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愿此佳偶天成,永结同心。朕期望二人敬顺天道,和睦共处,共谐连理之好,以承皇家之望。
另,陈惠珍之名与朕之爱妻,妙珍皇后名讳有重,特赐名陈惠兰,取惠质兰心之意。
钦此。”
陈家人听了圣旨都激动不已,没想到皇上对自家闺女(妹妹)如此看重。还特意给赐了名,可见是非常满意的。
陈惠珍,不从此刻起叫陈惠兰,一时没回过神来。
陈志忠见女儿没动作,伸手拉了拉她的裙摆。
“臣女陈惠兰接旨,谢皇上隆恩。”陈惠兰恭恭敬敬接过圣旨。
突然心里就想到了那个风光霁月的少年。每次见到他,总是笑得温润如玉,说话也温和有礼,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
她一个望门寡还能得皇家看中,这是三世修来的福气。
“陈大将军,恭喜恭喜,皇后娘娘有交代,请陈夫人择日入宫商量两人的婚期,皇后娘娘希望大皇子十八就能完婚。”
“臣妇领皇后懿旨。”许欣雨等了这么久,今天终于等到了赐婚的旨意。
之前她得到消息,郑皇贵妃也要为二皇子求娶她的惠珍,她担心不已,今天这心终于放下。
“好了,陈大将军,陈夫人,咱家就告辞了,还有一家的旨意等着咱家去宣呢。”
“任公公辛苦了。不知公公还要去哪家?”陈志忠随口问道。
“关大将军府。”
陈家这边喜气洋洋。
而另一队传旨的是皇上身边的另一个姓王的太监。
他的任务可重呢,要跑三家。
第171章 五道旨意同时下
王公公四十来岁年纪,也是跟了皇上好些年的老人了。
不过就是有点点贪财。
郑皇贵妃有钱,王公公每次去她宫里都能得些赏。
郑荷的钱财除了宫中给的分例,其他当然来自她娘家。
自从云冉升穿来,给郑家出了好些新奇的经营之道,所以郑家在钱财上并不缺。
王公公是主动揽下去给二皇子宣赐婚圣旨的。
马车慢慢来到覃大将军府。
覃大将军覃飞正是镇守东北与冰雪国交界的大将。
冰雪国时常骚扰炽焰国边境,可以说是几国交界处,战事最多的地方。
所以覃大将军手里的兵马最多,有十万之众。
覃飞今年四十有五,有三子两女,其中最小的女儿今年14岁,还是嫡女,被郑皇贵妃母子看上,求为云冉升的皇子妃。
覃大将军的大儿子二儿子都随军在边关,三女儿已嫁人,四儿子是庶出,五闺女在京城跟着覃夫人。
覃夫人最近也在为自己的小闺女相看人家,但还没定下来,就得到宫里皇后和贵妃正在给两位快成年的皇子择妃的消息。她心里就很不安。
她打心里并不想把自己的闺女嫁给皇子。
可是覃家这样的人家最容易被皇子盯上。
她也没办法,只能听天由命。希望不被看上。
可是怕什么来什么。
当王公公带着宫卫向覃府方向来时,她就得到消息了。
郑皇贵妃都没事前问过覃家的意思,就直接请旨。
王公公到覃府门前,覃府已经打开大门。
覃夫人领着家中老小已经等在正堂。
“圣旨到。”
覃夫人领着人走到香案前。
“覃夫人,大喜啊。”王公公笑得眼睛都快眯成一条缝。
“王公公,香案已准备好。”覃夫人带着得体的微笑。
“覃飞之女覃碧月听旨。”王公公一声高呼。
从覃夫人身后走出一位十四岁的小姑娘,瓜子脸,狐狸眼。
一看就是娇媚型的女子。
十个男人见了九个可能都想娶回家。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自古皇家与将门之好,皆为天下典范,朕甚悦之。今有朕之二子云冉升,才德兼备,品性端正;覃飞之女覃碧月,贤淑聪慧,美貌非凡。
二人年岁相当,天作之合。朕深思熟虑,决定赐婚于二人,以结皇家与将门之好,共谋国家大业。愿二人永结同心,共谐连理。
钦此。”
“覃夫人,覃小姐,恭喜恭喜。二皇子可是很满意覃二小姐呢,特让咱家带话,覃夫人可随时带覃小姐入宫见皇贵妃娘娘。”
云冉升早就偷偷见过覃碧月,惊为天人,一眼就相中了,而且还是大将军之女。
简直不要太满意。
“好了,覃夫人,圣旨收好了。咱家还有两家的旨意要去宣呢。”
“王公公辛苦了。不知王公公还要去谁家宣旨。”覃夫人说道,就从怀里拿出一个荷包准备塞给王公公。
“还有两个侧妃也是今天一起赐婚。”王公公今儿高兴,就当面实话实说了。
“什么?”覃夫人手一顿,塞荷包的手差点把荷包掉地上。
王公公直接主动接过,也看到了覃夫人的表情。
“覃夫人,二皇子可是皇上最中意的皇子,寄予着厚望呢。”王公公点到为止。
意思就是这样的皇子有侧妃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王公公告辞离开。
覃夫人却哭了。
“我的儿啊,你这都还没过门,就有了侧室,以后这日子可咋过?”
覃夫人气啊,皇家的侧妃可是要上玉牒的,怀了孕也是能生下来的,可不管正妃有没有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