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这便是我想同你讲的事。”李鉴一顿,“我想正式立镇国长平公主李群青为皇储,留几位内阁可信的老臣和子觅为顾命,越快越好。李正德没死,我不知道他会为了那龙椅再做出什么事,干脆断断他的念想。”
“这不容易啊,陛下。”秦烨啧了一声,“虽说大豫有天圣帝在前,女子践祚却也实在罕见。殿下年少,生父已薨,立锥之地难寻,若全靠陛下......”
“她不会全靠我。”李鉴向前快走几步,“可阿烨说得对,这一步太险,少有人会撑我一把。”
“那孟侯呢?”
李鉴停止步子。
“什么?”
“孟侯啊。”秦烨一拍手,“孟侯跟了你,做你的顾命,那八十万禁军将你撑到这九重天,你也以帝威保他权臣之位不改。对他愿意再保小殿下,那这事儿就好办了!”
他自认终于接了个话茬儿。李鉴却一时没再回话,抬手抓握住栏杆,凭栏望向山水池另一端。二人一时默然,秦烨心道那孟汀在陛下心中果然不一样,不知道自己怎么就逆着他的毛摸了,却晓得李鉴对亲近之人更不愿撒气,宁可自己受着。
他急忙上去,想要开解李鉴,手还没碰到李鉴的肩头,李鉴先自栏杆旁回身。他眼底有些红,声音却十分平静,问道:
“你觉得,我像个无情之人吗?”
“什么!”秦烨叫道。
“是。”李鉴一咬牙,“就是你想的那样。”
“不是,不是......”秦烨一拍他的后背,“你想清楚了再说话!那个孟侯对你,他,他......告诉你,我早就看出来了!在江陵的时候,是吧?好啊,他酒后吐真言,你揣着明白装糊涂,现在真搞一块去了,你——你如今倒挺会心疼人啊?”
“胡言乱语!”李鉴也急了,“侯爷为我李家家事,吃过许多无谓的苦。他要死要伤,合该到边关去,走马击西羌,流血也不负孟家三代,绝不能耗在这空笼子里!”
“那陛下哪能两头顾啊。”秦烨长叹一声,“又要小殿下孚众望,又要保全孟侯,不说钱夫子他们助不助你,你这......真难做了。”
“阿烨。”
李鉴面对秦烨,抱拳躬身。
“我有谋划,请君助我一臂之力。阿烨要什么回报,我都答应。”他道,“别人我不放心,可托付者只有你。”
长风猎猎来,二人衣袍翻飞。
李鉴向来看人准,又信奉日久见人心这一套。秦烨有追他下江陵、送他回长安的恩情,忠纯亲厚,不亚于何、谢对李长卿。他知大恩不言谢,索性就贪得无厌一些。
况且,秦烨虽看似落拓任侠,骨子里同他、同许鹤山等,却是一样的人。
画凌烟,上甘泉。
他不会放弃入局的机会。
“我定竭尽所能,以助陛下。”秦烨道。
李鉴心下一松。他直起身,望向秦镜如,后者却躲开了他的目光,难得抱着臂故意冷他。李鉴没再言语,只扯了扯他的衣袖,温言道:“我也不会让你白白涉险。”
秦烨无奈又心软,正要清嗓子表忠心,李无伤自身后追过来,称道:“陛下。”
二人俱停了步,就听他道:“西羌世子零昌一行已经启程,向长安来。”
第77章 质子第七十五
零昌骑在马上,遥遥望见了长安城。
他的呼吸停滞住,手紧握住马缰,心中是说不出的澎湃与悲怆。少年时的老师是汉人,从长安来,常向他提起这座天下最繁华绮丽之城,却都说得不具象。此时他与护送他来此的使者骑马立于这古原之上,渺小如蝼蚁,面对这屹立若昆仑的金城,一时皆长叹无话。
此时已是九月中,原野之上丰草转枯,草尖掠过飞黄马腹。
这是大豫,大豫的长安啊。
零昌催马缓步向那高耸的城池走去。荒风啸过耳畔,他长发纷乱,见天高地远,恍惚间望见西羌的广袤戈壁草原。他于其上纵马,仿佛时光就那么流转,乌孙不能载他去木雅贡嘎,却能带他追他阿达射出的白羽,飞驰到天际,直追万里星辰。
而此时故土被抛在身后,贺兰山阙被豫军快马踏破。而他这世子,竟也要做阶下囚了。
到了明德门前,他们都下马,见已有鸿胪寺的官员在门前等候了。零昌翻身下马,见身侧人都向那些官员行汉礼。他低下眼,牵着马向前走几步,右手握拳置于心口,微微躬身。
“西羌世子零昌,奉命来朝。”
按旧例,他是不能走明德门入长安的,但那九重天上的圣人下了一道旨意,鸿胪寺先派了礼宾院的行人、译官来接,手里拿着牌符,就什么事都好办了。这批人和颜悦色,听零昌会说汉话,便事事直接向他交代,一路带着他向番馆去安顿。
街上行人向这群番客频频看来,仿佛是打量什么稀奇物件。长安不缺异邦人,可零昌生得高挺俊美,眉宇间带着任他怎么隐忍都压不住的野劲,站在人堆里,一眼就能被挑出来。
“世子,陛下不日便在相辉楼设宴,为您接风。”一个大行令道。
零昌愣了愣,向他一拱手。
“大人,敢问......”他迟疑片刻,“陛下对我,有什么安排?”
“世子不用着急嘛。”大行令道,“先安顿下来,一切都好说。”
他脸上的笑意像是画上去的一样,零昌看得有些发寒,暗自别过脸去。身后是他跟着同来的老师,他腿有残疾,零昌下意识要回头去搀扶他,却被老者回绝。零昌注意到,他进城后仍一直裹着脸,似乎是怕被人认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