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表兄,不会说话就不要说,我会放一个师爷在你身边,协助你完成这些事,等事了安排你回京述职,得个五品的实差可好?”林泽看着他,话语中诱惑满满。
贾琏看着林泽的笑容,感觉汗毛倒立,吞了口口水,连连点头,“多谢表弟筹谋。”
如此深谋远虑,如此洞察细微,贾琏感觉自己这二十几年算是白活了,自家的事比不上一个外人知晓得多。他若敢乱来,明儿说不准已经沉了江。
那送上来的师爷就是摆在明面上监视他的吧。整不好的话,贾家在西北的东西,就从王家手里落入林家之手了,他不亲自去掺一脚,往后睡都睡不着,想起来就憋屈。
最重要的是,他一个人不敢去呀!跟王子腾正面杠,他更不敢!
“行了,去看看黛玉妹妹吧,没事好好想想我的话,多回忆回忆,你们荣国府的变化。”林泽起身,准备送客,“若非你是探春的兄长,我未必会选你,有的是嘴严听话的人选。”
贾琏连连应是,“绝不会说出去的。”
“王熙凤也不要说,她是王家的人,心向王家很正常,你就只有一次机会,倘若被王家知道,我倒是无所谓,你有没有命活着就不好说了。”
“这……我……”贾琏脸霎时惨白惨白的,“表弟,你得护着点我呀!”
“不是说了吗?莫要声张,让你家赦大老爷头疼去。”林泽笑着送客,贾琏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出东院的,恍恍惚惚回到屋子,想到王子腾,又想到王熙凤,再来是王氏,他身边什么时候全是王家的人了?
突然觉得小命不保,父亲救命呐!贾琏迫不及待就想回家了。
第25章 林姑娘进京
父亲好像从不赞同他跟王家走得太近,现在又对他不闻不问。
听他奶嬷嬷说起过,他上头还有个嫡亲的兄长,父亲极为疼爱,都是嫡母亲自教养,未放到老祖宗身边,读书习字比贾珠强了不止一倍,却失足落水。
那个池子如今被父亲给填了,满府不同意都无用。
事后,母亲伤心过度难产而亡,父亲又在东院和荣禧堂之间砌了堵墙,从此不再过问荣国府的事。
再想宫里来的太监,经常打着元春的名头来要银子花,却从不登东院的门,大老爷在的时候,来了还不敢多要,偶尔发疯时,将那些太监赶走,好似也没听见什么流言。
再则,敏姑姑去世,父亲依旧花天酒地,除了老亲,御史全当没看见,从未提过,政二老爷好像没有这待遇,时常被上峰训斥,气得回府休养。
这一日,贾琏终究心绪难平,没有去面见黛玉。
林如海还等着他来呢,贾琏怎好见过林泽,不来见黛玉,结果就这,如此薄待黛玉,又生气一场。
第二日晨起,贾琏回过神来,暗叹糟糕,早早跑去见黛玉,得了黛玉好大个白眼。
贾琏既已到林府,长待也不可能,顶多七八日得回去。
难得贾琏没心思乱来,更不敢在林家瞎打听,现在的林家下人嘴严得很,回头让他们在林泽那里告一状,又是个麻烦事,他还指望林泽能扶他一把呢。
经过昨日的一番探讨,贾琏对林泽已经佩服至极,再没有人比他更让贾琏信服的了,那眼睛是真毒呀!
林家是开始收拾收拢黛玉上京之物,衣食住行都备齐,银钱丫头都没落下,送荣国府各姑娘少爷的见面礼,被单独收好容易含早,也就差不多了。
查阅无误后,林泽给添上个老大夫,又购置些新鲜果蔬,省得水路不停靠,只吃鱼身体受不住。
一切准备就绪,贾琏也购置了些江南的特产,准备好回京,林泽终于从飞鸿院出来,给他们送行。
说起蹲家里,黛玉贾琏和林如海就没见过他出府,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比真正的大家闺秀还家里蹲,旁人守孝可不至于连庭院门都不出。
黛玉贾琏和林如海算是第一回见他出府,也被他的派头吓一跳。
身后跟着不少人,各个孔武有力,都不是林家的仆从。林泽披着厚厚的披风,林立和林铁两兄弟一左一右护着,看着像是怕人刺杀的模样。
三人望着他们,心思各异。
林立和林铁这两兄弟往常不见人影,乍看之下,变化不小,林如海犹记得,他们刚来之事还显得有几分青涩和胆怯,面对他就算没有表现得很明显,多少能看出来些底气不足。
如今呢,走在码头上,给他们兄弟三人让路、点头哈腰、打招呼甚至是狗腿样的人不在少数,不仅有富家公子,普通渔夫苦力都是如此,这就有些令人费解了。
看来林立和林铁两兄弟在外头干了些大事,在扬州城都能凭脸行走了,甄家人都做不到这样的,林如海有些好奇了。
当然,肯定不会因为林泽,他从不出门,谁能将他的脸跟名字对上号?
码头的帮工几乎是抢着要为林家搬运行李,工钱都不愿意收,还是林铁一声怒骂,大家伙儿才安安分分做事,没闹出笑话来。
林如海挑了挑眉,上下仔细打量着林铁,这憨厚壮汉好像又强壮不少。往常倒真是忽略了这两兄弟,竟也是不得了之人。
林泽在两人中间夹着,更显文弱书生气,温文尔雅谈吐从容笑道,“黛玉妹妹,安生跟着表兄去,缺什么只管去找探春,我给她备下不少东西,都是我们林家物件,无须为我节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