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李靖却是一头雾水,什么声东击西,他明明便是一人前来的啊?
而闻仲却没等李靖回复,直接大手一挥,带着李靖回到了种植红薯的那块土地。
刚刚他和李靖攀谈之时,句芒发来传讯——红薯地里,闯入了一个不速之客。
*
红薯地里,句芒看着一个满身泥土的小童,气急败坏:“呔!哪里钻出来的小鬼!你是如何进来的!还毁了我的红薯苗!你知道这些红薯苗多难得吗!便是把你卖了也赔不起!”
句芒也是个幼童模样,老气横秋地批评比自己还高出半个头的小娃娃,一张小脸配着严肃的表情,可爱得不得了,不过,说出来的话,却是半点不留情。
而那被批评的小孩子,十岁出头的模样,活像是从土里钻出来似的,浑身上下都沾满了泥土,玉雪可人的脸蛋也是灰扑扑的,而他钻出来的那块地方,刚好栽了红薯苗,如今,他的小脑袋正中央,刚好顶了一捧泥土,泥土上,还有一株颤颤巍巍的红薯苗。
那红薯苗看上去可怜又可爱,端端正正地被顶在他的脑袋中央,像是从头上冒出来的一样。
而顶着红薯苗的小娃娃似乎也察觉到了自己脑门上不太对劲,肉乎乎的爪子一把就将红薯苗给扯了下来。
看到断成两截的红薯苗尸体,小娃娃傻了,他没用力啊?
而句芒已然化身尖叫鸡:“!!!啊啊啊啊啊你又毁了一株红薯苗!你个坏蛋!赔我的红薯苗苗!”
句芒当即就要用小拳拳捶上这个毁了一大片红薯幼苗的小娃娃了,却听到了闻仲回来的动静,停住了手,又听见闻仲带回来的那个男人,对着小娃娃,喊了一声:“木吒?你怎么会在这里?”
*
原来,这位闯入阵中,还毁了一大片红薯苗的,正是李靖次子,木吒。
李靖虽然没什么仙缘,但生出来的两个儿子都有造化,长子金吒,拜在了“文殊广法天尊”门下,而次子木吒,则拜了普贤真人为师。
木吒到底年幼,听闻陈塘关暴雨,忧心家人,便下了九宫山回到陈塘关查看情况,发现红薯地这里灵气斐然,还布置了极为高明的阵法,便使用了遁地术,钻了进来,没想到刚刚从土里冒出个小脑袋,却是自投罗网,被句芒给抓了个正着,而自己的父亲,也来了。
对于李靖的解释,闻仲无师自通地学会了阴阳怪气:“哦?闻仲不知,李总兵父子二人竟如此心有灵犀,未曾提前谋划,便如此巧合地完成了这声东击西的破阵之举,一个人全力攻阵,吸引我的注意,另一个则施展了遁地术到了阵中,如此神仙手段,竟然,只是巧合吗?”
李靖一时不知如何回应。
而木吒则护住了自己的父亲:“你又是何人!深夜来陈塘关,还设下阵法,所图为何?”
句芒对于木吒的话颇为气愤:“你知道些什么!这可是极为难得的神仙种子!亩产6000斤!收获之后,足以养活万万人!你个小鬼头毁了这样多的种子,不但不知悔改,竟然还学会了先发制人!质问起我们来了!你可知你毁掉的这些红薯苗,到了冬天,能救下多少百姓的性命吗!”
木吒呆愣住了,看着自己手心断成两截的红薯幼苗,不敢出声,他,是不是犯了大错?
而李靖也惊呆了,亩产6000斤?这可是真的?这样的亩产,已经是殷商最优良的土壤、最勤劳的农民,所能种出来的最高亩产的数百倍了!若是真的,那……
李靖当即心头火热!对着闻仲和句芒行了个大礼:“李靖一时情急攻阵,多有叨扰,还望恕罪,小儿木吒胡闹,毁了幼苗,还望先生念他年幼,李靖教子无方,甘愿替子受过。”
木吒却抬起了头:“一人做事一人当!我的错合该由我受罚!”
而句芒却像是等这句话很久了,笑得阴恻恻的:“果真?”
木吒自觉毛骨悚然,仍旧头铁回答:“当然!”
句芒却是一笑:“看你会遁地术,虽然灵力低微,倒也勉强可用,便罚你翻土开荒,再亲手种下这些红薯种子,不种完,不许你回师门哦!你这次,怕是偷跑出来的吧?我不罚你,等你师傅发现了,抓你回去领罚!”
木吒:!!!他怎么会知道!
李靖闻言暴怒:“木吒!”
木吒慌忙逃窜:“父亲您听我解释!”
*
一番鸡飞狗跳。
木吒去苦哈哈地种红薯了,如此大的地,怕是要种上一整夜都不能停歇。
闻仲、句芒和李靖父子也算是不打不相识,而闻仲也将事情的前因后果告知了李靖。
李靖一直守着陈塘关,陈塘关时不时便暴雨如注,各家各户有了孩子,本是喜事,却都无法展颜,生怕龙王一怒,自己的孩子再被抓过去祭天,李靖见状,对龙王一直没什么好感。
如今,听了闻仲的话,却是明白了,原来龙王贵为能够呼风唤雨的神仙,也受规则限制,也不过是给天庭的主子打工罢了,暴雨如注、民不聊生,竟然已经是龙王心软,减少降雨的结果吗……如此说来,天庭的神仙,难不成,要毁了陈塘关?
而李靖听闻那些大难不死的孩童,是被三太子敖丙救下,对于敖丙更是颇有好感:“三太子也不过十岁稚龄,竟有如此神通,还攒下如此大的功德,当真是英雄出少年。”
悄悄竖起耳朵偷听的木吒:好气啊!父亲都没这样夸过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