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唐母最给力,直接请了几位顶流明星到场,都是举足轻重的角色。
  一切就位,只欠东风。
  公司新成立的小组专门针对这次活动,每个人脸上都是笑容熠熠,动力十足。
  程紫更是投入到了繁忙的筹备工作中。
  她与布置讨论场地设计,要求既要体现出京剧的古典韵味,又要不失现代奢华感。
  她与设计师讨论限量款的挑选,全部要符合主题,从头到尾、从服装到配饰,无一不用心。
  她与活动团队精心挑选京剧曲目,力求在传统与创新之间找到平衡,并且做好每一个细节。
  每一份邀请函都经过精心设计,内含祝卿安的京剧签名照和小传,寓意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电视台的协调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程紫希望这次能直接上电视播放,让更多人了解京剧,感受其独特的魅力。
  她还特别安排了互动环节,让观众有机会近距离接触京剧,体验戏曲化妆和服装,使活动不仅仅是观看,更是参与。
  国粹是主题,但不全是主题。
  表演要看,戏后的沙龙会要办,极致的服务体验要满足。
  总而言之,情绪价值得拉满!
  得让客人从这次沙龙一出去,就有话题能显摆。
  “以后每年都办,这次匆忙,也算初尝试,下次我们办品牌新品沙龙,季季换着主题来。”
  “对了君君,纪念品到了吗?取回来没?”
  “都拿回来了。”夏虹君拿出了一个精美的盒子,打开盒子,里面是一枚银币,上面雕刻着精致的京剧脸谱,还点了翠,活灵活现。
  是最传统的苗银手艺,精致非常。
  “很好。”
  “还有配套的伴手礼呢?”
  “都准备好了。”
  第442章 沙龙盛典
  在活动的前夕,程紫又亲自给祝卿安打电话,确认最后的细节。
  “祝先生,这不仅仅是一场演出,它是京剧与现代的一次对话,是一次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一定不要让我失望。”
  祝卿安声线柔和,“我明白,我这边都准备好了。”
  4月25日。
  京都的梨园犹如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再现了昔日的繁华盛景。
  复古的戏楼在暖阳的映照下,更显庄重、神秘,其门前的古朴石狮仿佛诉在说着无数的往事。
  不过与旧时代不同,这次梨园门口红毯铺地,这红毯还与普通的不同,呈暗红色,上面绣着极为精致的花纹,细细看去,竟全是暗纹梁绣。
  贵宾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一辆辆昂贵的汽车停下,下来一位位穿着得体的男女,嘴角含着笑,手中握着精致邀请函。
  红毯两侧都放上了防护栏,防护栏外记者汇聚,一个个举着相机、摄像机,对着人就是一顿拍。
  客人们被分成了两波,实在不想被拍的,就走侧门。
  但九成九的客人都愿意上镜。
  他们可能表情不算自然,却都拿出了最好的姿态。
  大门两侧挂着特别设计的灯笼,周边红绸飘扬,与舞台内的金碧璀璨交相辉映。
  台后,演员们正在进行最后的妆容调整,那精致的脸谱和华丽的戏服在灯光下熠熠生辉,仿佛即将上演的不仅仅是戏剧,而是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
  活动尚未开始,梨园内就已经座无虚席。精致的红木座椅上,衣香鬓影,各色人等各怀期待。
  穿着旗袍的服务人员穿梭在人群里,热情地做着服务。
  更有精致的酒水区、舒适的休息区,让想结交的人自由畅谈。
  没错,这还是场结交上层人士的入场券。
  随着夜幕降临,灯光渐次亮起,梨园的繁华更显璀璨。
  舞台中央,巨大的灯饰如繁星点点,将整个梨园照得如梦如幻。
  乐师们在后台紧张地调试乐器,低沉的大鼓与悠扬的笛声交织,预示着一场视听盛宴即将拉开帷幕。
  受邀的贵宾们或交谈、或享受,各自沉浸在这独特的氛围中。
  这其中有许多人,都是名流显贵,或是艺术界的翘楚,此刻,他们的目光都聚焦在那个即将开启的舞台。
  随着一阵乐声响起,幕布缓缓升起,祝卿安身着华丽戏服缓步走出,一步一戏,一开腔,这戏,就开始了。
  台上,京剧演员们将一曲《凤还巢》演绎得淋漓尽致。
  台下,观众们沉浸于戏曲的意境之中,仿佛穿越了时空,亲历那些久远的故事。
  而那些镜头后的记者们,也纷纷记录下这震撼的一幕,他们的快门声如同掌声,为这场盛宴献上最高的赞誉。
  梨园,这个融合了历史与现代的艺术舞台,今晚,它再次成为京都的焦点,展现其独特的魅力。
  祝卿安的演出自不必说,十分出彩。
  一曲毕,赢得了满堂彩。
  待演员们下台后,灯光一转,背景一换,不过片刻,舞台还是那个舞台,此刻却变成了万紫千红品牌方展现国粹主题产品的秀场。
  京剧的余温未散,此情此景下,一款款单品都似有了灵魂般,精致、亮眼、独特、时髦......
  一位模特上台,不似平时走秀,她们走得很慢,在台上停留的时间也很久。
  展示的同时,活动也开始了。
  身着旗袍的女主持人在旁边做着详细介绍:“这款上衣采用了烟罗紫色,上面的碧霞云纹是京剧花旦独属图案,象征富贵祥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