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自户部尚书被收押之后,刚经历陈令材之事不久,这次朝廷之中又弥漫着一股风雨欲来的氛围。裴岐本来是作为挑起这件事的幕后黑手,但现在成为了一个只看戏的局外人。
相比随时胆战心惊,生怕遭殃的其他官员。裴岐过得倒是舒心极了,朝九晚五的到户部,正常处理事务,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右相尽心尽力的查着户部尚书的事。很快就连根带出泥。背后的真相隐隐直指左相。左相也不是吃素的,一直拖了两三个月。
这年都快要过去了。今年是裴岐过得最有趣又是最无趣的一个年。
有趣的是,现在的左相和裴构他们正如同热锅上的蚂蚱,因为官银这件事到处周旋。
无趣的是,今年的东宫空荡荡的,他身边没有了一直待在他身边的崔实,没有了时不时就拜访东宫,时不时就嘲笑他几下的二弟裴衍,也没有伴随在他身边已经有几年之久的谢骋。大概是他母亲去世之后,最冷清的一个年。
想着。裴岐合上书籍,看向一边的蜡烛。外边冷冽的寒风吹得门窗哐哐作响。他从腰间掏出两枚平安符,这两枚是前不久他跟裴衍去元昭寺求的,一枚为了崔实,一枚是为了谢骋。
裴岐看着那枚为谢骋求的平安符,样式跟之前那一对平安符一模一样。看着,裴岐唇角微抿了抿,不禁想起他让谢骋刺杀裴构的事。
望了一会。裴岐若有若无地叹了一口气,望向一边的蜡烛。烛火通明,通红的烛火时不时便晃动着,歪向一侧。
当真是世事无常。不过才过去半年,如今是物是人非,各奔一方,有人下落不明生死未卜,有人统治一方,有人驻守边疆。裴岐手指摸了摸平安符,闭了闭眼。
年过去不久,这京都不再下雪,天气趋向暖和。有些事也随这天气一样,逐渐明朗。
裴岐被召唤到御书房。他到达御书房的时候,御书房里面已经聚集了不少官员。右相左相林秉裴构,以及其他一众官员,战战兢兢的跪在御书房里面,而吕尚书被铁链捆绑着,后背放了一块木板,一身白色的囚服,墨发散乱,格外的狼狈,被压扣在地上,看起来是被折腾得不清。
往常空旷的御书房因为跪满了人,顿时就变得逼仄起来。
裴岐走到一边空旷的地方,低垂着头行了一个礼:“参加父皇。”
原本铁青正肃着脸的承帝望了他一眼,语气稍微缓和了一点:“免礼。”
“是,父皇。”裴岐也没有多说。站直身体,握紧手中的笏板,站在一侧,沉默着脸。
“吕尚书,朕平时这么亲信你,你就是这般回报朕,居然敢犯如此大不禁之事,朕看诛九族也是便宜了你。”
“臣有罪!是微臣一时鬼迷心窍,是微臣一人的错,微臣家中之人并不知情,还请陛下放过微臣家人,微臣认罚……”吕尚书急忙磕头道,神色哀求。
“你也配称臣!”
“微……小的该死,还请陛下对小的家人网开一面!”吕尚书苍白着脸求饶道,经过这几个月非人的折磨,他瘦骨嶙峋,眼窝深陷,已经不成人样。
“求陛下饶了小的家人,求陛下网开一面……”
“给朕拖下去!”听他这般哀嚎,承帝眉目不禁涌上一股厌弃。
听到承帝的话,等候在门口的侍卫当即走进来,一把按住吕尚书,把他带离了御书房。
“左相。”承帝看向一边跪着的左相,眉目阴沉而凝重,“吕尚书乃是你一手提拔上来的,他却干了这般胆大包天的忤逆之罪,你说你该当何罪。”
一听到这话,本来还心惊胆颤的左相瞬间明白,看来这是承帝不打算严重追究他,打要网开一面了,眉目瞬间有些喜意,但他丝毫不显,低垂下头,满是愧道:“是微臣识人不明,还请陛下责罚!”
承帝重重哼了一声。御书房里的人大气都不敢喘一下。左相头低得更低了。
过了一会,承帝开口:“你这两个月便待在家里好好反省。”
“是,陛下,微臣遵命。”左相微松一口气道。
听到承帝的话,裴岐不禁冷哼了一声,看来这承帝真是宠信左相宠信到了昏庸的地步,把国库的官银替代私银,自己偷藏官银,这跟造反谋逆有什么区别,诛九族也不过分。
现在只是让左相休息两个月,当真是毫无道理。想到他外祖父只是因为被承帝猜忌就被按上莫须有的罪名,之后只能老死在边疆。裴岐禁不住暗暗咬了咬牙。他握住笏板的手也禁不住加紧。
“右相大人,你此次办案有功,朕必定会重赏你。”承帝又看向右相。
“微臣谢过陛下。”右相行礼道,“为陛下分忧解难,此乃臣之本分。”
“别那么虚礼。”承帝摆了摆手道,“你可是有什么想要的,尽管提?”
闻言,右相望了一眼一边垂着头的裴岐。
敏锐地注意到他目光的裴岐握住笏板,目不斜视。
“微臣想……”右相收回目光,咬了咬牙,“之前一直说太子殿下想要娶微臣的小女,如今迟迟不见动静,京都多有流言蜚语,对小女名声很是不好……”
“哦。”承帝挑了一下眉,“所以,你想干什么?”
“微臣想要太子殿下跟小女在近期便定亲。”右相沉默了一瞬,大胆的提出要求。
低连着眉目的裴岐,听到右相的话微皱了一下眉,这右相当真是不死心,不过他之前跟利用梁虞的时候,却是对梁虞的名声造成挺不好的影响,女子的名声有多重要,他还是清楚的。反正他也是到年龄娶妻了。娶哪个对他来说都没有什么区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