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贺天昀听着,柔声道:“祖母把你们教得很好。”
祝满弯起眼,说:“所以我怕,也没那么怕,就像爬高怕摔,走远怕丢一样那么怕。”
贺天昀闻言低头亲了亲他,说:“傻。”
“嗯?”
“知道顾芝芝为什么是跟我说吗?”贺天昀道,“因为……如果出了事,活着的人也怕。”
祝满一愣。
贺天昀伸手抱住他,低声道:“满满,我不能失去你。”
祝满眼睛忽然就湿了。
他不知道人死后是不是真的有灵魂,不知道他娘生下他们到底是后悔还是开心,但他知道祖母因为娘亲的离开难过,也知道自己跟妹妹有多想念娘亲。
“那就不要了。”祝满道,“都听你的。”
贺天昀松了口气,低头亲了亲他:“谢谢。”
“谢什么?”
“谢你迁就我的任性。”贺天昀笑道,“这本该是你决定的事。”
祝满弯起眼:“我都可以,要可以,不要也可以,所以你开心最可以。”
于是贺天昀又低头去亲他,一个带着点迫切的、像是想从祝满这里讨得什么的吻。
祝满伸手在他背上轻拍,安抚着他。
等回到王府,他已经被亲得两颊泛红,蹆也发软,干脆闹着脾气说要贺天昀背他回去。
贺天昀自然不会拒绝,背着人就回去了。
虽然皇上说不让去江南,但贺天昀说能去,祝满自然信他,开开心心地收拾行李。
两天后,一道折子送进宫里,那就是一封很简单的请安折,上头没写什么坏事,甚至还提了一件好事——过些时日就是张恒文的寿辰了。
这位张恒文虽说已经解甲归田,但在朝中的声望依旧很高,无他,因为他是两朝帝师,永顺帝对他很是敬重,往年他过生辰,永顺帝都会让人送去贺礼,有时还会安排皇子前去祝贺。
而今年是他的九十大寿,这种整寿永顺帝自然会派人过去。
然而大部分皇子在建府后都会到各部领个差事做,现在京中有闲功夫替他跑腿的皇子并不多,贺天昀算一个,而且是最适合的那一个。
一来他手头没有差事,二来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张大人告老还乡之前,教过贺天昀两年,算起来也是他的老师。
永顺帝看着手里的折子,脸色有些难看,他甚至想随便挑个人扔过去也不想顺了大儿子的心思,然而这么做又实在怠慢,所以他的笔迟迟没有批下去,就是还在犹豫。
纠结了许久,他最终还是吩咐一旁的人:“宣昭王进宫,让他替朕到江南跑一趟。”
说完这句话,他又觉得不是滋味,所以等贺天昀进攻的时候,他特地强调了一句:“自己去就行,快去快回。”
贺天昀挑了一下眉:“那我不去了。”
永顺帝脸一下黑了。
“本来我就是为了带王妃出门散心,顺便养病,既然要自己去,那还是算了。”贺天昀道,“父皇你还是找别人吧,我走了。”
他说完也不管永顺帝要说什么,真的起身朝外走去。
“你给我回来!”永顺帝怒道,“你知不知道你……”
他话还没说完,就见贺天昀忽然跑去推他屋里装饰的大花瓶,“哗啦”一声巨响,那花瓶当场就倒在地上。
贺天昀指着那一堆碎渣笑起来,笑得永顺地表情都僵了,喊道:“传御医!”
于是太医院一大帮子人提着药箱就赶了过来。
贺天昀本来就没病,他以前“痴傻”的时候查不出什么,现在同样查不出来,一群御医对着他这里查查那里看看,最后只得根据他的言行,战战兢兢地给了一个可能的答案:“王爷怕是旧疾未愈,有些反复。”
永顺帝沉着脸,想质问他们几句,但看着蹲在角落捡瓷片的儿子,又实在反驳不了,最后只能冷哼一声:“能治吗?”
几个御医又是面面相觑,最后其中一个站出来说道:“微臣开个方子,王爷按时服用,但最重要的还是好好休养。”
听到休养,永顺帝脸色越发难看,目光如寒冰般压在跪着的御医身上,惊得他们瑟瑟发抖,直到他余光瞥见一本摊开的奏折——上头洋洋洒洒写了一大堆话,他只看了一半就气得摔笔,根本来不及批复。
这是请他立太子的折子。
先前断断续续会有几封上来,大臣关心储位是正常的,但自从昭王康复的消息不胫而走后,原本零零散散的折子变得多了起来,这封更是直说昭王痴傻无力担责,成王年纪小难堪重任。
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意思很明了,除了这两个儿子,他还能立谁当太子?那几个权势还不如他们的兄弟吗?要真这样,那别说登基了,怕是刚坐上太子之位没多久就要出事。
只有端王。
只有背靠何家、却也被何家操控着的端王。
永顺帝看着把瓷片往怀里拢的儿子,想到他那个半点争斗心思都没有的母妃,以及他那个年纪尚轻、心机谋算都还稚嫩的弟弟,忽然就没了追究他是不是真的反复的心思。
“那就去吧。”永顺帝道,“去江南好好养病,养不好就别回来了!”
他怒冲冲地留下这么一句,甩袖走了。
贺天昀弯起眼,将怀中的瓷片“哗啦啦”重新扔到地上,御医们立时看过去,就见刚才还疯疯癫癫的昭王此时端方有理地朝他们点了点头:“诸位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