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吴嬷嬷把衣服都翻了翻,真是什么都有,太齐全了。可以从刚出身一直穿到三岁。
  然后......
  吴嬷嬷发现最下面居然有一个信封。
  “袁大人,您看。”吴嬷嬷惊讶道。
  袁沂南也好奇,伸头看到了信封。
  这凤家要写信给他怎么放在聘礼箱子里。
  不作多想,弯腰拿起。
  用手一摸,是纸没错。
  当场就拆开看。
  可是当他看到那纸上的内容时,不淡定了,再对照礼单,没有啊。
  袁沂南把礼单给吴嬷嬷,让她继续,然后几步就进了内堂。
  “夫人,你看。”袁沂南把信封递给黎梅香。
  黎梅香看夫君那欲言又止的表情,也好奇接过打开。
  一把抽出里面的纸。
  “银票?”黎梅香惊呼。
  这个时代下聘可不时兴给银子,那是对女方家的一种不尊重,就是直接打脸说人家穷。只有嫁妆才有压箱银子。
  可凤家给了。
  但几人肯定不可能认为凤家故意打脸。
  黎梅香再一数,两万两。
  这也太多了。就是嫁妆的压箱银子最多也就几千两。
  “袁大人,凤家给的,你就放心收着。”云芷柔也没想到凤家这么会做人。
  这是用这种方式来帮助袁家。凤家也希望亲家家里也能把日子过得好些,再过几个月又要添丁,而其他时间直接给袁家钱,他们肯定不会收的,而现在藏在聘礼里面,袁家就不得不收了。
  接下来要给女儿添置嫁妆也有了银钱,而且还当着她一个公主的面给的,那以后袁家给闺女准备的嫁妆丰厚些,也就有了证人和说法。
  虽然还是有点没面子,但也能说明凤家对袁家姑娘的看重。
  这是让袁家怎么也要收下的节奏。
  袁沂南长叹一口气,只好收着了,还有那一箱孩子的用品。
  而另一边。
  阮若英带着赵嬷嬷来到光华街。带头走在前面,一条巷子,一条巷子地找。
  这条街不算大,是南城的一条小街道。主街道每隔一定距离就有一条小巷子。
  “老夫人,咱们这是去哪儿?”赵嬷嬷压了这么久,实在忍不住,开口问道。
  “今日你跟着就是了,其他不要问。记住不要多话。”阮若英冷脸看她一眼。
  赵嬷嬷是她院里的老人,自她嫁到凤府就跟着她。而赵嬷嬷一家老小都在阮若英手里。
  可以说阮若英是她必需忠心的主子。
  当然这么多年,阮若英待她一家也不错。
  两个孩子都在阮若英的嫁妆铺子里做掌柜,孙子也在重点培养。
  两人走进了第六个巷子。
  来到一个小民居前。
  阮若英示意赵嬷嬷上前敲门。
  来开门的是一个小姑娘,大约十五岁。
  “请问你们找谁?”小姑娘开口问。
  “你就是刘喜儿吧?”阮若英上前问道。
  “是的。请问您是?”小姑娘表现出疑惑,怎么有人知道她的名字。
  “我找你爹。”
  “哦,我爹出去办点事,很快就回来,请先进来坐吧。”刘喜儿笑得很无害。
  阮若英带着赵嬷嬷进去,一个小小的院子,只有一进,一个天井,然后三间正房,左右一边是厨房一边是柴房。
  收拾得很干净。
  “这是你们家的房子吗?”阮若英看了一圈,问道。
  “是的,夫人,我们刚来京城,爹就买了这个小院。爹说等以后赚了更多钱,就换大的。”刘喜儿很热情地说起她爹的打算。
  “你家怎么想着来京城呢?”阮若英之前就想不明白,随口问道。
  “爹说,京城的有钱人多,能赚更多钱。所以就先来探探路。以后要是顺利,就让家里的哥嫂们都过来。”刘喜儿天真地回道。
  “京城有钱人是多。可是没有根基,生意可不好做。”
  “这个喜儿就不知道了,听爹说,京城有熟人。”刘喜儿一说起有熟人,表现出不可思议。
  而就在这时,大门外传来脚步声。
  阮若英转过身看着门口。
  一个中年男子走了进来,一身员外服,不是很华贵,但也是上等的好料。
  中等身材有些微发福,但也刚刚好,头发梳得一丝不苟。
  方正的脸上也有了些许风霜。
  没有留美须,整张脸还是原来的样子,只是都老了,有了些许皱纹。
  男子看到院子里站着两个女人,仔细看:“表妹!?”
  多年不见,表妹成熟多了,虽妆容很美,但也看出老态。再不是当年十几岁的小姑娘。
  “表哥!”阮若英也一眼认出了来人。
  正是刘泰哲,没错。
  果然是她当年差点就嫁给他的表哥。
  第97章 考试进行时
  “怎么站在院子里?快进屋坐。”刘泰哲立刻笑盈盈招呼,“喜儿,快上茶。”
  两人进了正堂落坐。
  刚开始,谁也没说话,这么多年没见,两人熟悉又陌生。
  “表妹,这些年你过得可还好?”刘喜儿上了茶,刘泰哲喝了一口才开口打破沉默。
  “还好。”阮若英很激动,眼里含了泪花。
  “你过得好就好。当年你嫁了侯爷,我伤心离开去,也没和你打声招呼。”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