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而此时的三宝,正坐在纯贵妃娘娘和愉妃娘娘宽阔的马车里,马车里甚至还点上了暖炉,三宝给两位娘娘扒着栗子,享受着岁月静好。
第142章 真正的墙头马上
秋狝大军浩浩荡荡到了木兰围场,皇上此次只带了五阿哥、六阿哥、七阿哥和八阿哥,其余的孩子都留在了京城。
而嬿婉因为璟妧太小,主动提出不跟着来木兰围场了,因此今年随行的除了皇后和两位贵妃,只带了颖嫔和容嫔。
时间一长,皇上未免觉得太过寡淡,当然,此时皇上已经自动忽略了娴常在的存在,因为带青樱,完全是因为太后说,不要让青樱留在紫禁城让她心烦了,怕她去打扰璟兕。皇上孝顺,自然不能违逆太后的意思,反正把青樱带在身边,就当多带了个嬷嬷,是一样的。
这日围猎完成,骑着马回行宫的皇上意兴勃发,走到城墙下,只见城墙上,一位身穿浅绿色旗装的女子在城墙上远望,皇上不禁想到了一首诗: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墙头的野草被风轻轻吹拂着,风也吹起了那女子的头发,她低头整理间,皇上看见了她干净清透的面容,如此的熟悉,又如此的陌生。
那个女子回眸之间,正好对上了皇上的眼睛,一瞬间皇上仿佛真的看到了二十年前的青樱一样,那时候,他们都很年轻。
皇上恍惚了,近来,他总觉得自已老了,任凭多少补品补药,也回不去那些少年时光,于是他疯狂地寻找年轻时的蛛丝马迹,纵使他现在对青樱厌恶有加,他也不得不承认,而占据他许多少年时光的,就是曾经的青樱。
城墙上的女子也看见了皇上,对皇上浅浅一笑,皇上的心瞬间沦陷了,这个女子,他一定要,皇上自已下了马,一步一步地登上了行宫的城墙,直到亲眼看见这个女子,皇上才相信这不是梦。
“臣女汪芙芷,参见皇上。”
皇上好奇“你是哪家的格格,怎么会在行宫城墙之上?”
说着,皇上亲手将汪芙芷扶了起来,等接触到汪芙芷温润的手时,皇上心里一暖,再也不肯撒开。
汪芙芷见皇上上钩了,就拿出早已经练习了很多遍的说辞:
“臣女的阿玛是正白旗都统,臣女的额娘是内务府女官,这次随行木兰,阿玛和额娘都在,就将臣女也带上了,臣女在这儿等阿玛,没想到能看见皇上。”
皇上点点头:“你的家世倒也不错,上三旗的出身,那你看见朕,不觉得害怕吗?”
汪芙芷羞涩地摇摇头,轻轻说出那句练习了好几年的话:“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皇上,臣女看见您骑着马,就不自觉地想起了这句话,您觉得恰不恰当。”
芙芷说完这句话,抬头用清澈的眸子看着皇上,皇后娘娘说过,她要学的是热烈,是善解人意,是天真,是聪明伶俐,虽然这和她的性子相悖,她从不觉得天真是什么好词,但她依旧照做了。
皇上只觉得,同样的话,青樱说的他已经厌烦,成为威胁他的一种方式,而芙芷说的就那么动听,皇上点点头,“好啊,朕在马上,你在城墙,咱们才是真正的墙头马上。朕封你为贵人,你就入宫侍奉朕吧。”
汪芙芷淡淡的谢恩,不卑不亢,皇上看着面前的汪贵人,心中荡漾着青春懵懂的感情,他和芙芷牵着手站在城墙上,仿佛回到了自已当年十几岁的模样。
当夜,皇上就召了汪贵人侍寝,此后行宫内连续五天,都是汪贵人伺候,一时间,汪贵人的风头无两。
琅华听了赵一泰的禀报,一切都在意料之中,所有的行动举止都是按照皇上的喜好一一调教好的,自然合他的心意,况且,芙芷本来就青春貌美,她并不只是像少时的青樱,而是切切实实的就是十五岁的少女。
青樱在这深宫里已经消磨掉了本心,忘记了自已当初的模样,她说别人谋求算计的同时却忘了她曾经对别人的算计,所以汪芙芷会取代她在皇上心中的地位。
接下来的木兰秋围,皇上时时把汪贵人带在身边,让皇上惊喜的是,汪贵人竟然还精通骑射,皇上问起来,汪芙芷只说,她会这些不仅是因为爱好,更是因为她向往这马上自在的样子,皇上听了自然更加喜欢,亲自赐了封号惇,是为惇贵人。
此事传到青樱耳朵里的时候,她正在行宫里描眉,她已经听说了,汪芙芷的样貌和年轻时的自已颇为相似,她手中的眉笔轻轻地描摹着自已的眉毛,这是她从年轻时就喜欢画的柳叶眉,那时候皇上夸她真好看,她就画了一辈子。
青樱又找出来皇上曾经送给自已的玫瑰簪子戴上,那是皇上说的,与自已情意的不同,青樱翻箱倒柜,仍旧在梳妆匣里扒拉,她迫切地想找出一堆能够证明自已和皇上情意的东西,只要有这些,就能说明在皇上心里她是特别的。
可是,没有,除了那些用来羞辱她的黄铜做的东西,皇上已经很久没有赏赐她了,那她用什么来证明呢,青樱想到了自已和皇上独一无二的誓言,是了,墙头马上是永远不会被夺走的,那是独属于她和皇上的东西。
青樱一瞬间有了自信,她让夏雨准备一份白玉霜方糕,但夏雨很诚实地说,自已不会做。
青樱歪着头问夏雨:“你连皇上爱吃的白玉霜方糕都不会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