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直到一坛酒喝光,他才幽幽的回头看向靠在树上看他的贺棱:“答应我,别再让我开店了。”
  赔的妈都不认识了。
  贺棱好笑的点头。
  余一焕满意的打了个酒嗝:“那走着?”
  “好。”
  余一焕在阴冷潮湿的房间里醒来,胃里火烧火燎般的难受。
  “贺棱……”
  贺棱出现在他面前,一滴仙露顺着他的指尖塞入他嘴里。
  余一焕意犹未尽的舔了舔唇,拉着他的手借力坐了起来:“怎么回事?这次又是什么穷苦人家?你还不如直接送我去当乞丐呢!”
  “……不是我做的。而且,你这身份也不是什么穷苦人家,是个县令。”
  “?”
  借着晨光,余一焕看了眼破破烂烂的房间,以及身上单薄破旧有补丁的衣裳:“县令?难不成是被绑架了?”
  这危房一样的地方,不会是县衙吧?
  “你先接收记忆吧,我很快就来。”
  “……行。”
  贺棱把一块暖玉挂在他脖子上,亲了亲他的额头,原地消失。
  余一焕丢开了潮湿的被子,穿上鞋子走出了房门。
  院子里杂草丛生,建筑破败,无论怎么看,都不像个县衙。再贫困的县城,也不至于此吧?
  他皱着眉坐在了门槛上,接收起了原身的记忆。
  原身名常安,是个一心苦读的寒门子弟,志在做一个为国为民的好官。
  三年前中了进士之后,他因得罪小人被暗中操作,外放到了边州一个偏远的县城远山县做一个县令。
  远山县十分偏僻,作物少,又潮湿多毒虫,这里的人生活得很艰辛。
  常安虽是寒门子弟,但初来远山县时也很难适应,时不时被神出鬼没的虫子咬得痛痒难耐。好在后来有衙役发现了他的遭遇,给了他一些能够防虫的药物,这才好过了一些。
  常安是个一心为民的好官,百姓们也很珍惜这个好不容易得来且一心为他们着想的百姓。一时之间,臣民相合。
  他将远山县所遇到的问题都罗列出来,差人前往遥远的州府求助,并让人侯在州府等回信。言辞之凄凉,等候之坚决,让府尹为之动容,打发了一些东西给人带回去。
  有一就有二,常安不仅写信从州府那儿薅羊毛,还四处派人去邻县薅,东拼西凑的,倒也能给远山县薅来一些资助。
  远山县的地不适合耕种,稻子和麦子的收成每年都少得可怜,家家都要勒紧裤腰带生活。
  城外山林众多,但毒虫也多,昔日不是没有人想要上山寻生路,但不是被毒物折腾死,就是半死,再没人敢上山找生路。只能守着山下那些地里的粮食,苦苦熬着。
  州府和邻县那送来的除了一些麻衣布匹,还有良种。
  良种是府尹亲赠的,据府尹的回信言,此良种乃朝廷征战他国得来的新种。朝廷试验后效果十分喜人,分发了一批良种下各州府,边州也只得了一些,遂没有分给各县,而是想着先培育一批再分出去。
  此次他的凄哀恳求让他心生不忍,这才匀出了一些给远山县。
  常安虽也懂得种植,但不纯熟,还亲自拜访了擅长农耕的百姓,将良种与种植方法一起给了他们,拜托他们种植。
  老农们知道这是州府给的良种,对县令对他们的信任十分感动,轮流守护着划分出来的试验田,小心翼翼的种植着。
  州府邻县支援,新种培育顺利,眼看着长势日渐趋好,他们的生活也越来越有盼头了。
  谁知,一场连下两个月的暴风雨让他们陷入了绝望,沉入地狱。
  不牢固的房屋直接坍塌,稍微牢固的也倒了一部分,整个远山县再没一个完好的房屋。
  让他们更绝望的是,地里所有的作物都没能挽救。不管是他们自己的作物,还是承载着他们希望的良种,都死在了这场暴风雨之下,与此相对,死在这场暴风雨的亲友都没那么让人绝望。
  没有安身之处,没有果腹之物,甚至连求援的路都被断绝。
  上天仿佛要断了整个远山县的生机。
  暴风雨下的山体坍塌,绝了他们外出求援的道路。
  即使常安在之后组织衙役带着城里的青年们冒险进山求生,但十有九死的下场也让人们渐渐拒绝参与,连常安想要亲自前往都被百姓们死命拦着。
  在百姓们看来,县令是他们仅有的希望,他能从州府和邻县求来支援,定然有什么后台,就算没有后台,也有交情,如果连县令都不在了,就真的什么都没了。
  就这样,远山县被倒塌的山体困了起来,当城里仅剩的粮食吃完之后,逐渐开始有人饿死。
  眼看着饿死的人越来越多,在常安的恳切言辞之下,大家终于再次鼓起勇气分成不同的队伍,最为年轻有力的那一队,负责翻越山岭外出求援,其他队伍从不同的方向上山看看能否寻到能食用的食物。
  这次听从常安的指示,他们没有贸然直入深山,而是一点一点试探性的进入,先在外围寻找。
  因为山上毒虫众多,他们极少上山,很多植物认不得,有人看到鲜艳欲滴的果子,没忍住直接塞进了嘴里,被毒死了。
  这事之后,所有求生队成员再找到食物时,都是统一收到一起,拿回城里,试毒后才区分好后分发出去。而试毒的人,都是年纪大,或是已经将死,无可挽回的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