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赐金吾> 第127章

第127章

  朝会,议事,奏折,全都压过来。再没有人会理所当然地站在他身前,去承接这一切了。
  李鉴干脆罢了朝,带着钱穆的遗表到了退园,抱着孟汀嚎啕大哭一场,力气都用干净,再昏天黑地睡了八个时辰。起来后,他不寝不食,读完那陈情表,研墨提笔,自撰书策。
  心中的大石渐渐被笔锋磨灭,他将自己抽离出来,平静而安然,真正作为一个孤家寡人,去观望大豫、观望长安。
  面前还有太长的路。
  他不能止步。
  “不急,你且定心些。”孟汀过来,将外袍披在他肩头,将身子挪得离他远了些,似乎是怕从外面带进来的寒意沾染了李鉴。
  他坐在旁侧的圈椅上,望着李鉴,就听人道:“这几日害得你也忧心,我着实愧疚,又实在......实在无心思言旁的什么。”
  “我明白。”孟汀道,“父亲战死后,我扶灵柩回长安,那时没流一滴泪,后来想想,若能哭一声便好了。你如此发泄后,迈过那道坎,心头轻些,才好赶路。”
  “我若那时在便好了。”李鉴搁笔笑道,“不过,若侯爷此时想哭,我也是欢迎的。”
  他们相视,一笑后仿佛冰雪皆融开。
  “陛下,侯爷。”谢之问在门外道,“许大人来了。”
  “来了就一同吃个便饭吧。”李鉴起身道,“许大人吃不了辣,和厨子讲一声。”
  那日在钱府,他在雪里站了许久。许鹤山跑出来,向他说了许多话,那些言语在耳侧都嗡嗡作响,听不真切。
  他自觉与许鹤山,也不如年少时无间了。
  他走到堂中,见许鹤山已在阶下等候,看着满怀心事,不像是吃得下饭的模样。他视而不见,淡淡地招呼了许鹤山一声,道:“我正好有事要和你说,一边用膳一边讲好了。”
  “陛下......”
  “你不饿,我还两日没吃东西了呢。”李鉴抬手拍了他的肩头,“走吧。”
  许鹤山颔首,跟在他身后,抬眼见了孟汀。他愣住,一时没习惯此人不穿朝服或铠甲的样子,也未遑行礼,只僵直着做了个“请”的手势,向退园深处去。
  这是许鹤山头一回如此看李鉴和孟汀。
  孟汀疾步跟在李鉴身后,在他看来自如得像个影子,却又确实像伸手就能把李鉴从任何深渊之上拽回来的人。
  此二位是非常之辈,有非常之情意,许鹤山也不知该作何评价。可他有预感——无论如何,李鉴同孟汀,走不到李执与钱穆那一步。
  但他今日来,不是来看此二人恩爱的。
  “陛下,那我便开始说了。”三人在桌边坐下,许鹤山道,“我听闻朝中有传闻,说陛下有立储的想法?”
  “是。”李鉴笼起袖子,给他夹菜,“子觅既然得知,也省了我的口舌。”
  “陛下,操之过急了吧?”许鹤山没有动筷,斟酌了片刻,“最近事务繁杂,剪不断理还乱,大家都有些无措了。不如平复一阵,再作决断。”
  “不必。这个想法我早就有了。”李鉴放下木箸,“本来还担心钱夫子反对......如今斯人已逝,阻碍少了些。”
  许鹤山呆住。
  半晌,他开口:“陛下,你这是何意?”
  “猜到子觅会有指教,我——”
  “李翰如,”许鹤山略抬高了声音,“你方才说阻碍少了些,什么意思?先生,先生竟成了你的阻碍,你......陛下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斯人已逝。”李鉴注视他,“且将师生高谊放一放罢子觅,你既然是来同我谈,我们便就事论事。子觅既然不赞同立储,那先将缘由说来,我再来说服你。”
  他句句恳切,却也漠然。
  “你问过殿下要不要这储君之位吗?”许鹤山站起身,走到他近前,“陛下永远在安排她,让她历山川读诗书,但你问过她愿不愿意吗?那东宫之位历来吃人,压着最沉的天责!你恨自己被摆布,要当执棋者,却又去摆布别人。难道她李群青的运命,就比你的轻吗!”
  李鉴看着他,展颜笑起来,看了孟汀一眼,后者便离席向素心斋去。
  他回眸望向许鹤山,眼中冷意骤现,道:“许子觅,群青喊你一声先生,你难道不知道她的志向?”
  “我如何不知。”许鹤山一振衣袖,“殿下要变,要革大豫的命。如此,只会万劫不复,性命搏尽,万事皆空!”
  “你看,你这不是也在替她做选择吗?”
  许鹤山一顿,背过了身。
  “你想替她选一条平安无虞、万事胜意的路,不必如你我一般奔命,是吗?”李鉴不依不饶,继续道,“可今日我告诉你,如今李群青脚下的这条路,就是她自己选的!若她果真不愿认祖归宗、受此天责,从一开始,她便不会负剑上终南山见你我......”
  “难道你也要群青如你一般,带着仇恨过一辈子吗?”
  “她和我不一样。”李鉴平静地说。
  那日在大相国寺前,李群青的一句“并无仇恨”让他觉得不可思议。但后来,李鉴才明白,那是因为仇恨本就无用。
  只有往上走。
  走到凌云处,一切不平皆可平。
  孟汀推门进来,手中拿了一份奏折。李鉴将那奏疏拿来,递向许鹤山,道:“你若不信我,可以自己看——她已经选了。千难万难,都是她自己的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