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巧红听得怔怔的,觉得这个三奶奶不像个奶奶,一文钱的事都要计较,她以前的主家,打赏人都是挑小银豆子。
不过银豆子金豆子不如自己一家子,巧红叹一回,仍千恩万谢地走了。
何妈不知从哪里跳尸一样出来,瞅着巧红的背影说:“她也可怜呢。山东遭灾后一家子被分开卖了,她有个女儿叫素银,有个儿子叫金匠,都不知道流落到哪里去了。”
为啥说巧红可怜,主要就是因为就算是奴隶制(楚韵心里)的清朝,人家也不许把一家子分开卖。
但主家真做了这事,做奴婢的也就只有像何妈这样骂一句丧尽天良罢了。
楚韵瞪着眼看着何妈,表情佩服极了,丫头婆子对家里有什么人,住在哪里都讳莫如深。
万一家里人被坏人抓住威胁她们怎么办?
她没想到何妈竟然连这个都能打听出来!
何妈是不小心偷听巧红说梦话知道的,她也怕人说她长舌妇,怕主家怀疑她不做事,急眼道:“鸡屎大个地方,有什么不能说的!”一抹油,溜了。
巧红走出去后在蔡妈妈处买了六个炸糖糕儿,挎着小包袱紧张地往傅家所在的胡同走。
她到了地方却没有去敲傅家门,而是停在一处卖炸果子的小铺门口,捡了一碗凉茶。
不多会儿,一个小丫头打傅家隔壁的朱举人宅跑出来,对着巧红叫了声:“娘,你怎么来这么早?”
巧红把凉茶推过去,道:“素银,我可知道怎么让傅家人不得好死啦。你不是说傅家女眷只是被关在宅子里么?你想个法子,悄悄的跟老不死的说,家里的姑娘都要让卖去勾栏里做官妓,让她们趁着天黑往外逃,记得要满三十个人啊。”
素银是个沉稳人,道:“那老太太能信吗?”
巧红:“我以前在傅家,不就是服侍老太太的?她是什么德行,娘还能不知道?大字不识一个!一骗一个准儿!”
素银一口干完茶:“那我都听娘的。”
巧红还不大信任女儿,问一句:“你会数数吗?”
这话差点把素银气死,跺脚道:“娘,我是账房的女儿,账房女儿还有不会打算盘的?”
巧红笑两声,岔开话嘱咐:“嘴要严知道不,要是咱说漏嘴,让老爷们觉着傅家人是被冤枉的,咱乡里人不都白死了?”
素银恨傅家恨得出血,银牙暗咬道:“放心吧娘,要是让我说漏一个字,我下辈子还给傅家人做奴婢。”
母女两人吃着茶又骂一回山东官方散了。
回去时天色不早,巧红怕吃挂落,走得匆忙,路上便不小心撞着个赶着辆驴车的小姑娘。
她连连道歉,见这姑娘跟素银差不多大,就是穿得差了些,一看就是从乡下来的,还笑盈盈地给人赔了个糖糕。
秦好女等人走了,才咬着甜滋滋的炸糕回头跟秦爹嘀咕:“城里墙高马壮,人也好善良啊。”
要是在野牛沟,隔壁蛮妞儿撞着她,还得骂她骨头硬,让人撞着不舒服呢。
秦爹砸着嘴,道:“可不是么,早跟你说了,人好的地儿就没热闹看,你可不许跟在乡下似的到处乱窜扒粪啊,城里的粪都是有定数的,你偷到老爷家去,天王老子也救不了你。”
乡巴佬秦好女瞅着遍地流锦的京城,可惜道:“原来城里人没有热闹看啊……”
那她真的太太太遗憾了。
第034章 雅致胡同瓜子儿亮相
秦好女来了京城, 一路上风尘仆仆,叫路两边的人马粪一熏,也没好意思直接往杜家去。
她冒充的是三奶奶的娘家人, 要是让人误会是叫花子上京要饭来了, 倒遭瘟了。
父女两人咬牙先从杜容和当日预留的车马费里拿出十文钱, 在菜市附近寻了个一般的客栈租了间屋子。
这屋子主要是用来放瓜子, 若是秦家父女两个人, 柴房也没啥不能睡的。
心疼一回银子, 次日午早食便没舍得买好吃的, 光坐在路边闻着肉味儿, 嚼茶沫子稀里哗啦下了一碗清稀饭,打定注意要赖到小二哥来赶才走。
这时楚韵正和魏佳氏以及何妈陈老丫两个老妈子往城南卖百货的胡同走。
杜容和已经同棚匠商量好,隔日就来搭天棚。等天棚搭起来,三伏天就要来了, 京里略富足些的人家都要备上浓夏要用的凉席、窗纱。
内城的东西贵, 杜家人要供儿女念书,这时又不许设私塾, 要念书要么依附有族学的世家大族, 要么自己请私教回来, 花费的银子都能重新养一个孩子了。
所以杜家人买东西,除了闵氏,大多都是来城南捡实用又好看的使。
上两回楚韵出门都是跟着杜容和。
小荷老师不是个好人,嘴里说着爱洁,其实带着楚姑娘出门那都是提前踩过点的,专挑着鸟语花香的春光烂漫处走。
楚韵都以为清末视频里那些肮脏、穷困的大泥路不存在了。
这回跟魏佳氏出来, 那车夫不是个好的,也不说自己不赚回头客, 捡了几条小巷子一路乱窜。
楚韵掀开车帘瞅着路上干硬的大便,以及墙角的不明水渍,谢天谢地,她终于安心了,看来自己没穿错。
这里确实是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