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短短两年而已,韶远县由破败小渔村发展成如今模样,一切是江知县带来的,他们是心服口服。
试卷传阅过来,江无眠缓缓点头,较之上个冬日写的文章,略有进步。
不过今日他不是点评文章的,而是问许教谕是否接话本写作的。
许教谕下意识“啊”了一声,大人,您来官学找教谕不是为了科举,而是戏本?
属实出人意料啊!
这谁能想到?
想到了谁敢做?
——江无眠想到了,甚至亲身上门来了。
“时间紧急,辛苦许教谕多为此事忙碌。”江无眠限定了时间,还规定了大致内容,约等于海带版本的田螺姑娘,内容围绕海带的药性,所以这还是个魔改版。
许教谕从一开始的疑惑到脸色僵硬再到现在听得津津有味,只过了片刻时间。
听到故事结局,海带姑娘化作晨间清风消散,还真情实感红了眼眶。
江无眠:“……”
他只是杂糅了一番后世故事,不至于如此真情实感,仅仅是个故事而已。
他面无表情道:“麻烦许教谕写一出折子戏,倘若能有信任的班底更好,事成之后,以分成计。”
“必不负大人所托。”
许教谕本就不想推辞,又有报酬可拿,自然爆发出强烈的写作热情来。
不出一月,《三救海船》的折子戏便在醉流霞登场。
中间的戏台总算能给正儿八经的戏班子用上。
醉流霞内。
诸多商队来往,极为热闹,最近又上了新菜与折子戏,更受客人欢迎。
附近大小商队来的频率高出往常,极大推进本地商业合作进度。
胡掌柜更是放着自个的酒楼不待,靠胡家商队编外人员的名称,在醉流霞包了固定位子。
“胡掌柜,又见着了。”同样是做生意的罗领队与胡掌柜在门口相逢。
两人互相看了看,笑着一同踏入门内,陆郁习以为常,让伙计招呼客人,“见过两位,今儿还是一壶茶,三件老样子?”
胡掌柜哈哈一笑,“我俩正巧遇上,不若直接凑一桌。罗领队,去我那桌上听,正对戏台,好看又好听。”
伙计也机灵,见人有意,连忙前头带路引人过去,“两位老爷,里面请了。”
入座后,伙计忙去备上茶水点心,紧着前头的贵客用。
台下是折子戏的老看众,场场不落,还爱赏钱,有的头回给了金元宝,金光灿灿,分外迷人眼。
甭说台上唱戏了愣了一下,就连台下见多识广的领队们都不由看过去,到底哪个人出手如此阔绰。
江无眠正在楼上盯情况,闻言折扇一展,吩咐道:“去打听这人谁,什么情况,仔细别让人察觉。”
崖山领队周探风同在桌上,向下探过头去,脸上一丝笑意消影无踪,轻声道:“大人,此人草民认识,打过一两次交道。”
“北地来的米粮商人。”他指着台下侧面,扔出金元宝的人道,“多在江南道活跃,少有南下时。”
据他所知,这人是米商,来往江南道淮南道之间,岭南道不见人影。
最能证明这一点的是,此人身上没有在海上奔波劳碌的气息,最多行走在内陆漕运上,二者虽然都是行船,但时间久了能看出其中门道来。
说完他的猜测,江无眠合起折扇,怼着下巴道:“不妨再猜测一番,此人何等目的?”
一个常年跑漕运的商人,为何要更改赛道换成海上商人?
两者都是和船打交道,可内陆漕运与海上行船总归有很大不同。
水上漕运,遇见风波或是迷路,只要撑过一段时间,迟早能遇见人烟得救。
海上遇难,货物丢失还是小时,最严重的是不辨方向、迷失海上、食物全无,最终落得船毁人亡、命财两失。
后者几乎是丧命的活计。
为何如此威胁下,也要转而化作海商?
江无眠用折扇敲了敲桌,结合这人是个米粮商人的消息,他心中大致有了想法。
未来一段时间内,南方粮食产量必然增多,短时间内市面上将会出现大量粮食,东西一多物价贬值。
曾高价收购的米粮迟早砸到自己手中,不趁机寻新出路,整个商队能砸在自己手中。
江无眠推测着大致情况,耳边一声锣响,醉流霞各处的人不由看向戏台上,“来了。”
只听台下骤然热闹起来,折子戏顺利开场。
第077章 出海
大周的娱乐方式多样,虽比江无眠见过的花样少些,但通俗话本与戏曲仍屹立不倒,延续千年,显然自由特殊之处。
当然,目前的通俗小说初露头角,仅在读书人之间流传,它本身具有的阅读门槛让人望而却步。
戏曲传唱性更广泛,倘若用词再白话些,下到街头幼童,上至达官显贵皆能有所耳闻。
江无眠考察过几种手段,最终定下传播最为广泛、形式较为简单的戏曲,故而有了《三救海船》这一出折子戏。
最终结果被改了一通,大周不流行主角化作清风消散尘世间,许教谕改为落入圣母娘娘身边立地成仙。
江无眠:“……”
瞧他这脑子,忘了大周民间传说不太一般,这还是个封建迷信的朝代,生死神鬼奇说,有人会当真啊!
别的不说,韶远县最近两年上坟烧香火都不忘念江无眠的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