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合格的准女婿应该专注当陪衬当足三十年,绝不敢抢岳父风头。
陶爸喜欢小酌,邵砚青取了老爷子留下的茅台。陶爸看一眼就直摆手,“不喝这个不喝这个,高粱酒就好。”回头和妻子谈起时直抹冷汗,“我的天老爷,幸好我机智地多看一眼,四十多年的茅台啊。这糖衣炮弹可太下血本了,真喝下去了,他叫我爸爸我是应好还是不应好。幸好没喝,幸亏没喝。”
邵砚青是不知道这些的。他本就不好酒,老爷子留下的好茶倒是早早喝完了,就是各式的酒一瓶都没动。这傻孩子听未来泰山说喜欢喝高粱酒,吃完鱼抹了嘴就往外跑,扛回两箱金门高粱。陶妈直皱眉,但陶爸的马屁这算是拍上了。
陶泓私下取笑他,他倒没不好意思,“陶叔叔人很好,我们很谈得来。”她问他谈了些什么,他却忸怩起来不肯说,逼到她出手呵他的痒,他才老实交代:“叔叔说你不会做饭也不会做家务,让我多担一些。”其实陶爸和他说了很多很多,但归结起来就一句:好男人要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我和你阿姨结婚这么多年,她洗碗的次数不会超过五十次。
邵砚青想起陶妈保养得白白嫩嫩的双手,拉过陶泓的手摸了摸,又亲了亲。她被他弄得莫名奇妙,“干嘛?”
小厨子不说话,只眯着眼睛笑。
作者有话要说: 先道个歉,这周开始进入忙碌高峰。 有可能更新不及,我尽量存稿箱,一般在早上十点左右更新。倘若没有更新也会在回复或是文案通知。
qaq,下次绝不在年末开文了。
话唠个:
在父母的态度问题上,陶隐有选择性地隐瞒了。
陶妈的态度也代表了大多数的家长态度。大多时候是社会环境的压力,以及自尊心问题。通常情况下父母都不太愿意自己的孩子找再婚人士作为对象——唔,对方条件特别好或是有所图的时候例外,当然这不是绝对的。
虽然说看人品看人品,但人品这种东西就和人心似的,要相处后才知道。不然也不会有‘以貌取人’这词了,毕竟外貌是人最直观的反应,也是接触的第一印象。
所以陶隐的路比小青艰难很多。不仅仅是家庭的问题,他和季楠本身也要克服很多自我因素的影响。至于陶妈说的要多为孩子考虑,是在她那个年代的人的一贯思路,虽然她也承认有例外情况。
嗯。家里两个孩子,一男一女正好凑成个好字。结果都是好事多磨啊。
附带说一句,陶爸还是眼尖的,不然这瓶茅台喝下去,大约真的女儿不保了。。。
☆、第61章 吃甜酒酿吗?
陶爸陶妈原本是想说服女儿一起回去的,但现在看来是不可能了。老俩口在浮城呆了不到一个星期,陶妈收到老友邀请去了香港参加对方女儿的婚礼。
陶泓一边帮着收拾行李一边和母亲八卦,“刚毕业就结婚啊,我以为至少要玩上几年才肯呢。”回头看看母亲,见她正失神地想着什么,“妈妈。”
陶妈回过神来,有些犹豫地说道,“刚刚那边又给我打电话了,”见女儿脸色立马拉了下来,又赶紧说道:“说情况很不好,想让你回去看一看。别的也没说什么了。”
“他们干嘛老骚扰你。您就不能不接他们电话吗?”
陶妈也有些急:“你拉黑他们电话,他们找不到你就只能找我们了。要是别个乱七八糟的事也就算了,但这事不一样。听着情况是非常不好,随时有可能走的。想你去看一眼。”
“我不去。”
陶妈叹口气:“不去就不去吧。我也只是这么一说,你急成这样。”
“您是不是都忘记了他们当初干过些什么事?”陶泓头疼欲裂,心中的愤怒像火山岩浆一样翻搅,“您能不能别这么心软啊,人家找你一跪一哭,您就松口撒手,随便他们摆弄了。好歹考虑一下我的想法行不行?”
“我这不是在询问你意见吗?”
“您连问都没必要问!我成全不了您这心愿!”
“什么叫成全我的心愿。那是你的生母!你明不明白,那是生你的人。她现在快死了。”陶妈像是累极了,松了劲往沙发上一坐,“你去看她不代表原谅她。别钻牛角尖。她也活得很可怜。”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陶妈看着女儿,声音有些哑:“你这拗脾气啊。”也许自己是真的像女儿说的那样,太心软了,“我和你爸爸到现在这年纪了,很多事也都看淡了。”
她和母亲吵架的次数屈指可数,成年后更是没有过,而难得的口角却又是因为这样的事,怎么不让她怒上心头:“她死了倒是解脱了。不会再因为生不出儿子而活得战战兢兢,下辈子或许还能投个好胎。”
陶妈愣了愣,“你怎么能……”后面的话没说出来,只是惊诧地看了她好一会儿,随后摆手让她出去:“好了,我自己收拾吧。”
她心里憋着气,乒乒乓乓地下楼去。可一想小厨子和陶爸在一楼打转,自己这模样下去难免被看出端倪来。不想节外生枝,就转去二楼邵砚青的房间。
好几天没来,还蛮怀念这里的。她深呼吸一口,再三努力都没平复内心的痛苦与愤怒。她扑倒在床上,鼻尖里充斥着他的气息,柔软地包围着她。
她没忍住,抱着枕被呜呜地哭了起来。
<divid="linecorrect">
传送门:排行榜单|<a href="https://www.52tuishu.com/">好书推荐| <a href="https:///tags_nan/qingyouduzhong.html" title=""target="_bl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