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一回头,门边一身着红黑色捕快服的衙役正冲他瞪眼,对上了还向他一努嘴,比划着说:知县大人!
  陈大牛当即冷汗一身,自己怎么就不看人!这下他完了!
  江无眠抬眼,眸光从墙上各式农具移到火炉之中,“无事。本官寻你,是要打造铁具。”
  铁具?知县大人找他是做铁具?!
  陈大牛身处热天火炉的室内,只觉得更冷。
  他已做好新知县要打造铁剑、长刀、长.枪.头、长戟等各武器的要求,而他自己又不得照做,最终变成一具尸体……
  说来有前例,前任知县每年都要一在铁匠铺里打造各种武器,同他一块做学徒的给知县打造一回,后来说是发财回老家去了。
  陈大牛却清楚,那人早死了,尸体在县里百越河里。
  守着满肚子秘密,从不张嘴。每逢知县大人寻铁匠,他从不去,日子就这么过着。
  听闻上任知县死无全尸一事,不得不承认,他心底的确松了口气。
  然而一转眼,新知县又来了!
  “知县大人,您,您要打造铁具?”他紧张地重复道。
  江无眠一顿,自然而然偏转向墙壁上挂着的农具,道:“犁铧,翻地用的东西。”
  赵成把东西递过去,“能做范开模?”
  陈大牛紧张地擦干手,请他们在一旁坐着,手里翻来覆去研究,最终硬着头皮道:“大人,草民、草民从未做过……”
  知县大人还不如让他去做武器!这东西别说做了,听都没听过。
  事实上,这曲面犁铧在大周是是初次亮相。大周当前的曲辕犁是犁壁和犁铲组合成的犁头,整个犁铧部分呈现“v”字形。而水田犁则是形成曲面,方便破土,形成垄。
  陈大牛端着削成曲面犁铧的木头,心下忐忑。
  新知县在韶远县内颇具威名,好坏掺半。前段时间传闻新知县面如恶鬼,出身酆都,每逢露面,命财两失。后来传闻又道知县是下凡星君,济世救人。
  谁知这会儿出现在眼前的是什么知县?
  江知县对着火炉里燃烧的木炭出神,良久道:“且先一试,做不出也无妨。”
  转而又道:“县中一直用木炭做火?”
  他之前正在找烦恼如何锻铁。
  前世基地在北方,一直不缺煤炭用,不管是锻铁、冬日取暖,燃料全不是问题。
  一朝来到岭南,附近无煤炭,无法使用前世的方法锻造。
  韶远县不能把铁矿石当做利润来源,基础原料是最不赚钱的东西,加工品才能来钱快。
  即使以大周当前的技术水平,铁矿价格足够高,卖出去不会缺钱。
  可它是一锤子买卖,不是长久之计,唯有加工业才能经久不衰。
  韶远县想在周围县城脱颖而出,变为富庶之地,必须有自己特色。
  铁矿加工、新式铁制水田犁不过是第一步!
  陈大牛摸不着头脑,知县问这事做什么,他还是老老实实回答道:“草民家中一直用木炭,有火星能引着,雨天不会熄火。熄火了,重新热灶不会费工费时。”
  江无眠听着,打量几眼面前的锻造炉,又问了问风箱、淬火、锻铁相关的问题。
  陈大牛开始还会紧张忐忑,随着江无眠越问越深,完全忘却眼前这人是一县知县,正常而又流畅地回答完。
  良久没等到下一个问题,陈大牛猛然惊醒,圣母娘娘在上!我都说了啥!
  他没能想到,堂堂读圣贤书吟诗作对的知县,坐在狭小灼热的冶铁炉子附近,和他一个铁匠讨论如何打铁淬炼!
  并非是装腔作势,而是实实在在的问题。江无眠还精通部分内容,淬火时机都说的清楚,有些地方他从未想过的,江无眠也能指出来。
  陈大牛目光茫然:眼前的是学过打铁的学徒还是韶远县的知县?他为何知道这么多?难道知县大人在天上是个打铁星君?
  江无眠则在思考,短时间内木炭能行,时间一长,所需的木炭量,能让岭南变成黄土高原。
  再者,如果说石油是工业体系的血脉,覆盖方方面面,那煤炭无疑是让血液循环到各处血管。缺少煤矿,工业体系搭建不起来。
  可岭南哪儿来的煤炭?来这么久没听说过。
  陈大牛称得上老铁匠,他说没有,起码南康府内是没有。
  不过,风力是真的多,可江无眠徒手搓不出风力发电装置,还是要从其他途径引进煤炭。
  江无眠把木制犁铧交给陈大牛,让人先试着做出模,随后回了县衙,继续烦恼如何从北地运输煤炭。
  在他初步的设想中,煤炭一直占据关键位置。不过,与其说是煤炭,不如说是钢铁。
  有了钢铁,韶远县才能拥有大规模铁制武器,才能有装备,能将农具更新成铁制品,提高效率。
  而炼钢炼铁,主要燃料是焦炭——煤炭的焦化物品,和木炭不沾。
  “短时间内用木炭做燃料,同时搭建北地运输路线。”江无眠在计划上不断补充,“同时兼顾冶炼工业区建设,钢铁厂选址、矿工营地搭建……”
  一件一件事放在眼前,江无眠只觉得眼前一黑,哪怕有钱有粮有人,想将韶远县搭建好,仍需要漫长的时间。
  在他头疼之际,张榕带来薛文的消息:“押运赈灾粮的人马到了!”
  第019章 来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