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贾政?想都别想动一下宝玉。
不管如何算,林如海还年轻。三十多岁的侍郎,迟早做一品尚书的人,唯一的爱女,怎么宠都不为过。
之前觉得还不行,现在怎么想怎么好。
宝玉跟着她,林如海不管都不行,比贾政靠谱多了。
最好是林如海把宝玉当成亲儿子,丢开那该死的林泽。
都怪林泽,不然她家姑娘肯定能做贵妃娘娘的!!!
相比王氏,贾老太太最近没什么精神头,贾赦长久得不回府,肯定是有怨怼的。
事情到这个份上,她就是个傻子,也知道赦大老爷平日都在装蒜。事成以后,连面子功夫都不做,愚孝?孝在哪里?
如今荣耀加身的,就不该是邢大太太!!
小门小户的出身,若非她给的尊荣,哪有今日的风光?竟还来显摆!!
最令贾老太太伤感的,还是史家。
那两个侄儿全都换了副嘴脸,说出来的话,不堪入耳。
什么叫做他们会将她领回去做姑子?什么叫她败坏贾家证据确凿?什么叫她纵容小媳妇倒卖贾家祭田?什么叫谋害贾瑚不慈恶毒?
这些话,倒像是老大说的!
那堵墙被推倒后,取而代之的是一堵无形的墙。除开荣庆堂,东院加荣禧堂,他们都去不得了。
宝玉一无所觉,该吃吃该喝喝,可能最高兴的非他莫属。
二太太同意他跟黛玉在一起,老爷不再逼他读书,整日不在家,根本管不着他。
天仙般的日子,不过如此。
黛玉也欢喜,宝玉待她愈发得好,什么都听她的。之前还有丫头会拾掇他闹腾一下,现在那些个丫头全都老老实实的。
可能,这就是权势吧!
第一回感受到父亲所带来的强大后盾感!就是不知她那搅风搅雨的兄长,最近怎么又默不作声?
根据经验来看,按兵不动的林泽,都有大作为。
上一回的江南盐政在家闭关将近一年,后头扶持肃郡王,又待了几月,最近安安静静的,总觉得有大事将发生。
林泽的默不作声,林泽的背后一刀,王太太对探春这个林泽媳妇,那是恨得牙痒痒。
她们什么好处都没得到,探春还好端端的没什么妨碍,二太太怎么能忍得下这口气。
想躲?同一屋檐下住着,能躲到哪里去?
也就避讳着点黛玉和宝玉,日常叫探春来她屋里,罚跪、抄经、顶缸,都是小意思。
偶尔心里憋屈,还会拿跟柳条抽小腿。
总之,面无全非恶毒显而易见。
荣国府外,赵姨娘和贾环都清楚探春的情况,只能干着急,什么事做不了。这好端端的婚事,成了催命符。
好在邢大太太会看顾一二,也不知是不是得了贾赦的吩咐,偶尔问几句探春,把她带到荣禧堂做做绣活,给探春一些喘息的机会。
对探春的事,黛玉不是不知情,但这终究是她自个的选择,后果自然也要承担。
本不愿插手,但探春来寻她的次数有点多,可见二太太对她之苛刻。
是以送信去林府,问林泽如何办?总不能就这么僵持着。
回信只有几个字:秋闱中,不便露面。
这七个字,便是全部。
林泽不好露面,还在考科举,不想引人注目。林黛玉看到这个回复,当真无语,就这么让探春忍着?
信她给探春看了,探春看完后,却高兴得笑了,笑得非常开心,泪花不断。
岌岌可危的那根弦,突然松了一样。
林黛玉摸不着头脑。
“探春,你……”黛玉有些不知所措。
“没事,我就是高兴,他没事就好。”探春的话很真诚,“我以为他这次死定了,或者要失信不娶我呢,再来就是跟二老爷一样,丢了精气神。”
黛玉不懂,“他没事,你不是有事吗?为他开心,就不为自己想想?”
“只要他没事,我就不怕。黛玉妹妹,你认为我有林泽的看顾,还需要对二太太听之任之吗?”探春擦干净泪花,“若非怕他不想再应下婚事,我的婚事又得回到二太太手里,我必不会忍耐。”
黛玉依旧不懂:“你不忍耐要做什么?”
“我的好妹妹,我身边又不是没有人。”探春轻松地坐下喝茶,“我有林家的仆从,只要我不落单,她能拿我怎么样?我的衣食住行她想拿捏,我也有银子化解。大不了,我去荣禧堂买就是。”
林黛玉微微震惊;“你不怕别人说你不孝?”
“怕什么?林泽名声比我好吗?背主、弑君,哪样不是大罪。我嫁给他,他能嫌弃我名声差吗?”探春摇了摇头,“只是大家都不明白他为何这样做。”
“是啊,若是七皇子登基,他肯定是当朝新贵。”林黛玉同样不懂,并表示有些在意,“他才多大的年纪,竟然能弑君!我算是彻底服气了。本来以为他会来抢我的东西,结果是给了我父亲一条通天路。”
只恨来得太晚!若母亲能看到就好了!
林黛玉想了想那个场景,还是摇摇头。
以母亲那爱重荣国府的架势,绝对会各种威逼利诱林泽去帮助贾家的。一如今天的场景,林泽肯定没有安生日子过。
为此,林黛玉还有一丝罪恶感。
第67章 太后要见贾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