,沉吟了好一会儿,也没有想透华雄心里打的什么主意。
  所以就将目光投在了,同样在席的戏忠身上。
  数个月的接触,让他觉得这位年纪轻轻的关东士人,有满肚子的阴谋诡计.......啊呸!是足智多谋,应该能想明白华雄的意图。
  他的预判很准。
  当那名使者灰溜溜的离开后,戏忠就挑起了眉毛,口气有些惊讶的问道,“狩元,你是打算将一些兵马带回去武都了?”
  呃.........
  张都尉一听,就隐隐有所悟。
  以抱罕与河关一带的地形,无论王国还是韩遂想染指都不容易,反过来想也是一样的。
  汉军想以此为跳板,将整个河首之地打下来也很难。
  况且他也知道,己方的战争底蕴已经殆尽了,也无法持续作战。
  既然攻伐的条件不成熟,如今汇聚在抱罕的各部兵马,华雄肯定要带一些回去武都驻扎屯田自食,减少钱粮消耗。
  顺着这样的思路,华雄一口拒绝河关那边就不意外了。
  作为共事许久的张都尉,怎么可能猜不到,以狡诈著称的他要玩什么把戏!
  无非是欲迎还拒!
  做点姿态,以便于压榨出更多好处来罢了!
  反正如今,是河关那边的羌胡部落主动前来投诚的,主动权掌控在己方手里,怎么不试试“我为刀俎”的拿捏呢?
  “志才之智,万般心思都瞒不过啊!”
  果然,华雄听到戏忠的询问,就露出笑容来,颔首称赞了声。
  也不卖关子,当即就细细解说起自己的思虑来。
  其一不用说,就是张都尉想到的,如今汉军无力征伐。
  因而想让抱罕坚若磐石,就要解决河关这股群盗的问题:以羁縻的做法,让他们保存自治权,只能维持于当前的稳定,不能让他们唯命是从。
  这给日后留下隐患。
  在西北的羌胡部落,都是逐利行事的。
  今日他们为了保存实力而臣服,明日也会因为扩大利益而背叛。
  比如王国或韩遂抛出了,攻下抱罕后,将战利品以及土地分给他们的诱惑。
  华雄不想抵御王国来袭的时候,被人从背后捅了刀子。
  其二,则是出于丝绸之路的利益。
  华车之前就密报国,宋健去年的时候还派了商队去西域了,到了夏季就会回来。
  四五千骑的商队,是一股不可小窥的战力。
  如果现在允了河关群盗的条件,那股商队归来后肯定就融入群盗中。
  到了那个时候,会引发汉军与群盗的实力失衡,河关群盗在实力膨胀之下,说不定就再度生出不臣之心来。
  如此一来,今日他们的臣服,还有什么意义?
  其三,他的确是有打算,带几部兵卒回武都郡。
  不仅仅是因为武都郡那边兵力空虚,需要兵马驻守安定人心,更是源于一个说不出口的缘由。
  如今已经是公元189年,中平六年的正月了!
  在尘封的记忆里,这一年天子刘宏将会跑去和先祖团聚,还会引发一系列的腥风血雨,以及演变成为群雄逐鹿的天下大势。
  留给他播种野心的绸缪时间,已然不多!
  如果他没有在这场大汉朝廷的权力洗牌中,做好充足的准备,比如之前给戏忠隐晦提到的“足兵足食”,以后他就只能给别人附庸。
  甚至,别人还不愿意让他抱大腿。
  理由是他如今名声太盛,难以驾驭!
  关于这点未卜先知,自然是无法告知他人的。
  唉........
  要是天子能多活些时日就好了。
  有时候,华雄心里也生出类似于这样的祈盼。冀望着对他眷顾有加的天子刘宏,能多给他点发展实力的时间。
  恩,就在心里想想,辗转则逝。
  天子刘宏若是多坚挺些时间,说不定就有其他意外发生了呢?
  明天和意外,谁都不知道哪个先来嘛。
  他唯一能做的,是做好遇见前者的准备,和做好遇见后者的从容。
  如今对河关群盗的欲擒故纵,就是准备之一。
  只是,那些以桀骜著称的羌胡部落,会如他所愿吗?
  三日后,抱罕城池,有约莫两千羌骑压境而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