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在大唐当外科医生的日子> 在大唐当外科医生的日子 第49节

在大唐当外科医生的日子 第49节

  她又默默的看了周自衡一眼,用眼神告诉他:还好你不是外行指导内行。
  刚刚已经震惊过一轮的周自衡回给她一个眼神:……我好歹也是正经985农学院毕业的。
  他其实很能明白那几个屯民的决定。这个时候什么最重要?粮食!动人粮食等于杀人父母,卖人儿女,断其生路!正好又遇上乱世,他不死谁死?
  林十五总结:“现在的屯户们虽然已经不是当年的那一批,但总有本地人都还记得当年的事情,所以……”
  所以,心理阴影还在,看到周自衡这样的做派,自然会生出极大的抵触心理。
  周自衡长长舒出一口气,心中复杂难言。
  他看向徐清麦:“多亏了你的义诊,降低了他们的抵触心理,不然恐怕要在这里拖很久才能完成任务。”
  其他人也纷纷点头。
  徐清麦嘿嘿一笑:“只是做了些力所能及的小事罢了。”
  杨思鲁愤愤道:“以往这里都是陈主簿过来春巡,他却只字未提。”
  周自衡一笑:“他怎么可能提前告知?无妨,既然已经知道了前因,现在主要是想想接下来要做什么。”
  他们讨论了一番,决定先稍安勿躁,让明日屯正派来的木匠和齐武一起把江东犁做出来再说。
  徐清麦便继续自己的义诊。
  待到要散去,徐清麦忽然想到一件事,她问大家:“你们有谁会做豆腐吗?”
  大家停下来,一片茫然。
  杨思鲁:“豆腐是何物?”
  徐清麦有些惊讶,豆腐不是说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的吗?都过去几百年了,为何到现在还没推广开?
  周自衡却眼睛一亮:“对啊,我还忘记了豆腐!”
  因为自己和徐清麦都不是很爱吃豆腐,所以之前根本没想起这回事。豆腐他虽然没有亲手做过,但是大概的原理他是知道的呀!
  这可是个好东西。
  豆浆、豆粕、腐乳还有一系列的豆制品都是做豆腐时的衍生品,各有所用。
  徐清麦将今日发现的那例营养不良的小孩病症对大家说了,然后道:“我知道其实很多人家一天一个鸡子也做不到的,所以就想到了豆腐,这东西同样很有营养。”
  植物蛋白,大概是穷苦人家满足蛋白质需求最便宜实惠的途径。
  周自衡兴奋极了:“可以,明日我无事,索性便带着大家做豆腐!”
  晚上睡觉前,徐清麦本来想要整理一下这一天的医案,但屯正家就那么几支蜡烛经不起消耗,于是只能早早的睡觉,她伪装一秒入睡,实际上早进入了系统的虚拟手术室。
  她唰唰唰的把虚拟手术室里的无影灯、监护仪等等现代医学器械都划走,顿时整个手术室变得干干净净。
  环绕一下四周,她觉得这手术室的风格很符合现在流行的侘寂风,简单来说就是家徒四壁,粗陋朴素。
  “算了,留下手术台吧。”
  她实在看不下去了,含泪保留了一样。
  然后是设置医患数据,徐清麦选取了屯正老娘的数据,按照她的形象和一些简单身体参数来设置。
  虚拟人模很快就出现在了手术台上。
  她准备来练习一下白内障手术。
  白内障手术其实是人类最早开始手术之一,公元前600年的时候就有古印度的医生做过这个手术,晚唐的时候中医里也有过成功的记载,被称为金针拨障,她曾在外科医学史的课上看过。最最重要的是,后世那位开国伟人为了扶持中医,当时为自己眼睛选择的治疗方案就是金针拨障,眼科医生唐由之耗时四分钟为他成功的做了这个手术。
  同时期,在西方还有直接开刀将白内障从眼中取出来的方法。
  徐清麦觉得这两者其实都是基于一个原理,就是将那层障,也就是晶状体拨开或者是去除。
  拨云见日,不过如是。
  而这两者都有一个同样的后遗症,那就是晶状体也有负责聚焦的作用,当它没有了之后,患者会成为很严重的远视眼。
  当然,徐清麦觉得在成为一个瞎子和成为一个远视眼之间,应该所有人都会选择后者。
  她在两种手术方案里犹豫——这俩她都没做过,其实起点是一样的。但她最终还是选择了金针拨障法,因为开刀还是更容易感染,风险更大。
  手术室里的用具应有尽有,选择好合适的金针,徐清麦从病患人模的角膜一侧直接刺了进去。
  眼球的结构她还不是太熟,这一下子刺得太深了。
  手术室里立即响起了刺耳的警报声:“手术失败,手术失败。”
  徐清麦忍不住翻了一个白眼。
  她第一次在这儿做虚拟手术的时候就曾经被这个提示吓一跳,差点酿成手术事故。她还想过要更改这一设置,但未遂。
  “虽然挺有用的,但是就不能正常一点,温和一点吗?”
