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江南赈灾粮到了,薛文身为钦差需见当地受灾州府。恰好他身在南康府,一来二去,地方定在府城中。
  江无眠一早起来,打马进了府城,一路赶到南康府码头处,先去拜见打头的李知府,与人寒暄一二句。
  李知府名唤李铭,蓄着短须,为人瞧着乐呵呵的,不摆官威,亲切问了两句江无眠在南康府过得如何,若有难题,尽是来知府上寻他。
  江无眠闻言,掀起眼皮道:“劳大人挂心,下官定然不负大人期望。”
  他脊背挺直立于马上,垂眸时脸上一片淡漠之感,话中不带感情,好似敷衍。
  李铭脸上笑容淡去两分,再度看去,没见这位京中来的知县有过波动。
  京中来的年轻人,心气高,还不得在岭南老老实实干着知县的活。
  他心中摇头,与刚到的平清县知县热络寒暄起来。
  江无眠眸光一动,这便是平清县知县?暗中派人闹事的幕后黑手?
  方平与知府说完,回到知县队列中,恰好站在江无眠一侧,声音不大不小地问:“江大人,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听闻江大人收拢一众流民,工钱日结不说,一日竟还管三顿饭?”
  一提此话,周围的知县也不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了,那是伸长耳朵脖子就要往这儿钻。
  江无眠是新来的知县,和众人不熟,不清楚知县底下流传的话题正与他有关。
  初时是白楚寒抄家,后来安置流民的对策一出,知县们转而说起新上任的知县江无眠。
  北地来的京城知县果然不一样。
  一日三顿饭不说,还有工钱!
  嘿呦,这抄家拿多少银子和粮食,才有底气说管饭管钱?!
  私底下和韶远县几家人有牵连的知县一边心里泛酸水,一边发慌,生怕查抄到自己头上。
  方平属于牵连中的一员,他倒不怕被白楚寒抄家。
  因他夫人是刘家一庶女,嫁妆册子一早伪造好,来历不明的东西全塞了进去。
  韶远县四家被抄,他不心疼。心疼的是那大笔银子,本该给他的东西,全被江无眠这楞头瓜给流民了!
  梁子单方面结下了。
  后续,百姓私逃,宁愿充当黑户都不愿留在平清县这事,彻底点着方平心里那把怒火。
  故而有“流民闹事”一幕。
  周围知县虽不像方平那般气性大,心底多多少少不满。
  单你江无眠会救助流民,衬得我们像是不管百姓死活的无用贪官?
  听到方平出言质问,全等江无眠吭声。
  附近氛围为之一变,江无眠察觉前后左右的隐晦视线扫来,轻咳一声,丝毫不居功,“方大人过奖,全仰仗白督抚平乱党除蠹虫。后又有薛钦差怜悯百姓,以身作则,我等不过行效而已。”
  一切有白楚寒、薛文顶在前方,他一知县能做什么主?
  再者,江无眠看似低声,实则正巧能让一圈人听清楚,“白督抚走前还道,此事若有新线索,交与薛钦差问责之权。”
  言下之意,别以为白楚寒走了你们能猖狂,薛文还盯着不放。
  他一接手的知县无所畏惧,在场任职多年的老大人们可不一定。
  见方平无言,江无眠不再吭声,打量着码头的官员。
  此次乱党肆虐,受害州府多达七个,故而来人颇多。
  一眼望去,浩浩荡荡一行人堵在码头上,绯色绿色成排,从前向后,颜色逐渐增多。
  及至正午,热气高涨,有人鬓发满是汗珠。便在此刻,蓝天碧海之间出现十几艘官船,缓缓靠岸。
  一群人自官船下来,领头人身穿浅绯色官服,年纪不大,气质温和,可谓芝兰玉树。
  此刻面带笑容,带着随行官员向一众人走来。
  江无眠仗着身高,扫量一眼官船上下来的赈灾人员,不由一愣,领头的竟是熟悉面孔!
  恩师之子,谢霄!
  为何来人不是韩党?而是谢霄?
  “见过谢大人。”几个知府急忙上前见礼。
  尽管来押送粮草的谢霄不过是临江府的府同知,然谁也不敢轻慢了去。
  他现今是钦差大人的左右手,朝中任命的赈灾副使,因而便是知府也要向其行礼。
  再有,岭南与江南地近,哪几个州府最为富庶,大家心知肚明。
  这位谢同知所在的临江府,有名的鱼米之乡,比他们穷酸小地方好多了。
  便是看在他本身的职位上,谁也不想与谢大人交恶了去。
  谢霄在人群之中一扫,便看到一众老大人中小师弟突出的身影。
  当日朝廷命令下得急,他在江南接到消息时,小师弟人已直奔岭南而来,路上又没过临江府,两人直接错过,好在借着赈灾名头,能见上一面。
  “诸位,不知钦差大人下榻何处?官船尚需与大人核对,官粮方才能下岸。”
  几个知府皆看向安排此事的李铭。
  李知府心里不是滋味,薛文那就是个莽夫!
  初次下拜帖后,薛莽夫直言没空,不必过去拜见,不用去韶远县,直接等朝廷官粮过来。
  李铭:“……”
  那是去拜见的吗!
  那是!那是去商议赈灾时,南康府能拿多少粮食!
  近水楼台先得月,不说得月,连月影都见不着!
  不管心中如何破口大骂,面上他仍是乐呵呵道:“来时薛钦差正在点兵,想来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