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以他的身手和本事,战场自保不是问题。
江无眠有心劝说两句,最终还是拍人两下肩膀,道:“临行之前记得找金不换多要两瓶毒药。”
为家人复仇,乃是天经地义的理由,他阻挡不了,只能尽全力保人性命,多给点防身之物。
金不换带的班底不多,都是用惯了的人,闻言笑了两声,颇为大方道:“毒药医药俱有,火药更是有料就能配置,且看你想如何投军了!”
说得很有底气,全赖金不换手下有个熟悉医药的徒弟!
为此还曾写信来给江无眠炫耀,江无眠反手催了催他的实验进度,催得人打不起精神,格外沉默寡言了一段时间。
蒋秋与张榕二人倒是商量好了,要在书坊做个主事——除他二人,也无人能担得起书坊一事了。
京中开设书坊,要和岭南区分开来,起码前面几个版面是不能再这么干了,天子脚下妄议政事,一不小心就可能触到谁的霉头,钱没赚了还要搭上自己性命。
这事儿得从长计议,看是要写哪种文章,定的什么基调。
时下娱乐相关也有许多,京中结社比比皆是,若说办个相关报纸也算是撑得起来,但仅有这些算不上特色。
——京中有自己的娱乐报纸,还是几家人合办,拼背景拼不过,还是换个方向为好。
“那就办个天文地理时报。讲农时农事,听人文社科。”
在场众人琢磨起来,这到底是个什么报。
农时农事好说,大抵是风雨雨雾天气状况与历法、耕种技巧和注意事项、农田虫害治理方法等。
依北地气候而言,当地和岭南不同,一年一季的粮食已是极限,很少有粮种越冬,有的蔬菜也是要在暖房过冬。
这般情况下,如何利用冬季处理田地、清理害虫虫卵、甚至是在外地种些过冬菜蔬就是报上内容。
人文社科,前二字可解,邻里邻居生活上的一些事情,但后者当作何解?
江无眠纠正道:“此事界限较为模糊,大致涵盖当前生活中主要的点,琴棋书画、语言风俗、军事教育等等,我等选取几项以作分刊即可。”
要有特色,能一眼吸引人,使人念念不忘。要有内容,引人深思,发人深省。
众人冥思苦想,在此范围之内能做什么。
刊登诗赋策问?京中有报在做,年年更是有诗集程文送往大周各地,以作参考。
农事农事做两版,多时做四版,广告占据最后一版面,还有两到三版空余,在不和岭南版面冲突的情况下,还有什么选题?
“医药美食。”江无眠忽然道,“以及部分骗局科普。”
医药暂不必说,于美食一道上,江无眠自忖能写出几套书来,现下不过是一个版面的内容而已,很是简单。
骗局科普是最为重要的,便是后世都离不了诈骗科普,遑论是知识并不流通的现在。
有人专门挑选闭塞迷信村庄行骗,譬如江无眠曾任职的岭南,每年都有厚厚一摞卷宗摆在案上。
仔细看过,骗术不外乎那么几种,迷信者占据大多数——这类不外乎是利用一些化学物理性质或者是魔术手法装作仙风道骨的方外之人,再说上几句听不懂的词话,自然骗得人将家财奉上。
甚至还牵扯到人命官司!
这类科普还能和医药连上,因有人迷信野道,有病不去找药,反而喝符水治病,致使病情一再加重,药石罔效。
不知多少人因此丢了性命,真真让人心有无奈。
林守源却摇头道:“大人,若是如此,反而不应刊登医药。病情千变万化,药材也因方子而异,不好依书而行,需时刻度量。真有人依此治病害了性命,岂不是坏事!”
话说的在理,现在有的是庸医误人。江无眠要是刊登得不全,岂不是也做那庸医行径,还是换个保守主题为上。
林守源建议道:“依贫道浅见,不若做些国外文章?”
就如现在的真腊朝拜大周,官员清楚真腊情况,可是百姓不清楚,连地方在哪儿都要打个嘀咕,只能囫囵看个热闹。
不若邀请鸿胪寺里人做稿,投了文章上,好好讲解一番,还能追个热点,给书坊报纸增加一份销量。对鸿胪寺人而言,既能增加名气,还能有得一笔不菲的润笔费,双赢的好事儿啊!
当然,要是能用真腊语写一篇文章,他们书坊也不是不能刊印,就是要找人翻译,还要重新刻活字,这事不太好说,还是日后再提。
江无眠豁然开朗,他近来仅关注了两线战事,将还在谈判中的北真腊直接抛之脑后了!
这不就是变相的国际要闻了,要是能行,还能加上突厥、匈奴、天竺等地的消息,让大周百姓开开眼界。
“岭南有诸多商队带来大周之外的消息,下次可向商队打听打听当地特产风俗,饮食文化。若是能有当地书籍,当为上佳!”
他们没有专业的翻译人士,鸿胪寺有啊。只要事先报备建元帝,文稿先让其过目一遍再印刻就好。
讨论完书坊发展,江无眠火速先上折子,事关朝廷要员,他得打个预防针——非是我这兵部勾结鸿胪寺,而是书坊有约稿相关,不要让御史乱给人扣帽子。
第194章 话本
为能省钱,同时也为找个有能力有底气的靠山,江无眠直接将京中书坊的五成利润送给建元帝,剩下五成才是书坊要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