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两句话让众人还未从兴修大型水利的激动中回神,大事,大工程,意味着投入大。
  韶远县有钱不假,但多种工程赶在一起,账簿要左支右绌,无力填补。
  江无眠想到师父写的公文,轻咳一声,没把向上报销的手段说出来,只道:“县衙里出四成,府衙给六成钱。”
  当然,如此大方代价也不小,往后三年,县衙在府衙那儿不能支钱。
  毕竟这六成钱里面,两成是府衙出,四成是朝廷出。
  因为府衙直接向朝廷报了洪灾——事实上只是水灾,还没成洪水泛滥之势——但总不能年年有灾情,上任知县还知道隔两年再要钱,不能涸泽而渔。
  倘若直接以兴修水利的名义要钱,层层审批,谁知道上面会不会同意?
  毕竟江无眠要的钱实在是多,多到让人怀疑是不是在光明正大贪墨的地步。
  索性直接以赈灾名义要钱,这也不算错,修河堤怎么不算赈灾手段?
  这一修能撑十年,三年不要钱而已,修完水利,往后不会有大变动,最多是边边角角修补一番。
  如今县中陆路畅通,码头修建完海商通达,再兴修完水利工程,大方向上不出错,之后十年,农业与商业并行,迟早实现全县富裕。
  蒋秋脸色好了许多,这样一来,县衙能留出三分之一的钱紧急避险,以免有事来不及处理。
  兴修水利是一项大工程,前期准备与修路修码头一样繁琐,前面两项工程是四个师爷齐上阵,多方位督导才有的结果,这一事显然不例外。
  仍然是赵成为主,蒋秋为辅,林守源与张榕协助。
  江无眠将算好的图纸给了赵成,和往常两次一样叮嘱道:“数据肯定不精准,一切以实际情况为主,拿不准的地方多算多试。”
  由于府衙尚未批下公文,现阶段也欠缺相关工具,赵成直接雇来工程队先清理水渠热热身,也为之后清理下游河道做准备。
  白楚寒作为编外人员参与全程,江无眠只当他不存在,他本人又不出声,后来众人也习惯了。
  待事情吩咐下去,眼看接近十五。过了十五过后县衙全要上值开工,江无眠纳闷他怎么还不走。
  白楚寒轻描淡写道:“等船坞的新船。”
  江无眠不由侧目,船坞新船有多贵他是清楚的,卫所如今的卫佥事还在给他打工干活训水手,白楚寒来一趟就定了一艘船?
  “你给了多少银子让他们同意先给你做新船?”
  白楚寒诧异扬眉,“给钱?卫所已经给过,江知县莫不是要赖账?”
  提到钱的事,这会又变成了江知县。
  江知县本人木然道:“白都督,南康府卫所的确在船坞订过一艘战船。”
  南康府!卫所!
  仗着本人是卫所总督,所以下属卫所的船是都督的船,这什么强盗行径?
  但一想做出这种事的人是他大师兄,毫不意外。
  “南康府卫所未来多半是水师卫所,如今防卫松懈,兵力不足,松江府不日将会有两艘船南下,修正南疆水师孱弱的问题。”白楚寒抛出江无眠难以拒绝的好处。
  的确,一艘船换两艘船是不亏本的买卖,将最后一层底舱稍加改造,加工成水密隔舱就能收获两艘战船。
  江无眠稍加思索便道:“成交。”
  问起来就是白楚寒强取豪夺一条船,江知县阻拦不能,只能眼睁睁看着人带船远走松江府。
  背着勤勤恳恳干活赚战船的卫佥事,无良师兄弟二人达成不可言明的交易。
  第074章 修缮
  过十五时,江无眠与白楚寒两人在师父家蹭完最后一顿饭,后者带人开着新船离开南康府码头,前者回县衙。
  ——带着府衙下的公文。
  府衙官差宣读完,留下一道告示贴在县衙门外,江无眠在上工第一日连续召开多个会议,技术层面全靠自己和赵成,其余方面还要自己统筹兼顾,忙得脚不沾地。
  全县衙大约只有地牢清闲,衙役们要下乡去动员各村百姓,陈明利害,再组合队伍修缮水渠。
  水坝不好下手,先从水渠练手。
  上回暴雨一落,排水沟渠堵塞,导致地里的紫云英大半没活,有些人家的肥料没盖好,还损失了来年要的追肥,正紧急和肥料作坊订购。
  排水不畅的弊端就在眼前,所以说要修水渠,县下各村寨倒是没推辞,除了去参加水师训练的人家,其余一户出一个劳工。
  规矩仍然是之前的规矩,修过路修过码头,各村寨练了出来,按自己习惯组成工程队,多余人再编一队。
  沟渠是江无眠与赵成做的规划,核对完户书的数据,又丈量一番,才画的沟渠草图。
  用了谁的田,占了多少地,基本都是衡量过的,尽量使人损失小些。
  为修建排水沟渠,县衙做主,锻了一批铁具。
  韶远县有铁矿,不在乎这点损耗,只要效率高,就是监管分外严格。
  工具到位,人齐全,蒋秋优先将物资拨给工程队,两个月下来,全县的沟渠换新、水系里的干流两岸修整,只差江无眠提出的拦水坝建设。
  期间收尾时正赶上三月三花朝节,工程稍停了一停,而恰在此时,白楚寒许诺的两艘战船总算是到了。
  ——照时间看,白楚寒怕不是回去后才临时让两艘船南下来的。
  空手套新战船,还的是你白楚寒。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