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琅华内心动摇了,好像,唱一唱也没什么,琅华安慰自已,大家一起唱,谁也听不出来她的声音。
  “那好吧,本宫也愿意参与!”众人从琅华庄重的脸色上,仿佛看到了傅恒将军上战场的样子。
  舒妃笑吟吟地抬头,:“既然姐妹们都一起唱,那这小曲儿《无锡景》的词也要改一改,咱们在金陵城,要改成《金陵景》,妹妹不才,可以重新编一段词,姐妹们唱起来也顺口些。”
  于是,意欢揽下来了写词的活儿,才女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事不宜迟,庆嫔带众人到了对面的花厅,将唱词和曲调一一讲明,带领姐妹们唱了一整天。
  没想到,练习过程状况百出。
  先是豫嫔和颖嫔出身蒙古,有些南方的发音比如说“侬”,根本发不出来。
  再说海兰和容嫔,觉得这唱词和曲调太过婉转绵柔,情意浓浓,唱起来起鸡皮疙瘩。
  最严重的,是琅华的跑调问题,生生把弹吉他的晞月和弹琵琶的白蕊姬都给带偏了。
  经过一天一夜的练习和磨合,众人多次的修改唱词,还有琅华不断降低自已的音调,这小曲儿终于练成了。
  这一行十二个女子,又一起唱了最后一遍练习。
  颖嫔只觉得,原来和大家一起齐心协力做成一件事儿的感觉,这么好,这么幸福!
  以前她讽刺皇后娘娘和令妃唱昆曲,是不是无意识地也在羡慕她们,可以没有心理压力的学习,可以有朋友和自已并肩作战呢!
  经过花厅去看鱼儿的青樱,看见众人在花厅唱起小曲儿,只回头对菱枝说:
  “菱枝,你看,在江南之地公然唱这民间俗曲,哪里有后妃的体面,简直是靡靡之音。”
  “皇上若是知道皇后领着后妃做这等子事,一定会大发雷霆的,你说是不是,菱枝。”青樱又补充道,回头看向菱枝。
  菱枝不敢回话,其实在悄悄听娘娘们唱曲儿,真好听啊,温温柔柔地,娘娘们身边的丫鬟还在吃着粽子,多和谐啊。
  菱枝的眼神里流露出艳羡的神情,却在看见青樱审视的目光时,赶紧低下了头。
  皇上和太后回到行宫,直接来到正厅,桌子上已经摆好了各种口味儿的粽子,却不见皇后和众位嫔妃,只有青樱一人坐在第二排。
  皇上心中纳闷:“娴嫔啊,其他人呢?”
  青樱嘟嘴:“皇上,臣妾不知道皇后她们这端午家宴为何还来迟了,或许还在梳妆打扮吧。”
  太后嫌弃地看了一眼青樱,告黑状都不会告,蠢得令人生厌。
  太后和皇上坐定,璟瑟先带着永琪和永瑢进来,璟瑟笑意吟吟地说道:
  “给皇玛嬷,皇阿玛请安,皇玛嬷,皇额娘和诸位娘娘有一份礼物献上,请您稍等片刻,让璟瑟和两位弟弟来陪您说话呢。”
  太后让璟瑟和两个孙儿坐在自已身边,永琪和永瑢拿出自已用艾草编的带子,送给了皇玛嬷和皇阿玛,又得了许多赏赐。
  青樱看着眼红,只觉得谄媚的人养出来的孩子也怪会谄媚。
  李玉从外面进来,说宴席和礼物都准备好了,可要开始?
  皇上点点头,门口的素练轻轻一拍手,只见———
  第109章 京城十二钗(二)
  只见琅华在前,领着晞月、绿筠、嬿婉、海兰、意欢、婉茵、厄音珠、静平、蕊姬、香见、湄若进来,十二个女子皆发髻低挽,穿着月白色绣芙蓉长裙,腰肢窈窕,步步生辉。
  皇上眼前一亮,这些可都是他的爱妃啊,皇后就是皇后,穿得一样都这么端庄大气。
  贵妃就是贵妃,抱着吉他依旧可爱动人。
  嬿婉就是嬿婉,眼波流转之间对他都是温柔。
  意欢穿江南女子的衣服怎么这么合身,以后要让她多穿。
  豫嫔也不错,就是走路的时候看得出来,她穿不惯这汉人的长裙。
  厅内摆了一排十二个椅子,贵妃和玫嫔抱着乐器坐在中间,众人依次坐开,手中都拿着一枝月季。
  太后也觉得有趣,这后宫里真是生机勃勃,不知道今日表演的是什么节目。
  只听一声乐声响起,琅华开头先唱了一句,后面众人手拿月季,半遮玉容,一起齐唱《金陵景》:
  “我有一段情啊~
  唱拨拉诸公听
  诸公各位静呀静静心呀~
  让我来唱一段金陵景呀
  细细呀到到呀~
  唱拨拉诸公听
  今日下江南呀
  江宁淮河边
  澄江缓缓流啊,风帘翠幕唱浮萍
  泉水碧清茶叶泡香片呀
  为公手斟茶
  吴地美人吟呀,皓腕可挽弓
  江左地灵,人杰出啊
  劝君多停留”
  吴侬软语,似呢喃,似低吟,此时这十二位来自五湖四海的女子,已不仅是皇上的后妃,而是惺惺相惜的女性灵魂。
  太后的眼睛渐渐咪紧,旧梦清晰,往事迷离,曾经她也和生命中最重要的几个人一起唱过,弹过,舞过。
  那是她少女时期最快乐的日子,还不曾接触过谋算的残忍。
  那时她们还不知道,命运的阴影已经在那一场宴会中投在她们身上,无人可避,无处可逃。
  一曲结束,皇上率先叫好:
  “真是太精彩了,朕的爱妃们竟然有如此才艺,这曲儿唱的,真有江南女子的风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