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只等着到了晚上给杜容和亲手戴上。
其实楚韵对交换戒指并没有执念,只是来了古代,这个仪式更多就成了“现代的习俗”,所以在她心里,拜天地,是杜容和给她的婚礼。这对戒指,才是她对杜容和的保证。
杜容和今天穿得就有点像新郎官,一身通红,姿态潇洒俊秀,在院子里来来回回地敬酒。
许多路过的小媳妇大姑娘一看就红了脸,在桌上说里楚韵:“楚二姐可真有福气!这么好看的小伙子都让她逮住了!”
何妈妈也在桌上一起,听得就叉腰说:“我们家还有几个俊的,你们要不要嫁?要嫁就随妈妈儿走,妈妈儿来做媒!”
“妈妈儿,我看李叔就不错,你跟着你你当真愿意?”大姑娘小媳妇都不是吃素的,这是乡下,谁不会说两句荤话?
何妈一听,便跳起来要去撕姑娘们的嘴,一群人闹成一团儿。
这么闹了一阵,菜也上齐了。
杜容和也没太招摇,事前都打听过金老爷嫁嫁女儿吃的是什么菜,他给楚韵办的也差不多。
乡下酒席一共就八个碗儿,二荤六素,柴鸡炖蘑菇、干豆角炖肉,加上时令蔬菜。
但今天还多了一碗百病汤、红枣姜茶,和一桌只有一小碗,每人只能分到一片儿的火锅羊肉。
辣椒太少了,作用有限,让人真正暖起来的还是红枣姜茶。过来吃饭的都吃得浑身冒汗,小口小口地品有一点儿甜味和浓浓姜味的祛寒汤,时不时品尝一点舌尖儿上的肉味。
楚满楚进饥肠辘辘地进丰年乡时,闭着眼在吸了吸鼻子,馋道:“金老爷这日子过得,比皇帝都舒服。”
第166章 被捉起来了
楚满楚进经常来丰年乡走动, 对丰年乡也算熟悉,他们太知道丰年乡是什么样了,在他们眼里, 这里浑身都冒着傻气。
比如胡里正, 做了一辈子里正, 家里还是只有七八间灰败的砖瓦房, 他们红豆乡的马里正, 嫁女儿出了六台嫁妆, 从挖耳勺到棉花被什么都有。
胡家呢, 做了几代里正, 女儿出门还是一箱子旧衣裳,想起来都让人发笑。周围乡的里正其实都不爱跟胡家人来往,有事儿也不爱叫他们,丰年乡看着不是最穷的乡, 有了这么个不太体面的里正, 实在太离谱,太好笑了。
所以今天的肉香、饭菜香, 绝不可能是里正的。
“金老爷又嫁女儿了吧?”楚满摸着空荡荡的肚皮, 道:“我记得他还有个从城里接回来的小闺女儿。
楚进支着脖子, 道:“不可能!那闺女才多少岁?而且我听说她吃饭要五六个老妈子伺候,不要的饭菜都不让底下爷们儿吃,说什么爷们儿太脏,十八小伙子不如八十老妈子。脾气这么大,在我们乡送给老头儿都不带看一眼的。”
那这味儿是从哪里来的呢?难不成丰年乡又发财了?
两人一路摸进去,张着嘴东张西望, 想拉个什么人过来问问看乡里究竟在做什么事儿,别是饿得在吃人宴了吧?
走了半天, 路上都没看见一个人。
金老爷家两个人也不敢去,他们家有钱时遇见穿补丁的乡里人,少不得冷嘲热讽一番,这种丢人的事,楚满楚进不愿意做。
两人只好灰溜溜地往楚家走,打算先放开肚皮吃一顿喜酒,找两件杜三爷的好衣裳穿了再去金家打牙祭。
可这味儿怎么不像从金老爷家传过来的,反而像是楚家传过来的呢?
两个人越走越打鼓,心里慢慢起了不太好的预感,楚韵嫁了个好男人的事儿他们都知道,但两人心里,楚韵不过是一个在乡下长大的大脚丫头,黄黄瘦瘦的,在他们这看着有几分姿色,在京里那肯定是连杜家丫头的手指头都比不上。
不受夫家待见的媳妇,能过上什么好日子,还不是烧火丫头一个!
至于烧火丫头怎么会让杜三爷同意和她来穷乡僻壤办喜酒,楚满道:“中邪了吧?待会儿我进门先含一口水,见着杜三爷便喷,他若不是失了智,总能清醒过来,搞不好会当场给楚二姐一个大耳刮子,咱们作为恩人,再求他办两件事,不过分吧?”
胡七八糟想了一通楚韵凄惨的现状,楚满乐不可支,觉得身上破了几个窟窿的衣裳穿着都暖和了。
楚进摸着饿得发酸的肚子胡乱点头,他不像大哥这么傻,总觉得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到了楚家门口,楚满就看见楚家披红挂绿,人群来来往往十分热闹,那香味儿可不是从里边飘出来的吗?
“难不成楚二姐真过上好日子了?”楚满几乎咬碎牙齿,只要一想到以前老鼠似的躲自己的楚二姐在外过上了吃香喝辣的好日子,他比吃了屎还难受。
“想开点我的哥,或许是她命太贱,说好的回乡办喜酒,结果高兴过头嘎嘣死了呢?今儿咱们吃的是不是喜酒也不好说。”楚进一本正经地劝大哥,心里却琢磨着等会儿有什么事先让哥哥打头阵。
等走近了,楚满终于知道香味儿从哪里来了。
楚家门口摆了两个高大的木桶,每个都足有半个人那么高,里头装着还在咕嘟咕嘟冒泡的百病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