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结果令人大失所望,钱袋子里里面只倒出了十几枚铜板。
  好在,他们只是准备招工,并没有实践行为,这才没有发生一些不可控制的事情。
  之前他们这些学子出主意,想回家找点银子投在玻璃厂,被闵先生否决了。
  “这是青山书院的实践活动,不能找家里帮忙。”闵先生老神在在地说道。
  这才造成目前静默的场景。
  游承安脑子转得快,转而询问闵先生,“我们之前做钱先生课业赚到的银钱可以投进去吗?”
  闵先生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可以。”
  “可以是可以,但是杯水车薪啊。”左丘栾面色愁苦,这几天他趁着全员培训玻璃琉璃制作技艺,出门去牙行看了现在的招工价钱。
  不便宜。
  “唉,玻璃厂建得太大了。”宋离风叹了口气。
  秋宜年没出声,他在想着玻璃厂到底是青山书院的还是他们这一届独有的。
  又有人稀稀拉拉说了几句,不多时,学子们都安静下来了,各自沉思着。
  秋宜年看着周围的同窗们,心下叹气,好像这次他们都没有问清楚玻璃厂的归属,着急忙慌地听从院长的指挥就来了,就像玻璃厂的规划图,没有一个人想到提前规划。
  “闵先生,不知玻璃厂是算我们这些学子合作独有还是学子与书院所有,抑或是书院独有呢?”秋宜年思索后,问出了他目前最想问出的问题。
  这是什么八竿子打不着的问题,现在是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吗,不是先生叫我们怎么就怎么做,怎么牵扯到玻璃厂的归属上了?
  所有学子都摸不着秋宜年的心思,除了左丘栾。
  钱先生看着他们困惑的模样,又看看左丘栾不动声色的样子,心想这个弟子还真没有收错,值了。
  左丘栾当时有心想告知秋宜年等人,然而,同窗们的所有心思放在了玻璃厂的建立上,无人可听。
  “玻璃琉璃的制作方法是林院长的,资金是书院出的,你们是负责建立经营的,因此,这是一家三方合作的玻璃厂,自然是有你们的一份。”闵先生答道。
  “哈哈哈,要是你们不问,那么就是青山书院独有。出门在外还是长点心眼吧,各位学子们。”钱先生嗓音带着笑意,“不要傻乎乎地干完所有的活之后才问,自己的工钱有没有了。”
  学子群中嗡地一声炸起,充斥着吐槽林清和的声音。
  秋宜年垂下眼睫,在眼窝洒下小片的阴影,“如此说来,我们是可以对玻璃厂做出任意决定的,对吗,闵先生?”
  “这个得分情况,宜年,重大决策需要我们一起做决定通过,不能私自决定。”左丘栾抢先回答。
  “我的小徒弟说的对,林院长开创了一个新型的合作模式,我对此十分感兴趣,研究了一番,发现还不错,可以运用到实际当中。”钱先生笑眯眯地说道。
  闵先生不作回应,只看着,商业上的事情,钱多多比较擅长。
  “我们就是那个被试验的大冤种。”游承安顺滑无阻接上了钱先生接下来的话,眼神幽幽地看着两位先生。
  钱先生双手一摊,目光澄澈,“皆大欢喜,你们还有一份独立于家以外的收入来源。难道你们不想有多多的银子,快乐生活吗?”
  一众学子说不出任何辩驳的话,谁不希望自己发大财,多多来钱。
  银子买不来一切,但是没有银子万万不行,只要有银子可以解决生活中绝大部分的烦恼。
  学子们经过一番商量,决定听从秋宜年的意见,先把手艺练上,做出的成品先给钱先生过过眼,看看哪种比较好,多做点,攒够存货,然后空出两个月的时间温书科举。
  至于售卖,那便交给钱先生负责。
  学子们嘀嘀咕咕好一阵,消停下来了,散开各自去做事。
  左丘栾被杜晃和秋宜年两人夹在中间,一起去练习去了。
  不幸的是,林清和似乎没有给他们太多时间,时间掐得刚刚好,在学子们做出了足够的玻璃琉璃之后。
  秋宜年等人接到了玻璃厂的第一个订单,来自于他们的林院长。
  那就是去给县衙新建的房子安装玻璃。
  这个新建的房子是在他们玻璃厂建立不久之后,在林清和的建议之下,由官府招工出资建立起的一座学堂。
  旨在教导县衙内的不识字衙役小吏尽早学会识字算数,熟读大光律法,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同时,也为慈幼院开放。
  秋宜年等人还没有实行他们的计划,就被林清和裹挟着前进,来到了定江县的政务中心,县衙。
  新建的学堂在县衙不足百米之处,慈幼院也在附近,距离不远,十分便捷。
  白日之下的学堂宽敞明亮,一眼看过去,就能看见林清和叫匠人特地留出来宽大窗口,其制式和青山书院内的课室一模一样。
  连学堂外一圈地方都奢侈地用了水泥铺成地面,一尘不染的干净。
  学子们运送着宽大的玻璃,来到学堂面前,小心翼翼地放下易碎的玻璃。
  周围有闲暇的百姓围观,小孩子的数量却是多了一些。
  “好了,各位,今天是我们青山书院玻璃厂的第一个单子,一定要好好将玻璃安装上,避免出现意外。”林清和对青山学子们说道,“只要干好了这一单,不愁我们未来没有订单。”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