  她心里不断地吐槽,然后一遍一遍的练习着手中的金针,一遍一遍的听到“手术失败”。徐清麦觉得自己是经历了穿越这样的大事,练出了心理素质,换个新手医生来早崩溃了。
  所幸,经过连续几个小时的练习之后,这个警报声出现的频次终于慢慢的变少了。
  待到她从虚拟手术室出来的时候,十次的金针拨障,她可以成功八次。徐清麦觉得待自己再练一个晚上,应该就可以差不多了。
  好在虚拟手术室是不耗精力的,甚至待久了之后她还觉得自己的体力与精神状态有所恢复,不然任谁经过这么高强度的训练之后恐怕都要精疲力尽。
  “真是个好系统……”怀着这样愉快的心情,她迅速的进入了梦乡。因为被子薄,还不自觉的往周自衡的方向靠了靠。
  嗯,暖和。
  第二天早上,徐清麦是被一股豆香味给诱惑醒的。爬起来一看,才发现屯正家面前的空地上围满了人,里三层外三层,其热闹程度不亚于自己的义诊。
  周自衡正在里面磨豆子。
  严格的来说,是指导薛大和齐武在磨豆子。
  徐清麦看了看天色,估摸现在才早上七点左右,她喃喃道:“这么早的嘛?”
  实际上,周自衡早上五点的时候就被屯里人家养的大公鸡给叫醒了。现在的人流行早睡早起,像他每日去屯署点卯,卯时就是早上五点到七点。当然了,因为屯监赵卓懒散,每天都是晃悠着上午十一二点才过去,所以其他人也都八九点才到。
  但屯民们不一样,他们要抢着时间干农活。天才微微亮,就有许多人背着锄头等农具出门了。
  周自衡立刻爬起来,他要赶在大家都出门前把豆腐摊子给支起来,不然就没人看了。
  找来屯正买了点他家存着的豆子,又问了他屯里面有没有石磨和石膏土。屯正虽然不知道贵人又要折腾什么,但只要他不去田里,一切都好说,加上又有徐清麦的关系在,很快就给他弄来了这几样东西。
  周自衡就把东西全都支棱在了屯正家门口的空地上,这里是屯里面的交通要道,人来人往。
  果然,东西一摆出来就有人好奇的围上来看。
  八卦吃瓜,人类最本能的天性之一。
  经过昨天的义诊后,大家对周自衡一行人的态度改观极大,有人大着胆子好奇的问:“周录事,您这是在做什么呢?”
