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话未说完,码头处一阵骚动,众人皆惊,转头望去。
  李铭心中满是不悦,今日叫人封锁码头,不允人来,莫要惊扰谢副使,谁知竟还是出了岔子!
  “本将军来时耗了些时间,诸位久等。”尚未看清来人,声音已遥遥传来。
  正是不知何处的薛钦差!
  薛文难得一身深绯色官服,不带披甲,骑马缓缓踏上码头。身后,穿戴整齐的兵卒源源不断奔向两旁,接替原本的捕快衙役。
  码头染上一分肃杀之意。
  谢霄面带笑意,上前行礼道:“见过薛钦差。”
  薛钦差险些没被他笑过去,面上绷住表情,潇洒下马,道:“一路行来,谢大人辛苦。官粮先由属下清点,我等不若先行一步。李知府特意置办了席面,在醉云轩为诸位接风洗尘,万万不能错过。”
  李铭适时接上,请人前头先行。薛钦差与谢副使其乐融融,携手向李知府安排的下榻处走去。
  混迹在一众老大人之间的江无眠木着脸,见到谢师兄的惊喜与疑惑打了折,心想:薛文恨不能把谢师兄当木桩打。方才笑迎上去,到底做了几日心理准备?
  倒不是说打不过谢霄,论身手功夫,不到一刻,薛文得跪下去求谢霄不要死。
  谢霄是典型的文人子弟,一身书卷气,手上无甚功夫防身,但他嘴皮子利索,薛文说不过,反倒经常被气得七窍生烟。
  今日能维持住形象,下的功夫不小。
  不过……薛文何时得知,押送赈灾粮的是谢师兄?
  那日开矿时,他未曾泄露半分。
  江无眠正想着,薛文的参军带人将赈灾粮从船上卸下,装上一辆辆马车。
  留在码头的知县皆是眼前一亮,贪婪地凝视从眼前过去的粮袋,算着官船上有多少,自己又能拿多少。
  江无眠估算了一下,若是按当前收拢流民的情况,能分给他的粮食着实不少。
  短时间内,韶远县不缺粮食,还能扩大招工规模。等早稻收割之后,矿区炼钢厂就能开建,此后一切将走上正轨。
  不得不说,谢霄的到来,的确让江无眠放松不少。各种计划也不必遮遮掩掩,直接加快速度落地。
  若来人是韩党,少不得你来我往,针锋相对。不光浪费时间,耽误韶远县发展,还容易树敌。
  虽然以他如今行事,早晚得罪人,但韩党一来,只会让自己处境糟糕程度翻倍。
  这般想着,江无眠跟着南康府的知县队伍移动,瞧那方向,与钦差一行人是两个方向。
  此次参与钦差接风洗尘宴的,全是知府。作为知县,只需来表示诚意,露一面即可。
  毕竟这一顿是南康府知府私人拿钱请客吃饭,舍不得几个府的知县全蹭饭去。
  虽然作为钦差,前往某地赈灾察访,都有吃住补贴,相当于公费出差,不必自己和当地官员掏钱。
  当然,说着不必自己破费,只用公家出,那必然有标准,不会放任挥霍无度。
  所谓标准就是能吃饱,饿不死就成。出差还想着大吃大喝,办公去了还是贪墨去了?
  朝廷敢这么规定,底下人不敢照办,万一钦差小心眼记恨上耽误前途怎么办?因此不少人自掏腰包、慷慨解囊,请钦差吃上一顿好饭。
  李铭便是如此,他自行掏钱,请钦差是应该的,知府人少请一顿也行,但知县人多,吃一顿得花多少银子?
  再有,这么多人,他敢请吗?
  故而此次,江无眠一众知县去的是附近酒楼,说不上好,算是中规中矩,能吃饱饭。
  可能是李铭知晓自己这事做的不地道,因而包下了整个酒楼二三层,三层上面是雅间,二楼则是有点隔断。
  虽然他们全是知县,但知县内部有隐形排名之说,谁资历高,谁县里有钱能在知府面前露脸,今天这三楼就是谁上去。
  江无眠身为资历最低的年轻知县,自然是在二楼用饭,与府中其他三位资历较低的知县坐了一桌。
  刚入座,听身侧知县小声问道:“江知县,薛钦差在韶远县停留多日,不知今日是否能提点一二?”
  第020章 问询
  南康府九知县并非一心,互相抱团排挤歧视过于常见,江无眠一桌四人正是被人排挤那一团体。
  开口问话的是广台县知县唐湖,他对江无眠无甚敌意,反倒颇为感激。
  若非韶远县承接多数流民,广台县是真支撑不住,只能眼睁睁看着百姓流离失所。
  今日赈灾粮到了,他着实放下心。想从江无眠这里打听打听赈灾钦差的消息,走走门路,看能不能多给点粮食。
  广台县不似平清县,他一知县虽无大作为,但无欺压百姓之说。听闻韶远县接纳流民,还向县中百姓多加宣传,广开城门给人指路。
  江无眠意外,看到三人脸上如出一辙的无奈与尴尬,没有说话。
  方平寻他麻烦时,几人并未帮腔说话,但也未曾落井下石。此刻有心开口找话题拉关系,不知何意?
  唐湖脸色讪讪,先对江无眠作揖致谢,“江大人,我替广台县百姓谢您施以援手。韶远县做工给钱给粮,救上千百姓于水火之中,江大人深明大义,实乃典范。若非如此,多数人熬不到此时,您受唐某人一拜。”
  竟是真心实意的感谢。
  江无眠眼疾手快,伸手将人托住,“多是仰仗白督抚与薛钦差。”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