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赐金吾> 第138章

第138章

  “陛下的意思是......此番西羌王滇零之死,有端王的份?”
  “滇零不过是个虚位的西羌王,其下诸部各自为政,谁拥兵多,谁说的话就有人听。”旁侧有人解释道,“杀一个西羌王,于河西之局无甚裨益,却是将西羌变成名副其实的无主之地,群雄尽可逐鹿于斯。”
  “而端王早已在河西之地布局。”何昶自群臣中走出,“他的地下钱庄、私库,末端不在江南也不在长安,就在那灵州、瓜州等鱼龙混杂之地。相辉楼之变后,他便着手打点后路,于河西募兵,再于终南别业造假死之象,遁出长安,直奔漠北,去寻狼莫以求联手。”
  而杀西羌王本是个意外。这个意外竟遂了李正德的意,让河西一步坠入乱局。
  “端王扶狼莫上位,然后......”
  “别说了!”零昌猛地吼道。
  孟汀的刀还在他颈侧。他直起身长跪,回头看向那群面目模糊的豫臣,声色带着怒意与难抑的哭腔:“你们算什么东西,敢妄议西羌王!”
  李鉴伸手,钳住他的脸。
  “零昌。”他道,“你看着寡人。告诉寡人,你要不要回去?”
  “要。”零昌艰难开口,“报仇......雪恨。”
  “只凭你?”
  李鉴松了手。零昌顿了一秒,向大豫天子拜下去,眼泪在那瞬间砸落在手背上,目中余下的只有干涩。
  良久,一只手覆在他肩头,将他拽起来。
  他余光望见了李群青。女储君紫衫玉带,腰佩长平剑,将一封奏策奉给李鉴,便在零昌身侧站定,按在他肩头的手也没有松。
  孟汀收刀入鞘,向她抬手行礼。
  “寡人会信守承诺,派兵护送世子归河西、收拾乱局。倘若你能在三年之内平定诸部,这贺兰山、兴庆府便封还给你,就是我大豫给西羌王的贺礼。”李鉴道,“不过,寡人有两个要求。”
  他抬起一指。
  “一,我会亲自下诏,点兵十万,随你入河西。兵权在我大豫将领,你无权置一词。待世子召回党项旧部,我大豫自会撤军。”
  底下的阁臣听懂了天子的话外之音,纷纷议论起来。
  这是要借此由头,毕力西征。
  此乃先帝未竟之事。
  “谨诺。”零昌道。
  “二,寡人欲赐你国姓李。”李鉴瞧着他的神色,“此后西羌对大豫,累世为侄国。”
  零昌一僵。
  “陛下,这恐怕不妥......”
  “此乃本宫之策。”李群青轻声开口,“世子放心,答应下来,他年岁赐、互市皆有之,二族人民可和睦相待,不必干戈。”
  零昌有些不可置信地看向她。
  “本宫自会以兄长之礼事世子。”李群青道,“世子,答应吧。”
  她垂着眼,面上不露悲喜,在他肩头重按一下,抬衣在零昌身侧跪下。零昌随着她于喧天的纷纷言语中长叩首,在阁臣山呼万岁声中,听李群青低声道:“世子要成自己的大业,现在只有顺着陛下的谋划走。”
  “殿下——”
  “世子行我长平策,”李群青沉声道,“我许世子西羌王。”
  她没有听到零昌再回应。
  李鉴叩了叩御座侧,让二人起来。他环视大堂,正要起身,只听一人道:
  “臣不赞成。”
  是许鹤山。
  李鉴心头揪紧了。他本以为自己同许鹤山的意见相左之在立储之事上,没想到他在此处不与自己一心。
  “请讲。”他道。
  “西羌部族纷争,持续百年。臣的意见是,不必介入。”许鹤山上前几步,直视着他,“不如将世子送至瓜州,任狼莫处置,以此将李正德这罪臣换回,以叛国死。”
  “许大人所言有理。”太中大夫李攸之道,“先帝武德过盛,还望陛下知前车之鉴,不要西征。”
  他将“鉴”与“西征”二字咬得很重。
  李鉴没理会他,径直走向许鹤山。
  “许大人可是要公报私仇?”
  “难道陛下不想杀那反贼!”
  “我想。”李鉴哂道,“而我如今,不止是想杀他。一患不平,大豫便永远有软肋,此时不绝河西之灾,更待何时!难道你要看着往后百年有无数大豫儿郎在漠北铁蹄下送死吗?今日我在这帝位,天下称我一句圣人,我自要为天下谋......”
  “穷兵黩武,就是为天下谋吗?”
  “我李鉴愿负此一世骂名,”李鉴一笑,“开万世之太平!”
  许鹤山看着,忽而大笑起来。
  “臣甚知陛下,猜到陛下如此。”他拱手,对李鉴耳语道,“不过陛下,当真舍得吗?”
  舍得。
  李鉴一时不解他所指何意。
  他缓缓回过身,却差点撞上一人——那人本单膝跪在他身后,见他回过眼,抱拳抬眸,淡声道:“陛下。”
  是孟汀。
  群臣都看过来。李鉴后背潮了,他背对着许鹤山,想到此人一句“舍得”,只觉恶寒。
  “这难道不也在陛下的谋划内吗?”
  许鹤山的声音带了惯常的讽意。
  “臣已将所承的京内职务交由副手。”孟汀道,“祖上有训,孟氏子不为国征战,不入宗祠。先帝、故太傅有言,若有西征之事,必用孟汀。臣请护送世子入河西,望陛下允准。”
  李鉴有些发怔。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