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早在王家要把她一个官家女儿下嫁给商户的时候,就该想清楚自己在王家人眼里的分量,真的不值一提。
直到宫里小选的消息下来,薛宝钗的名字赫然在列,王家想塞银子混过去,却被宫里来的嬷嬷挡回去,薛宝钗迫不及待翻墙出来,拽着宫里的嬷嬷,就如看见救星一样。
“姑娘放心,你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嬷嬷拍拍她的手,带着她上马车,“在宫里安安分分的学规矩,薛大老爷好歹将兵部尚书的罪证交给了陛下,你身上没有过错,会给你留个恩典。”
竟然是父亲给她遗留的恩典。薛宝钗眼泪忍不住留下来,从小到大,父亲都对她疼爱有加,那么复杂的海上方,说弄就弄,还弄了那么多,她这辈子都不愁吃不着。
薛宝钗进得宫,听了嬷嬷的话,恪守本分,从不越矩。太后觉得她品行端庄,人还漂亮稳重,最主要是昔年紫薇舍人给她帮助良多,给了个体面,收做义女赐给北静王做正妃。
第82章 黛玉番外
林黛玉,一个出生时百花盛开的女孩,样貌好脾气佳,在江南负有盛名。
可惜,林府的名声从来都不好,有一个不合群的爹爹林如海,配上一个难以生育的贾敏,还有病病歪歪的庶子林珏,每一个看似都不正常。
原本在懵懂的岁月时,黛玉觉得自己的人生应该已经确定下来。
去贾府,与宝玉定亲,然后过着不知是好是差的日子。母亲对贾府极尽推崇,对贾宝玉十分看好,所有乃父之风,极力想促成,奈何父亲反对但又不是很坚决。
唯一能令她开怀的,还是父亲许她读书习字,不拘什么四书五经,或是史书通论都可以看,并不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
飞鸿院中的书,有一小部分黛玉是看过的,上面精心配上的各家注解,每一个字都倾注心血。
父亲肯定是想要有个继承人的,可他只想要跟母亲生下的男孩,连珏儿弟弟都是看在母亲亲自教养的份上,多有几分疼爱。
他们之间的爱情,从头看来,好不心生向往,作为子女,又有些难受,父亲母亲好像都不是最疼她之人。
后来,珏儿病没了,一个不知哪里来的林家兄长过继进来,将她平静的人生打得粉碎。
撩开伤疤,安逸的日子下,竟全是各种算计。
以前懵懂不知,什么都看不明白,听之任之看淡世事,等身边的丫鬟婆子一个个被拖走,还从她们屋子里找出她不少旧物时,贾家把持她的事已经不言而喻。
可能是漫不经心,可能也无人教导,被林泽兄长冷嘲热讽时,那时候真的非常不服气,迫切想要证明自己不愚蠢。
在林泽兄长口中,她母亲又蠢又顽固,她父亲自愿跳火坑,她自个毫无成算,就如活在梦中,这都是什么垃圾话。
可林管家总喜欢跟她说林泽兄长的事,好像跟在林泽兄长身边的那些年,是他学得最多的时候。
在江南的时候,就给她安排一个贾探春帮忙,见着面才知道,探春三姑娘的确是个很有眼力见的姑娘,脸皮也城墙厚,看不懂冷脸,即便她总甩脸子,依旧能笑脸相迎。
在探春身上,她看到了生活的无奈,也看到权势地位的好处。
原先总以为话本中的事可能会发生,看着总让人心生向往,虽也有痴男怨女,但还是希望能找到如她父亲那样的人,与她恩爱一生。
可林泽大哥并非一开始就有那么多权势,记得第一次见他时,他还只是个瘦弱的少年。
身上的衣服算不上多华丽,肯定也洗过几回,那身行头连林管家都镇不住。
对待林泽兄长,她向来很复杂,王嬷嬷说,他是来跟她争抢家财的人,一定得把他赶走,否则迟早要对她下手。
可这个人目空一切,从未主动见她,更未将她看在眼里,自恃能力出众,对林家的一切都各种挑剔,跟刚刚入府之时的态度天差地别。
那时候,黛玉想着,他的目的是不是已经达到了?所以才肆无忌惮。
可能力的确让他能够脱颖而出,许多事要他去算计才能得到,每一个算计都让人觉得他不好招惹。
说实话,她也想做林泽大哥这样的人,如此,才不会让人瞧不起,任人拿捏。
就好比探春,被人拿捏得死死的,不过是从王二太太手里,过渡到林泽大哥手里,大哥让她如何做,她就得如何做。
好在大哥的确没想过要交恶,安排她跟探春一起学习管家做生意。
很长一段时间,她不懂庶务,连米面的价格是多少都不知道,林掌柜给了她一张报价单,很多东西都是按几文的价格贩卖的。
但贾府里想要吃一个水煮蛋,紫鹃去买回来,就要半吊钱,可想而知,母亲在贾府学到的管家技巧肯定不怎么样,奴仆们也特别胆子大。
荣国府从来都不是个好地方,势利眼非常严重,除了宝玉外,只有琏二嫂子还算对她照顾,有时候老祖宗看她,眼神都非常复杂。
林府有好消息时,人人对她恭维,林府有坏消息时,个个都能指指点点。
二舅母的心眼更是针尖大,今儿贪图林泽的权利,明儿贪图她父亲的好处,后日觉得元春翻身做了主人,谁的面子她都不用给,又想来折腾她。
搞不明白她们到底是什么想法,喜怒哀乐全由别人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