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圣旨当前,江无眠未有抗命之意。赴任知府以前,必须交接下任知县公务。
  他着实没想到任期不到,不需回京述职也能升任,一度越过府同知,被任命为知府,以至现在略有些匆忙。
  接任知县的是本地人周县丞,赵主簿替补成县丞,主簿则是由知府指任,待江无眠上任后用以安插自己人手。
  那全是日后的事,当务之急是整理韶远县的公务。
  江无眠盘算着韶远县的半吊子工程,提笔记下最为紧急的事情。
  水坝与堤岸离不得人、高价水纹纸与土地兼并一事疑点重重亟待调查、水力纺织维护与作坊扩招、生蚝养殖正在起步……
  他上任知府,带走自己班底,韶远县交给周县丞一干人等,效率一定降低,工程期限拉长,今年秋收后能见到水利完工已算迅捷。
  不,蒋秋与赵成暂时留下,水坝工程离不开他们二人,先带另两人赴任。
  江无眠勤勤恳恳修改计划,力争全面考虑。
  而周县丞与赵主是抑制不住的惊喜,两人脸上的意外与笑容几乎是交替出现,最终挂了几日的微笑脸。
  周县丞尚能稳住,赵主簿刚来,笑得牙不见眼,这回纯粹是捡漏了!
  万万想不到,本来焦急忐忑上任韶远县主簿,全成以安稳度日为目标,半路还能遇上大好事再向前升一步?
  县衙之中满是喜悦,衙门外的百姓反倒焦虑不安。
  眼下一切是江知县带来的成果,没了江知县,他们又该如何做?虽说大人高升知府就在本地,然一府之下诸多县,到底是有距离,大人精力分散,他们韶远县又该何去何从?
  百信之间逐渐起了流言风语,但不过几日,就被官学的夫子与学生们破除,“江知县任知府,任期三年,如今不过是提前赴任,合该道喜才是。如今县中有周县丞率领,大家都看在心里,知道周县丞为人诚恳,行事公允,得圣上与江知府信重,不必忧心。”
  有官学教谕夫子的话,百姓们倒是不焦虑了,转而庆祝江无眠升任知府。
  照韶远县一贯的感谢方式,不少人上山下水寻摸东西放在县衙门口,诸如家中新米、树上晒干果子、家中刚做好的糍粑、最贵重的是一罐淡黄色的糖。
  诸多商队体面些,不好当面送到县衙里,全在醉流霞放东西。
  定居韶远县不超过两年的工程队,听闻江无眠高升知府,当即凑一起商议如何给江知府送东西。
  当年受灾后,是江知县拉拔他们,才有了今日情况。救命之恩,如再造父母,自然不能轻浮敷衍。
  以陆郁为首,多数人聚在他家。陆郁在嘈杂的背景音中沉默着,最终面对逐渐安静且看向他的人们道:“大人高升,当去贺喜。”
  当掌柜时的伶牙俐齿似乎不起作用,他仅仅是说了一句,声带哽咽,酸涩涌上心尖,透过呼吸传到鼻腔,浓重的鼻音声再度响起。
  “以大人之能,迟早有一日,大人能任行省、岭南道的官职,再到那日,想见大人也是不能的事了。”他缓缓扫过每人表情,坚定道,“好好为大人践行。”
  大多人心中五味杂陈,江知县高升无疑是喜事一件,但自此别,天高地远,终是难见。
  为不留遗憾,陆郁提出一个想法,得到大多数人支持,正好距离江无眠离任还有几日,工程队火速招呼人完成陆郁的想法,势必要赶在上任前送上大礼!
  江无眠正在召开离任前最后一次会议,会上提出诸多安排,但总体是让周县丞□□。
  不求县衙做出多惊天动地的功绩,能保住当下的情况已是万分好事。
  “山上铜铁诸多,开矿时务必小心谨慎。”江无眠拿出赶出的注意事项,传给周县丞。
  作为知县,可以不知如何实践挖矿,但有一点很清楚,不知道意味着会被糊弄。
  江无眠不想矿山上出现问题,提前安排了周县丞要记住的内容,整整一本,从安全到如何发掘,边边角角否没漏下。
  周县丞心中说不出的复杂,感动又不太敢动,苦闷地接过,又见江无眠拿出一本封面为《水利大坝守则》的书,朝他递来。
  “最后一段堤岸水坝,万分小心。”江无眠郑重地道。
  周县丞:“……谢过大人。”
  周县丞此刻只想撂挑子不干。
  在县衙接受一番百姓投喂的物品后,江无眠总算到赴任时间,带两个师爷忙不迭去了府衙。
  “周知县。”江无眠正色道,“韶远县一应事务,便拜托了。”
  周全沉稳点头,目送人上马奔赴城外,就在人还未走出半路时,街道两旁涌现出的百姓不舍地唤着人名,又听耳熟声音急切道:“大人!”
  江无眠与两个师爷勒马回首,只见陆郁手持一把特殊的伞,不由呼吸一滞。
  那是……·!
  陆郁做好心理准备,他没料到此事会落在自己头上,但真到此刻,心中仅剩恭喜,“来得匆忙,好在赶上了,这是韶远县百姓为您准备的。”
  他上前两步躬身递上手持的大伞。
  江无眠沉默着,双手自陆郁手中接过这把看似破烂的布艺伞。
  虽然看起来平凡到扔垃圾桶中都无人在意,然江无眠手臂微颤,似要承受不住其上重量。
  皆因此物有个响亮名字——万民伞。
  大周官场私底下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官员离任之前,是否有百姓送上万民伞,是政绩评定中的一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