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李氏三代,运命已经够烂了。
他要把那“不得善始”终于此时,不以怨恨再毁他人。
李鉴抬眼,看到林霁华有些紧张的神色,颇为释然地笑了。李群青在一旁,试图逗弄这个小阿弟,未果,撇着嘴直起上身,对上林霁华眼底的泪。
何时了,何时了。
“有阿姐教导,此子必定非凡。”李鉴缓缓开口,“三月之后,宫中会设宴,为此子提名。阿姐,可曾想好孩子的乳名叫什么?”
林霁华松了口气,将小儿抱回去。她踌躇片刻,望着李鉴道:“安乐郎。”
“真不错。”李鉴展颜道。
安乐郎,确乎是个好兆头。就算没了父亲——那样的父亲不要也罢,他确信这孩子会在许多人的注视下,成为一个比李正德、比他自己都更加完整而敞亮的人。
先前相赠的软剑,大概也是用得上的。
他起身,向林霁华行礼,回身向外去了。孟汀、同秦烨不远不近地相对站在院里,见他出来了,秦镜如急忙问:“如何了?”
“都好。”李鉴颔首,“二位这是?”
“共君风露立中宵。”
孟汀朝他一笑,李鉴心头蓦然松下来,隐约听到秦烨倒吸了一口气。许鹤山自外头过来,见他们三人站得如此板正,奇怪道:“这年真不过了?喝酒去啊。”
那一刻风声都沉静。
李鉴眉眼舒展,望向天外,只见满天灯明。
【作者有话说】
打个补丁:李正德一人创飞西羌王肯定离谱,后面会提到他已经拥军了。豫朝不干死西羌一是西征确实费钱,二是以怀柔政策减少治理压力(这就涉及到行省制度的底层逻辑了,这里不展开,欢迎讨论)。
预收:cp1486218《不仁》(喜欢攻一边…一边对着受狂哭问你为什么不多看看我的有福了!bushi)
第89章 浮灯第八十七
正月初一夜,瓜州玉门关。
虽说此关外之地春风不度,千门万户却是同长安一样共度新元。
尽管瓜州已被西羌占据多时,城中大豫遗民不少,习俗也皆是与汉人相同,从夜游到点天灯,一样不落下。
当值守城的副将喝了些酒,站在城头,略有些恍惚。天穹上点点都是天灯,他仰头望着,余光却瞥见关外隐约有明火。
那是......许多人马。
他酒一下醒了,冷汗泼下来。
阿巴王特......不是向北方去找那狼莫了吗?那迁都瓜州的假消息,西羌军中都心知肚明,不知情的是黑水和长安。
这些来的,是什么东西!
“戒严!”他大吼一声,抄起了长枪。远处的明火不动了,然后是一阵马蹄响——那响声在夜里尤为明晰。一人在马上,用羌话高喊道:“守御牌在此!令旗在此!”
“谁是你主将?”
“镇北大元帅!”
......狼莫?
黑水城狼莫的令旗,怎么会出现在瓜州!
那人在关外下马,等着轮值将士下来搜查。守瓜州的副将也自城头下来,亲自去见了那令旗——千真万确,是狼莫的。
“这是......”
“护送大王。”使者言简意赅,“在此中宵入关,不惊扰人民。”
副将愣了。他半晌说不出话,被那使者拉到一旁,看着数以千计的将士引马入关。他们都步行牵马,马口中仍衔枚,人也不言语,黑凉夜色中全是沉闷细碎的马蹄声。
“大帅有令,即日起闭玉门关。”使者道,“上元后点兵——战事将起了。”
李鉴一边潦草处理请安折子,一边听着户部派下去督办端王私库的官吏禀报进展。
各行省的蠢货月月问他身体康健否,到了正月里,这问候便更加集中而频密,仿佛是真的关切他,他却又总能自其中咂摸出巴不得他快点归西的意味。批到湖广行省,他终于没忍住,给那几个江陵微末时的老相识批道:快死了,仔细想了想,还是埋在你们那地方吧。
他刷刷几下勾画完,扔了笔杆子,闭着眼把那一堆折子往旁边一推,开口问面前的官吏:“你说那钱庄账目走空了,这是何意。”
“就是......那私库里的银钱,已经被尽数兑出去了。”那官吏道,“端王所蓄敛钱财,按理尽在那私库中,不会有错。”
“你如何保证?”
“说来话长。”官吏道,“先前许正使下三吴,抓到了端王在延陵私贩卖盐引的端倪。他买盐引时用了萧氏的飞钱,故意将印盖倒了。那飞钱,臣等私库中搜到,确与正使大人所言对上了......”
李鉴抬手止住他的话。
“那账目上的钱本有多少,都到何处了?”
那人连忙跪下来,深深叩首。
“不知。”
李鉴看着他,神情没有变化,两侧的宫人侍者却都一并畏缩地低下头。那官吏在沉寂里略抬首,见他再度提笔,却不是用朱批。
手谕很快便写好了。
“陛下,微臣定当竭尽所能,尽快将此事查明,还请陛下不要忧心。”
“罢了。”李鉴道。
他示意站在一侧的女秉笔过来,将手谕和自己的一枚牌符递给她,示意其与那户部官吏同去。那女子便是王芙,同何昶和离后便入宫对答策问,年后官复原职,在李鉴身侧做事。
“先做这一件事吧。”他道,“清算去年所得税钱,先将大头划往禁军与兵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