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古代爱情>平沙行> 第7章

第7章

  他这么一说,那白如行简直要气得七窍生烟。
  “不想此地有此高人,白某人受教。”
  鬼步白如行追人利索,跑路也麻利,撂下一句话便逃之夭夭了。
  徐青慈没想到范夫子还是个隐藏高手,登时眼睛贼亮,想问东问西起来。
  谁想这时候,徐青衡和五师兄胡三还有六师兄贾黎忽然破院而入。
  徐青慈不禁想:哥来得真是恰到好处。
  “青慈,你怎么在这?”徐青衡见徐青慈在这,一时间吃了一惊,转而一想便也知道是她偷跑出来了,“是鬼步白如行突然闯入了,多危险你知不知道?”
  徐青慈于是道:“我知道,我碰到了位……”
  正想说楚晔这个人,她往旁一指,发现这个大活人竟然不见了!
  第4章 五式
  “怎么了?你碰到什么了?”
  徐青衡眉眼间燃着股焦急,徐青慈一时没接上,只能讪讪道:“没什么。”
  倒是范夫子痛惜了一番他那限本后,又悠悠然道:“那鬼步已经走了,等徐赋回来,你们跟他报一声就是。目前先同村上的人说一声,便说是一些找错人的江湖人士误伤罢了,统计下伤员等,便无事了。”
  徐青衡连连应了是。
  范夫子又道:“他带的人手不算多,若是群龙无首,也该早散了。你们也不必再搜寻了。”
  徐青衡虽然也纳闷范夫子怎么对这些如此了解,又看到那地上《孟子》的“残尸”,以及上面腐蚀着这纸页的液体,就更加不解了。
  徐青衡领了几位师兄弟,在村镇上重新点了人头,核了伤员,幸而大多也是轻伤,重些的也只是伤了筋骨,需要静养一段时日。
  那发出了红色警报的人是个没见过什么事的少年人,见了几道血,以为死人了,于是急匆匆地拉了个大红的家伙。
  有部分村民到徐门山阁处问了究竟何人闯了村子,徐青衡一行也只是统一口径说是某些行为不端、来历不明的江湖人士误闯了。
  徐青慈帮忙着传了些消息,又跟着给一转的人家分发了新的鸣警烟火筒,便遛回学堂找范夫子。
  方才的一摊狼藉已经被收拾干净了,徐青慈唤道:“夫子,范夫子——”
  然而却没有任何回应。
  徐青慈正欲推门而出,头顶又落下一道清朗的声音:“你说的这夫子姓范?”
  她一抬头,才看到拎着先前木盒子的楚晔又出现了,不过已经换上了身新的行头,不再是那被划破了的石青色衣衫,而是一袭荼白色的衣袍,正坐在学堂的屋瓦上,像是个闲游此地的散客。
  “你怎的还不走?”
  徐青慈微微挑眉,不知此人为何去而又返。
  楚晔疏朗一笑,说:“自然是来说声谢谢。”
  “这倒没什么好谢的。”徐青慈道,“那什么鬼步闯了这平沙坡,说什么也该赶出去。”
  “蜀郡平沙,本来就是人才济济。”楚晔又道,“你可知曲陵范氏?”
  徐青慈乍一听“曲陵范氏”,实在是熟悉。
  徐赋一定讲过,可是她记不清了,于是一头雾水里始终淌不出一丝明朗来。
  楚晔见她一时似是没想起来,便道:“曲陵范氏,化神掌。”
  “化神掌”三字对于涉世未深的徐青慈来说,真真只是徐赋曾经提及过的一个跟传说里的词语一般的东西,同她日常中那些所见所闻隔了千万条纱布。
  然而不久前她的的确确是看到了那凭空瞬成的孟子护盾。
  化神掌,顾名思义,便是化死物为活物,化腐朽为神奇,早年间,被誉为江湖四大神技之一。
  范夫子姓范,这是平沙坡人尽皆知的事情。
  但是若是将这个范字同曲陵范氏的那个范重合在一起,则令徐青慈一时半会儿觉得十分奇妙。
  既是化神掌,何必在这里天天教她念书呢?
  “我得赶紧带着这要命的东西走了。”待她静思了半晌,楚晔又问,“你可是姓徐?”
  徐青慈抬头应道:“对。”
  楚晔换了只手拿着那木盒子,道:“那徐姑娘,来日有缘再相见咯。”
  说罢,便起身轻飘飘地踏过檐瓦走了。
  ——
  徐青慈睡前,又听着徐青衡叨了番再不准去那鬼门的话,又翻了翻已经看了无数次的单发袖箭草图。
  这时,忽然有人敲响了她房间的门扉,轻声问了句:“阿慈,睡了么?”
  徐青慈坐起身子,回答说:“没呢。”
  于是门扉被缓缓打开,来人是徐赋的夫人林湘娘。
  徐夫人持着托盘,盘上是碗热气腾腾的蛋羹。
  徐青慈接过盘子,朝蛋羹面儿吹了好几口气,便开动起来。
  林湘娘见她喝得急,便温声道:“慢点儿。小心烫着。”
  徐青慈知道舅娘找自己,可能也不只是单纯送碗蛋羹,便问:“舅娘,可是有什么事?”
  林湘娘轻轻摇摇头,道:“倒也没什么事,近几日你舅舅去泉城议事,一个人倒有些寂寞罢了,找你们这些孩子说说话。”
  徐青慈从小就不黏人,倒是个不太贴心的“小棉袄”。
  小时还好些,大了白天读书练武,晚上一个人摸着灯在屋子里钻研,倒是没怎么好好陪林湘娘。
  “舅舅是去泉城了?”徐青慈之前倒只知道徐赋出了远门,倒不知是去了泉城。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