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围观人群用渴望而又期盼的灼热目光盯着江无眠,期待江无眠开口,希望能从他这里获得肥料。
  花钱买都不成问题,江知县来了不到一年,韶远县百姓的钱袋子已经能装不少钱了!
  有一技之长的,更是赚得比往年多多了。
  江无眠并未辜负这份信任,仍旧用熟悉的方式告知众人,“过段时间衙门准备好教学地点,每村派人来学习堆肥。贴告示告知各位,同时有衙役上门,不必担忧错过,也不必花钱。”
  竟是不花银钱就能学来的技术!
  这……这真是他们能学到的?
  一时之间,现场陷入沉默,打谷场上气氛犹疑,不太相信。
  江无眠是个好知县,不过这位知县半分铜钱都算得清楚,即使上街时他们送了知县东西,改日也会有衙役留下银钱,说明是知县付钱。
  而今他们听到了什么?
  不必花钱?
  江无眠又道:“技术不花钱,买原料花钱交税。”
  当建元帝免税是免除一切赋税吗?肯定是只免粮税不免商税杂税,毕竟岭南诸州府是遇水灾没粮食,不代表它没商业往来了。
  围观人群悄悄呼出一口气,放下心来。
  这就对了。
  他们知县不要别的钱,也不收东西,唯独一样,朝中赋税不能少。
  想偷税漏税,必然要直面蒋师爷的恐怖。
  很快,县衙告示贴出,入冬之后几个村凑在一起学习。
  入冬后雨仍然多,但比前段时间少多了。
  北地一切生物进入沉寂期,万物休养生息,南疆只是冷意袭人时,蛰伏一段时间,待天朗气清时再度活动。
  韶远县中修筑危房的任务已是半停,大部分修补完毕,不会出现雨水侵蚀土墙垮塌压死人的现象。
  通往府城的水泥路修了半条,但县中各村通往县城的路已全然换为水泥,每逢阴雨天不必再担心车轮陷入泥浆之中,耽误出行时间。
  因此,即使风雨重重山岭阻断,各个村之间的连接仍不可避免地密切起来,同样方便衙役们上门通知人来学习。
  其他村或许是有些奇怪或茫然,但陈家村是绝对信服。
  因为他们直接看到收割到称重的全程,清楚知道知县大人的措施全部行之有效,所以学习热情高涨。
  领班的是林师爷,他负责检察,真正教导他们的是衙役与陈平,陈平是隔三差五来一趟,他身上除了教学任务以外,还有江无眠交给他的总结任务。
  将五亩地的情况总结清楚,清晰流畅叙述出来,不必考虑书面语,能让村民们听懂即可。
  如何整理成书面,或者说如何整理成研究报告和公文,交给林师爷即可。
  县中忙着教肥料制造时,江无眠也没歇着,他正在与金不换研究陶瓷技术,毕竟他有半船煤了啊!
  大部分煤炭运到山上,充做熔炉燃料,小部分用来做实验。
  上次去寻金不换烧制陶瓷,结果半路发现有人捣乱,后续又有诸多杂事扰乱,时至今日,才腾出手来研制陶瓷。
  别院之内,桌上摆着各个商队之中带来的瓷器、陶器,更多的还是原始瓷器,属于粗瓷大碗的程度。
  金不换观察半天转了转碗,又敲了敲边缘听音,半天道:“大人,从上面看,这一等的粗瓷达不到您的要求,想完整放入地下,必须达到足够的强度。”
  完整放入地下,即是用来当做下水管道用。水泥是一道保险,陶瓷是第二道,用以支撑地下排水管道空间。
  自然,这一管道的作用并非如此简单,所以江无眠对此提出了要求。
  “换一种施釉方法。”江无眠同样听到瓷器的声音,粗制滥造。
  说的简单,这么多东西谁知道怎么搭啊!
  金不换看在这位给他发钱的份上,没翻白眼,认真解释当前的瓷器问题,温度不行、釉质不行、烧制手法不行。
  想试验倒是行,不说猴年马月,一甲子也难出结果。
  江无眠一句话堵住他的抱怨,“按上面的来。”
  金不换看着伸到眼皮下的纸张,两眼挤作斗鸡眼,双手接过,“大人,这是烧瓷的?”
  就这么给他了?!
  那可是瓷器!
  与随随便便给出的肥料配方不一样!这是能传世的方子!
  甚至只要有这么一张纸在,造出一个远海商船队都不在话下!
  江无眠看着做梦的金不换,强调道:“这是本官想要的结果,不管你怎么做,最终成果要达成上面的模样。”
  金不换:“……”
  合着您前面这么大方,又是水泥,又是红砖的,在这儿等着呢是吗?
  并非如此,江无眠是有配方和技术,然而这种技术需要的机器,大周没有,整个世界都没有,技术尚在蒙昧时,全靠金不换的技术补上。
  “配方材料和所需温度在上面,如何烧制、调制材料配比,交由你来把握。”江无眠把通过的预算交给金不换,“预算之内,一切材料优先你来调取。”
  说得轻轻松松,金不换却谨慎无比,他察觉到江无眠对待瓷器、不,是排水管道瓷器的郑重态度,里面关乎重大。
  收敛起懒散作态,金不换难得正经起来,“大人,属下必全力以赴。”
  江无眠走出别院,呼出一口白雾。
  南陆尽头的冬天温度不高,正午明艳阳光也挡不住寒意侵袭,街道上积水残留,尽是潮湿。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