  周自衡笑眯眯的回答:“在做豆腐。你们愿意的话可以停下来看看,很容易,以后学会了自己家里也能多个菜,给家里人补充点营养。”
  营养这个词,昨天听那位徐大夫说了不少次,当下就有不少人心中一动,真的停了下来。
  得趁着人多赶紧做,所以黄豆也没法泡发太久,简单泡了泡就上石磨了。
  老话说人生三大苦,撑船打铁磨豆腐。磨豆腐最苦就是在于磨的这个步骤。石磨非常的重,周自衡一开始想要自己推两把,手放上去,那石磨愣是动也没动。
  人群中响起了轻笑,皆出自于那些围观的大婶和娘子们。
  “这石磨重得很哩,录事您怕是推不动的。”有大胆的喊起来。
  周自衡摸了摸鼻子,有些不好意思的笑起来。
  有这么一出小插曲,顿时就拉近了屯民们和他的关系,即使是再死硬固执的人都在想,这位录事好像和之前的官吏们真的不一样,随和得很。
  “郎君,我来吧。”齐武和薛大站了出来。
  他俩力气明显更大,两个人轮着来,还有主动上来帮忙的屯民,一边加黄豆一边加温水,顺顺利利的收集到了一桶新鲜的豆浆。
  到这个时候,围着看的屯民就已经越来越多,而且基本没人离开。
  徐清麦就是在煮豆浆的时候醒来的,浓郁的豆香飘散开来,她已经很久没有闻到这么正宗的豆香了,有些馋了。待她挤进人群里的时候,正好看到周自衡用长筷子挑起豆浆表面已经凝固了的一层薄薄的油皮,放在一边的碗里。
  “这是豆皮,你们若是想要可以把它晾在竹竿上,晒干透了后很好保存。”
  他并不吝惜甚至很乐意将这些技术传出去,这么多人的智慧集思广益,说不定他很快就可以从草市上买到后世那些美味的豆制品,多好!
  这时候大家都看到了徐清麦,纷纷热情又尊敬的向她打招呼:“徐大夫,您来了。”
  徐清麦一眼瞅到昨天那位营养不良的小男孩和他的母亲,便对她道:“你可以学学,豆皮和豆浆都是好东西,可以给你儿子多补充一点营养。”
  她从周自衡手里接过一碗豆浆,温柔的递给那个小男孩:“给你,喝一碗,有点烫哦。”
  小男孩馋了很久了,眼睛都在发光。
  他的母亲连忙道谢,心里也在寻思这东西倒是不难得,等到时候家中再多种一亩豆子就是。
  其他人也是这样想的,他们对豆皮更感兴趣,听周录事说晒干后可以储存很久,大家都很心动。可以储存的食物,在这个时候是让人无法拒绝的。
  不过,当他们最后看到白嫩嫩的豆腐在周自衡手下成型的时候,才是一个个瞪大了眼睛。
  “这是什么法术吗?”有人惊声问道。
  他们刚刚就看到周录事往过滤好的豆浆里面倒了一点东西,那原本水一样的豆浆立刻就开始凝固起来,然后成为了白生生的、看上去细嫩非常的一碰就碎的固体。
  这就是法术吧?
  周自衡含笑:“这样的法术,只要我讲给你们听,你们便也学会了。”
  所有人都目光炯炯的看向他。
  周自衡的豆腐成为了整个屯一整天的谈资。
  直到下午的午休时间,大家还在谈论着这件事,并且有幸吃到了新鲜出炉的豆腐的人,成为了被大家羡慕的宠儿。
  “你再说说,那味道到底咋样?”
  “你们都问了多少回了!”那人嘟囔着,但眼睛里带着得意的神色,依旧开口了,“非常嫩,放到嘴巴里抿一下就碎了,很浓的豆子味儿。”
  “只是生的都这么好吃,要是和周录事说的那样,加点盐和肉沫子蒸一下,那该得多好吃?”
  是的,周自衡还很贴心的附送了做法,让大家陷入到了对未知美食的无限遐想里。
  然后,总有那么几个聪明人会想得更多一些。
  有夫妻就一边干活一边在窃窃私语:
  “我看那周录事的做法,其实也很简单。不过就是豆子和水,还有一些石膏土。咱们也可以尝试来做一下嘛,给家里添个菜也行。再做点豆皮存着,青黄不接的时候也能填点肚子。”
  “我看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