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陆老爹是当地的衙役,家中几代为差,到了陆五这一代也是一样,只是陆五是小儿子,他上头还有四个哥哥,长幼有序,这份差事怎么轮都轮不到他。
穿皂靴的和穿草鞋的人不一样。
陆五很早就注意到了这件事。
陆老爹也有几个弟弟,老爹常说儿时跟叔叔们在老宅里捉迷藏、盘着腿玩斗鸡,说那个时候大家感情很好,一块糖五六个人分着一起吃。
慢慢的,日子就变了。
弟弟们开始不服他这个哥哥,一个个都跳起来想跟他作对。
陆五被老爹抱在怀里,学会的第一句话就是:“叔叔们太坏。”
直到他也成了“叔叔”。
大哥成年后,陆家的规矩多了起来,以前饭桌开饭,老爹要夹第一筷子,现在大哥夹第二筷子,之后弟弟们才能再夹。
家里的布料、零食,都是大哥占七,剩下几兄弟一起平分三。
大哥刚开始还不好意思,常常背着人把东西拿出来跟兄弟们一起分,几个弟弟都很感谢他。
日子一久大哥就习惯了独享七成的日子,整日对他们呼来喝去当仆人一样使唤。
老爹说这个是有规矩,规矩排在父子、兄弟之前:“我听旗人说,老主子家里都是这么干的,嫡长子吃穿用度都要最好,才是尊卑有序,长幼有序,才是家风清正。咱们家里跟着学起来,保不齐之后真能混到汉军旗堂堂正正地对着皇城磕头,叫一声‘老主子’呢?”
陆五不喜欢什么老主子,他觉得老主子没吃过有兄弟的苦才能站着说话不腰疼。
“他知道看着大哥喝陈皮、肉桂做的酸梅汤,自己翻着土喝豆汁儿解暑热的滋味吗?”
陆五这么跟几个哥哥们说。
哥哥们都吓坏了,说这个是天经地义,大儿子本来就该分这么多。
陆五初时也信,等到逢年过节看到“叔叔”们衣衫褴褛,老黄牛般登门,他大惊失色。
这就是服气的下场!
大家都是人,都是一个母亲生出来的孩子,为什么所有的好事都是大哥占走,而年纪小的就要吃亏呢?
陆五的幼年时代,经常在思考这个问题。
楚韵和杜容和在家翻阅陆五的卷宗。
这些东西是杜容和和李佑纯走后门跑到三亩园调出来的。
杜容和白天有差事,查陆五的事就交给了楚韵。
这些卷宗没有标点符号,看起来很累人,楚韵一个人在屋子里待着也无聊,就把杜薇拉过来一起看。
杜薇还有点不敢看,她说:“这个是男人做的事,我怎么能做呢?这不合规矩。”
楚韵说:“没关系,我上次在姚太太家时听人说过一个姑娘的故事,那个姑娘叫仙惠,她爹无用,自己当了官以后都靠女儿做幕僚才能站稳脚跟。你爹看着也不成器,你多学点儿东西,以后搞不好他还反过来叫你爹呢?”
她想过了,在清朝,姑娘就不要想什么出人头地,名臣千古的事了。
一是她没这本事,二是实际情况也不允许。
在官路上能做到最好的出路,就是效仿仙惠姑娘,找一个软弱的男人,把他架起来掏空。
杜薇听得大惊失色,就差没跳起来说太大逆不道了。
但奇怪的是,她心里似乎并没有格外排斥楚韵说的话!
她悄悄地凑到楚韵耳边问:“你也想把叔叔架空吗?”
“小荷老师又不是你爹,他又不蠢。”楚韵摇头:“而且我对做官没兴趣,我不喜欢跟那些人打交道,我只是告诉你,如果你想走,这里有条路,已经有人替你走过,而且走成了。”
杜薇不走这条路,多对不起杜老爷的精心栽培啊。
楚韵心想,自己也是为杜家打算的大好人呀。
杜薇还在犹豫,何妈已经做了两碗鸡汤面端进来了,嘱咐她:“吃完了好好干活。”
她老人家思想就很单纯了,薇姐儿韶姐儿怎么说都是大房的,在这个家白吃饭可不行!
杜薇就这么稀里糊涂地被推进门里去了,接着又稀里糊涂地看起了卷宗。
两个人一起确实做事效率更高。
她们很快就发现,陆五上头有四个哥哥,在前十年间都陆续死了,而且都是被疯了的“叔叔”们弄死的,这里边包括陆五的爹。
陆家人死得五花八门,有被用枕头闷死的,有被放火烧死的,还有一个被捆在坟地里身上写着“来世为弟”跪了七八天跪死的。
陆家最后死得就剩陆五一个独苗苗,和几个姐姐妹妹。
姐妹们都远远地嫁人了,嫁在什么地方暂时还不知道。
但她们嫁了之后,陆五就跟大哥留下来的童养媳葵娘成了婚。
楚韵看得心跳如雷,没忍住大喊:“妈妈呀,这人比老杂毛还老杂毛,太歹毒了吧。”
何妈拖着个板凳在门口跟白鹭朱雀打牌、翻花绳、听到里边这么惊呼,马上就跳起来义正言辞地说:“是谁啊?怎么回事?世上还有这么坏的人,来,告诉何妈妈,妈妈替你去呸他!”
楚韵:………………
第075章 你是来送地的吗?
楚韵让丫头们把杜韶领走, 自己跟何妈说了那个秋收可能把冬实和一屋子兄弟弄死了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