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杜容和只有一句话——去吧,多带几个人别受伤。
何妈这才放了心,她又不是傻子。她跟丈夫也是过了好几年才圆的房,三房就那么大,屋子里的动静能瞒过谁?
少爷光知道隔三差五叫水进去洗澡,但床单上是一点痕迹也没有,只有自己的裤子是湿的,太太那边都是她帮着圆的谎。
两个人既然没有圆房,再浓情蜜意也不能说是夫妻,楚韵没经验,她有!
这种时候更小在细致处留心,不能让男人觉得你不在乎他,不把他放在心上。
楚韵背着包出门了。
何妈拉着柯老丫在门口对她招手:“好孩子,快过来。”
简奶奶听说了这边的事,叫了几个老实可靠的媳妇陪她们一起去玩。她们是乡下妇女,跟早上来的那群有钱人家的女眷不同,漫山遍野都能去,就是要担心拐子和流氓。
一群人就不怕了。
大王庄到十里坡这一代两边都有些小山,沟壑纵横,丛林繁茂,小山坡里能吃的、能卖钱的东西也多。
楚韵教他们认女贞子、桔梗之类的中药材,女贞子京城长得很少很少,这个地方季节不适合女贞子生长,所以能找到的就更值钱。
小山坡里果子很多,大部分都是核桃,还有许多人在砍分心木。
这个卖了也值钱。
更多的是贴秋膘的小动物,兔子山鸡什么的,清朝人口在爆发期,但依然是地广人稀,动物比人多的古代。
柯老丫如今有些打不动猎了,但她能教楚韵打。
楚韵手上有些准头,当真打了一只下来,柯老丫提到溪边麻利地开肠破肚,捡了根树枝把兔子插着烤。
这兔子吃得肥肥的,就是因为太肥了跑不动才叫楚韵射中,一烤就流油,滴在树叶上嘶嘶作响,香得人直吞口水。
红肉慢慢变白,楚韵脑子里都是麻辣兔头、冷吃兔丁,红烧兔块,香煎兔腿,辣卤的兔肚也好吃,小小的一个,用高压锅压一下就软得很,有一点鱼泡的口感,很胶。
可惜,她出门没带这个,——大家都没想到她能射到兔子!
李叔提着兔子都说这兔子不祥得很,吃了要变呆瓜。
楚韵拿着弓箭拽着何妈在林子里上蹿下跳,想多打几只鸡兔,也想找找附近有没有什么香料能用来烤兔子。
何妈气喘吁吁:“你不是说要听话,不乱跑吗?”
楚韵理直气壮,笑:“妈妈,我带着你一起跑就不算乱跑了啊。”
何妈:“………………”
第061章 嫁妆
楚韵没有再捡漏捡到兔子肥鸡, 不过找到了一些香茅和紫苏叶,大王庄的妇女吃着都很高兴。
吃完了她们就跑去找桔梗,楚奶奶说这个最贵。
楚韵就拉着何妈柯老丫坐在河边说话。
楚韵问何妈想在外边还是想回黄米胡同, 胡同四季长春, 似乎没有什么事能够影响到里边。
外边就不同了, 楚韵:“我和小荷都要忙, 你也忙, 会不会没有你在胡同里开心啊?”
在杜家还有婆子小丫头可以使唤, 何妈想偷懒时, 不得不亲自做的事只有吃饭睡觉上厕所。
过来这边每天的饭都是她亲自做的。
何妈想了下说:“还是在外边好, 回家做奴才有什么好开心的。”偷个懒还提心吊胆的,在外边虽然有活做,但不怕了啊。
楚韵惊了:“杜家还有你怕的人?”
何妈:“老爷太太哪个不吓人?”
说到这里这话唠就刹不住车,说这回她出门搂了很多东西走, 杜老爷笑眯眯地看着他们两口子, 那眼神简直恨不得把他们生吞活剥。
要不是自己的卖身契不在他手里,何妈说:“搞不好我和你李叔都被买到山沟做苦力了。”
楚韵很久都没有再想起杜老爷杜太太的事, 虽然出来不到半个月, 但她已经觉得在杜家的生活是上辈子的事了。
她悄悄问:“他在家发疯了?”
写过来的家书可不是这么说的, 上边只交代他们好好住着,别打扰别人,还问了两句什么时候他们能过来亲自道谢什么的。
这算盘打得人尽皆知。
可李佑纯对他们都谈不上十分亲热,人家在外的交际从来没有邀请过他们过去,这可能并不是李佑纯的错,毕竟他是去干活, 大部分时间要考虑其他人的想法,他的想法排在很后边, 几乎做不得主。
要是他们把杜家人叫过来,就太不知好歹了。
何妈摇头:“他对家里几个孙子很厉害,找了几个先生回来,每天还要亲自检查他们的课业。”
说到这个她就有点慎得慌。
楚韵想起小荷的遭遇也心头一紧,杜大爷杜二爷跟小荷学的不一样,这两人多半不知道自己儿子学的是什么。
教育这种事不需要做得大张旗鼓,只需要在细微处不停给人下暗示,十年二十年下来,人就废了。
楚韵在新闻里看过一桩事,说一家封闭式儒学校觉得孩子在现代学四书五经伦理ῳ*Ɩ 纲常日子太苦,经常给他们在课间放一首流行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