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陈章带上信去找能鉴定笔迹的大师,等结果出来,应该能验证他的猜测。
  ——这人不是被掳走的,而是故意为之,他和幕后之人应当达成了部分条件,才会主动配合。
  之所以有这个定论,完全是因为商队说的“卖房卖地”。
  在得知这家人为救受害人做出如此举动,江无眠便让人顺手查了下房地的流向,是到了谁手下。
  原本是随意为之,谁料还真查到了线索。
  这家人的房地没有流向一人,而是分别被两人买下,事情到此为止还正常,接下来的就不对了。
  这两人又匆匆抛了土地和房子,举家搬迁,于是东西再度流入市场,土地被人零散买下,房子倒一直空置。
  然衙门上的契书却说明,这地方早被过路商队买下歇脚,只是商队南下了,尚未腾出时间来修整。
  后来这房子的契书被商队送到了当地县丞面前。
  江无眠:“……”就不多过几手?
  要知道那土地被人零散买下之后,又几经周转才落到当地县丞手上,相较而言,房子就太过粗糙了。
  “这个县丞,是中介人?”江无眠思索着其中关联。
  不然一个小地方的举人怎么会和京中官员联络上,他们之间一定会有个媒介,有一根线或者一个人让他们牵连在一起。
  这才能说通前面的推测!
  知情人……知情人……
  这个县丞到底还知道些什么?知道这个举人暗中参与科举舞弊?还是知道刘问崖一直在做这件事?亦或着是揣摩出了刘问崖的意图?
  不清楚,摆在面前的证据太少,江无眠只好等待锦衣卫将关河保留的证据带来,两相对照才能进一步肯定这一猜测。
  锦衣卫来得不慢,只是全员带伤,见到江无眠时,血腥味几乎能腌透整个房间。
  为首之人胳膊上一圈又一圈的棉布化作黑红色,伸出的手也不甚完好,但是证据安稳带来。
  陈章和谷易行忙请大夫过来给人疗伤,忙碌半天安置了伤患,两人额头渗出冷汗,对视一眼,皆是看到眼底惊惶。
  这可是锦衣卫啊!
  天子脚下,连锦衣卫都能伤成这样,幕后之人真的是刘问崖吗?
  或者说,此事真是出自刘问崖的主意吗?真正想做的就是一个科举舞弊吗?!
  两个老狐狸看向凝视证据的江无眠,见他毫无异色,神情淡然,皆是猜不到人在想什么。
  江无眠的眼神从证据上拔下来,便是不用看,他都能肯定自己的猜测是真,就是不知其他几人是不是自愿的。
  “两位,证据在此,唤人来誊抄留证吧。”
  是真是假,是主动是被动,很快便能知晓了。
  第237章 决心
  证据繁杂,血迹还污了字迹,分开时格外小心,江无眠等人等了几日方才拿到证据。
  在此期间,江无眠又遣人去地方上探查意思牵线搭桥的县丞,地方远,还需几日才能出来结果。
  一行人先行查看证据,依据上面的消息试图查出学子被绑与刘问崖之间的直接关系。
  陈章负责证据审查,谷易行负责核对证人证词,江无眠综合来看,顺便观察队伍中是否有某些人使绊子。
  被关河指认的还有几个勋贵世家,这些人没直接证据都不可能认,有了还能找人顶锅。
  所以建元帝想拿下这些人还需多费一番功夫。
  想来最为苦恼的是太子牵扯其中,若是查出来牵连太子,岂不是要有废太子一事。
  江无眠等了几日,待南边县丞的事儿查了干净,第一时间送到京中。
  三人凑在一起,看完全程,谷易行和陈章拿不住主意,看向江无眠。
  这县丞的确从中有做手脚,不过他牵线的不是刘问崖,而是太子门下的门客!
  江无眠面上毫无异色,不知是早有预料还是波澜不惊,但眼下的确不是他们能继续的。
  “江宪副?”您看这是不是要报给皇帝了?
  再不报,就该查太子了!这谁能承受得住?
  太子不同于别人,是储君,是未来的天下之主。而他们是臣子,是下属,要想动头顶的太子,只能交给建元帝来。
  江无眠并未辜负他们的期待,卷吧卷吧,将誊抄下来的证据塞入奏折,“明日本官入宫,向陛下陈明进度。”
  次日,待到朝会散后,江无眠独自留下,他将证据全部呈给建元帝,又说了下其中关联便不再言语。
  建元帝位于上首,目光冷淡,殿内良久无言,半晌方才道:“继续查。”
  太子门客?
  到底是门客还是出自太子授意!
  门客又是如何找到具体人的?刘问崖在此期间扮演了何等角色?
  建元帝心下已有猜测。
  建元帝说完又道:“不,去查刘问崖要替代的名单,人证物证,仔细查清关联,务必让事情真相大白!”
  江无眠眉头不动,回去之后便将重心放在名单勾结上,至于太子……等待他的怕是锦衣卫严查。
  前期建元帝铺路时将部分锦衣卫的调动权力给了太子,现在建元帝直接动用他手中的部分人软禁太子,将太子殿内的东西调查得干干净净,只差把人也拉出去问讯。
  倒不是建元帝仁慈,而是他手里能动用的,能完全相信的只有一点人,其他人或多或少和太子有所关联。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