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两人商议完,决定加快行程赶往江宁,再一路将徐州的风声放出去,让天下人知道清皇室对此事的重视程度,毕竟江宁是全国最大的织造区域。
  五月,槐阴柳阴皆浓密似绿云,似绿冠,伴着南边吹来的温软熏风,南巡队伍下运河,御舟沿着运河顺流直下。
  一路上,除了考查纺织工厂的兴办是否合规,皇上还惊奇地发现,有不少西洋的音乐和舞蹈传入了大清。
  今日抵达江宁行宫,现任江宁知府的陆世成携江宁大小官员出城三十里跪迎,太后身边的庆嫔难掩激动,现任的江宁知府,是她的父亲。
  一别十几年,本以为再无相见之日,庆嫔一进入江宁,就难掩激动。
  正在喝着老君眉的太后看着庆嫔少见的欣喜雀跃,心中恍惚,脑海里出现一位故人的身影,她到底那一生都没有再回家去,没有再见到双目失明的娘亲。
  或许当日她有机会能回到松阳,也会是这样发自内心的快乐吧。
  太后牵过庆嫔的手,温柔地说道:“哀家会和皇帝说,让你和你父亲母亲见上一面,你可以尽情地和他们说说话。”
  庆嫔激动地点头,一入宫门深似海,这次不把握好机会,下次再见不知何时了。
  “静平谢太后体恤,太后对静平太好了,让我抚养璟兕,还让我见到十多年未见的亲人,静平无以为报,以后一定更加尽心地侍奉太后。”
  太后怜惜地摸着她的手,慈爱地看着静平“女子在这世间本就不易,离开家门,进入另一个家庭,从此与自已的父母再难相聚,哀家又不是没体会过,自然不愿让你有遗憾。”
  两人正说着话,琅华带着嬿婉来向太后请安,太后好奇地问琅华:“怎么不见贵妃和你们一起过来,平日你和晞月可是焦不离孟,孟不离焦啊。”
  琅华笑笑“晞月如今在和玫嫔练习永璋送的吉他,说到时候要和玫嫔一起,给您和皇上弹首小曲儿呢,儿臣还和嬿婉说,让嬿婉也唱一曲呢。”
  庆嫔听了心也痒痒的很,进宫这么多年,除了太后,没有人知道她擅长唱无锡小曲儿,唱的最好的当属小调儿《无锡景》。
  太后看着庆嫔,轻轻推了她一下“你这孩子,要是想唱,就大胆说啊,你可是给哀家唱过,哀家喜欢听。”
  嬿婉也拉住静平的手:“静平姐姐和我一起唱吧,我这个北方口音唱这吴侬软语怕是怪异的很,正好姐姐教教我。”
  静平点点头,回到江南,她的性子也仿佛回到了儿时一般,现在她无比期待着和父亲母亲的见面。
  江宁行宫的一处偏殿里,陆大人和陆夫人正站在厅里,焦急地磨手,陆夫人一遍又一遍地检查自已的衣服得不得体,让陆大人看看自已鬓边可又生了白发。
  “夫君,十几年未见平儿,不知道她过的好不好,你看这几年妾身老的快,眼角都是皱纹了,平儿看见了会不会伤心。”
  陆大人轻轻抚摸陆夫人的鬓角“夫人的风采不减当年,平儿伺候在太后身边,定然过的不错的,不然我们哪里有机会相见。”
  两人期待地看向厅外,只见一位气质沉静的宫嫔带着帷帽而来,她进入厅前,让婢女守在门外,自已轻轻摘下了帷帽。
  “父亲,母亲,恕平儿不孝,不能照顾于膝下。”静平跪在地上深深一拜。
  陆父和陆母赶紧跪在地上“娘娘,万万不可行此大礼啊。”
  “女儿亏欠父亲母亲,请再受女儿一拜。”静平磕了三个头,三人相互搀扶着起来。
  “父亲,女儿冒着风险和您相见,是想问问父亲,江宁的众多纺织厂可曾出现强迫百姓、不发薪酬、延长工时的乱像,想必父亲已经知道,皇上在徐州处置了一批官员,女儿担心父亲受底下人的牵累,不知阿玛有没有派人留意过。”静平抓紧时间,此事关系重大,所以她才赶紧问父亲和母亲。
  陆大人低头思索片刻:“自从推行工厂以来,为父一直未搞清其中脉络,所以将事情一手交给了江宁织造曹大人,一应事情全由他办理,今日平儿一说,为父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曹大人掌管织造多年,怎肯落后他人,既然徐州都有此事,想来江宁必然也有,为父这就去各个工厂,严查此事。”
  静平点点头:“父亲母亲,女儿进宫时,你们对女儿说,不求女儿成为宠妃,只要一生平安顺遂就好,今日女儿也有相同的愿望,我们就各自平安,彼此挂念,一定有再相见的日子。”
  三人又哭了一场,静平催促父亲:“父亲,事不宜迟,请尽快去吧。”
  静平不知道,他们在推心置腹的时候,有两个小小男子汉保护着他们。
  永琪带着永瑢来行宫花园练习弹弓,只见庆娘娘戴着帷帽进了行宫的偏厅,两人没有在意,继续打着天上的鸟儿。
  永琪回头间,又见鬼鬼祟祟的娴娘娘跟着庆娘娘往花厅走,永琪瞬间警惕起来,想起额娘说的,庆娘娘是救他的秀娘娘在乎的人,也要保护庆娘娘。
  见偷偷摸摸的娴娘娘离花厅越来越近,永琪拿起弹弓,冲着娴娘娘的后背就是一弹弓,没想到一不小心偏了,打在了娴娘娘的臀上。
  永琪心叫不好,因为娴娘娘面色僵硬又愤怒的转过身来,一步一步朝他们走过来。
  永琪推推永瑢,永瑢从草丛中站起来笑嘻嘻地打招呼:“娴娘娘好,娴娘娘金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