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奇幻玄幻>不仁> 第160章

第160章

  顾嘉烨是老熟人了。不过和孟微之、南乡子等人不同,顾嘉烨也是研院的少年英才班出身,23岁就以极其可怕的速度拿到博士学位,接着做研究工作,也直接参与了桑干计划的启动。
  “我不太清楚。”孟微之故意道。
  “太意外了,我还以为老魏什么都跟你说呢。”江南树颇为意外地看了他一眼,而后笑起来,“也难怪,最近出了个事故,他们估计在隐瞒不报。”
  “……什么?”
  “接口故障,强制登出一度失效。”江南树看向他,“胡有作为苍梧的0号测试员,差一点没回得来。”
  *
  虚拟世界内的另一端。
  随着孟微之一同登入的孟如海敏锐地感觉到这个虚拟世界对现实的时间线做了些微妙的扭曲。他自觉全知全能,至少比孟微之知道得多一些——包括神明计划、撕裂理论和西山基地的存在。可当他面对这一切时,在某个瞬间,他还是感到茫然。
  比如说,在西山基地这个灯火通明的夜晚,他看着刚刚从昏迷中醒来的胡有从特护房中被推出。
  那时他绝对地敬佩孟微之对情绪的控制能力。这人竟然能在眼看江南树昏迷时说出那么清晰的判断和指令,而自己只是看到胡有的那双眼,就再也说不出一个字。
  按照现实中的时间线,距离胡有脑死亡,还有不到三年。在悲剧之前,他劝阻过多次,而胡有却也多次义无反顾地作为0号测试员参与最危险的真人试验。
  孟如海曾后悔自己不够坚决,而更重要的其实是他这位挚友的态度——坚定得毫无回旋余地,献祭一般无数次走向那个生命维持舱。
  最后他再也没走出来。
  “胡有!”
  “孟博士,您得再等一下,他的情况还不稳定。”
  “等他有精力了,请立即通知我。”孟如海顿了顿,努力将声色控制得平稳,“我必须要和他谈谈。”
  面前的那位医生点头,带着点不解。孟如海不擅长和陌生人打交道,点了个头就囫囵过去,快跑了几步就贴到了普通监护室的玻璃墙面边。
  里面的病床上,胡有向他转过了头。
  这个青年本来就高而苍白,这样一看更加清减得吓人,眼底都是乌青。孟如海看得呆住,一时做不出任何表情,却看到胡有有些勉强地笑起来,向他比划了个大拇指。
  孟博士,他用口型说,好久不见。
  第120章 绕孟微之旋转的世界
  人是观念的容器。
  这句话站在灵肉分离的立场上,将“人”与“肉”相对应,而不谈论更为抽象的灵魂——或者说,意识。这本是孟如海本科阶段的一个专业课老师提及的,当时神经科学处在原始的发展阶段,什么都是数据的堆砌。
  真正的脑机接口、意识的整体传输,都是后来才有的故事了。
  而孟如海看着那个“容器”,浑身关节仿佛被可怖的时间固定住。他知道自己已经有点见老了,带着细纹的脸和有些微白的发梢都被系统的自动渲染覆盖住,盛放进一个十年前的躯体。而同样“年轻”的挚友隔着一面薄薄的玻璃看向他,眼光沉静,不再年轻。
  “胡有”在这里。
  他一直在这里。
  四周的人群扩散开,而孟如海定在那一处。他缓缓地靠在玻璃上,脸颊边蒙上一重白雾。胡有的手垂在床边,有规律地轻叩着,是简单的摩尔斯电码:
  tomorrow,明天。
  孟如海很郑重地点了两下头。好像千斤重担一瞬间卸下来,他不自觉地松下一直顶着的那股劲,就那么带着点难以置信的满足,靠在玻璃旁看向胡有。
  他用口型说,好久不见。
  突发事故被立即记录在案,特别工作组成立,负责检查系统内外,当然也负责对事故相关人员进行干预。孟如海在工作组内,获批了一次和胡有的单独见面时间。
  他走进监护室,带上门时,玻璃转为单向。
  胡有已经坐起身来,看到他时笑了笑,很自然地招了招手。“我申请了谈话不录音,”他道,“但有可能会录像保存,这就不得而知了……”
  孟如海快走几步,到他近前,俯下身一把抱住他。
  手停在空中,胡有越过孟如海稍显单薄的肩头看向不远处的白墙,而后垂落下眼睫。孟如海手腕的骨头磕人,他只是稍微动了动,对方就立即收回手,半蹲在他床边,有些过于小心地抬眼。
  不知道该说什么。
  “这是你第一次在任务中濒死状态。”孟如海开口。
  胡有微微一愣,旋即笑起来。
  “之后还有五次,然后你再也没醒过来。”孟如海说着,好像是一个医生,在冷静地复述患者病史,“那是桑干基地成立后,名义上的第一次测试。脱机失败,直接脑死亡。”
  面前的人像雕塑一样坐着,聆听自己的命运。
  “我一开始以为这里的时间流逝变得更快了,第一次测试一直没结束。”许久,他道,“但后来我发现不对,因为第一次测试中的场景在某一刻停滞了——你能理解吗?走在街上,一个人的咖啡在你面前泼了出来,但都凝固在空中,所有事物都停止了运动。那一刻脱机程序启动,我在一瞬间获得了进入系统前的全部记忆,但没有能顺利登出。”
  那时他就意识到,自己被困在了一个将要停止的世界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