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这等东西,各个商队肯定有,就看敢不敢能不能给了。
  他继续向商队介绍县中码头种种情况,“入冬月至今,码头日均可停靠百余艘船只,待明年彻底竣工,数额翻倍,不必担忧错过好时机。
  另有一点,韶远县县中道路发达,这点不用在下过多介绍,各位都是熟人,体会过县里道路的便利情况。大言不惭地说,附近几县内,唯本地的路最为平整。”
  话太谦虚。
  何止是几县内,走过大周诸多路段的领队们心中有数,韶远县的路,只有京城官道可与之比拟。
  又有衙役抱来卷轴,小心翼翼地扯下又挂上,给众人看过一眼。
  纸上是“韶远县交通图纸”,用以展示韶远县作为交通枢纽的重要性。
  “大周海商以行商方式分为两种,仅靠海运船行商的商队、海陆兼有的商队。
  诸位请看,在大周之内,自北向南仅走海上航线的商队,可在码头处补充新货物检修行船。
  海陆兼有的商队更加方便,假使走海上航线抵达县里,商船在码头卸货,直接从此地向北、向西、向西南皆由平整道路可走;倘若相反,走陆路进入韶远县,进入县中直奔码头,从这条线上装船出发,绝不耽误时间。”
  纸张上线条明确,意味韶远县四通八达,陆路与海上航线无缝衔接,方便各种商队来往。
  心思活跃之人,已经开始针对纸上道路研究起来,如何才能做到最快卸货装船出发。
  房间内氛围陡然一换,兴致缺缺的各领队瞬时精神起来,眼神急切地盯着慢吞吞指路的张榕。
  你倒是快说,还有什么路能走,从哪儿走最省时间省人力!
  江无眠暗自点头,视线巡视一遭。
  不错,商人逐利,利润够大,成本够低,大部分人都会为之动心。
  接下来的提出的买卖,他有八成把握能成交,端看各领队对韶远县码头的态度了。
  第061章 决断
  众人期盼之际,张榕手一挥,守在一旁的衙役上前,卷轴在众领队眼下卷起,黑白笔墨顿消,只见张榕一张笑脸立于台上。
  这……!!
  怎生不继续了?!
  等着听后面商路啊!
  张榕心下得意,听到这儿尚不知足?
  那就对了。
  想继续听,您快请交钱建商铺得了!
  他乐呵呵道:“纸上看得终究有限,各位不妨亲身至码头一看。”
  什么话都是虚的,只有亲眼看过体验过码头修建的铺子才能知道这钱花的值不值。
  临行时不忘让众领队带上诸多条款纸张,看中了即可当场申请商铺,不必再回县衙。
  码头建筑不算完备,部分区域留有木材、石块、工具、未刷上白色抹面的建筑、禁止进入的标识……半是荒凉半是热闹。
  再向前是船只停泊区,众商队的船只皆在,整齐林立。
  张榕带着他们越过商铺,来到货船停泊的区域,此地刚修建完,“禁止进入”的标识刚刚取下。
  随手推开并未上锁的房间,门后景象一览无余。
  与普通仓库不同的是,里面做了防潮防火处理,越过架子,后面竟还有箱子,眼尖的看到每块区域上标有区分。
  箱子散发着樟脑味道驱虫,明显适合放置布料,架子有相同味道,却明显宽阔许多,储存布匹、粮食皆为适合。
  见过此地,又一一开过几间房,内里各有特色,相同的便是防潮防湿。
  胡征忽然忆起初次到韶远县时见到的仓库,那处地方更多的是方便运输,此地更侧重于安置——如何更好地安置货物。
  便是府城的仓库也不如韶远县的仔细妥帖。
  以往他们南下,全是在府城处停船,那儿的仓库就是一间大空房,外有防走火的水缸,除此之外,没了!
  且不说手段粗糙,单说这仓库,没个分类管理,谁家商队都能存放货物,全然不顾放的是什么。
  你家运煤,我家运纸,稍有不查,纸上有了污渍,凭空多出几分亏损,这谁乐意?
  以往是没条件,韶远县却安排妥帖,还弄出了安置条件。货从船上一卸,直接交钱运到仓库存放即可,不必自己费心!
  最令人心动的是仓库做了防水防潮措施。
  提起防潮来,在场人谁都要为南边的天叹气。
  瓷器也就算了,擦擦还能继续卖,诸如笔墨纸砚、丝绸纱布、胭脂水粉等物件,遇水就是打了水漂,赚不到几个钱,全算亏损了。
  回南天还算好些,挨过去就好了。运气不好,找了个年久失修的仓库,遇上连绵阴雨天,雨水打上去,一船的货白瞎了!
  韶远县新修的仓库就不存在后者这一问题,担心的回潮问题也有防潮措施。
  更别说县里的路四通八达,不论是出海还是从陆上走,销往内陆与邻国,满地全是银钱啊。
  不然,试上一试?
  江无眠见到不少人表情一正,认真听张榕的介绍,时不时翻上两页,俨然意动。
  不过,铺子免租,仓库的钱,另算。
  只见张师爷熟练一招手,给人发了一沓眼熟的纸,上有各类型的仓库与详细报价,头前就见年租、月租、天租、合租、分期付款等各种租赁付钱的方式。
  张榕第一句话就让众人惊骇,只听他指着最大的仓库道:“措施完备,各类分区皆有,临近码头,方便运输。年租金一千二百两。”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