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今日的事孤会亲自和父皇说”,太子缓和了下心情,对着季太监沉声说。
  “奴婢明白了,必不会往外透露一句”,听到太子的话季太监答的也利落,他巴不得太子亲自把事情揽过去,这东西说到底还是太子准备的寿礼,御用监也只是暂时存着的,他没必要多话。
  太子心情不好,但是处理完了事情也只得留下王公公盯着御用监的内侍们处理东西,带着自己身边的福庆回了乾清宫,他这是偷偷和父皇告假出来的,今日还是要照常去乾清宫帮着丰泰帝处理政务。
  丰泰帝知道儿子要给自己送的东西,其实心里也是又些期待的,只是作为一个帝王,不好在儿子面前把这些期待表露出来。今日太子一出门,丰泰帝就吩咐了身边的伺候的赵太监遣人跟了出去。
  赵太监派了自己的徒弟春来跟着,着小内侍是个机灵的,远远看着太子坐在轿辇上面色不像以往那样温和,就知道可能是出事了,赶快抄近路回了乾清宫和师父报了信。
  “你说太子面上无甚喜色?”,丰泰帝听了回话搁下了批奏则的笔,他皱了下眉头,继续吩咐道,“赵理清,你亲自去御用监看看。”
  太子带了一肚子的话回了乾清宫,但是一路上思来想去又不知道要不要和父皇说实话,如果要说究竟要怎么说。好在回了乾清宫后,丰泰帝一切如常,并没有多问太子什么话,只是让他继续把该做的事做完。
  太子打开了自己面前的折子,能送到他这儿的东西,要不就是有定例可以处置的事被送来给他练手,要不就是朝中吵来吵去没个结果的事,丰泰帝一时半刻不打算决断,就推给儿子随意批复下去。
  这件折子是泰西的传教士联名上的,说的不外乎就是继续恳求丰泰帝允准他们传教的事,现在京里待着的这些传教士,都是被固定了活动范围不允许随意出京传教的。
  但是最近丰泰帝又允许了新设几个港口通商,所以许多西洋人也闻风而来,不仅有商人还有同为传教士的人士,他们见丰泰帝的动作,就想要争取更多的权利。
  第13章
  丰泰帝想要增加通商口岸是为了增加国库的收益,最近几年年成都不算太好,各地都有灾情出现,丰泰帝认为需要从商入手,因而略取消了些对外通商的限制。但是泰西的传教士在丰泰帝看来虽有些本事,但是纵着这些人在境内自由活动,还是对国朝没什么益处的。
  本来海禁是祖宗之法,满朝大臣还想和丰泰帝摆个对台挣个名声,折子流水一样送进了司礼监,可惜都被留中不发,内阁也都没个动静。
  一阵僵持不下,朝臣们没想到后来丰泰帝根本不和他们吵,直接提拔了几个厂卫和太监先去南方设了新口岸通商。如此下来过了一年,实打实的银子入了库,朝臣才闭了嘴甚至想要来摘桃子,不少大臣上疏要正式设立衙门选派正经官员管理这些通商之事。
  丰泰帝也知道这些事要长久,必须要正经选派官员管理,而不是临时用厂卫监管,所以也同意了当时的上疏,只是主官为户部之人,但是还需有厂卫监理。
  太子看着泰西人的折子也头疼,这些泰西人不光是只会念经,也懂些稀奇古怪的知识,尤其是京里这些一直留下的人,这些年靠着西洋的精巧之物和药品,和京中的一些权贵也都是熟识,也说动了不少人来给他们敲边鼓。
  “暂不允所请之事”,太子还是照着之前的批复写了朱批,拿起下一本看起来。
  “叮……叮……叮……”,自鸣钟的声音响起,太子揉了揉手腕,看向丰泰帝,今日回来后他心神一直不太定,做事没法集中精神,早就想盼着回去了。
  丰泰帝听见钟声倒是没抬头只说了句,“时候到了就早点回去吧。”
  待到太子终于露出了点笑告退之时才又淡淡地又说,“不管遇到什么事,都不必如此,你以后的担子有多沉你要清楚。”
  徐瑞卿心神一震,整肃了下神色躬身道:“儿臣受教”,接着略一思索又补充说,“今日的事儿臣还没理出头绪,待到水落石出了定会禀明父皇知晓。”
  丰泰帝这才抬头看了眼儿子欣慰地笑了一下,挥挥手让太子回去了。
  徐瑞卿最近精神一直是紧绷着的,但是今天父皇几句话给了他极大的安慰,因此也算是缓和了些情绪,细细思索这要如何行事把这一关过去。
  他心里隐隐有个念头,父皇未必不知道这次的事情,只是目前还只是些小虾米在前搅局,幕后之人还隐藏在重重迷雾之中,只能等待其露出马脚后一击必中才好。
  东宫里最近太子妃忙着给绣品做装饰,请安都免了几次,春日里人爱犯懒,林慕月怀着孕除了每日去遛弯满足运动量也懒得到处跑。
  上头两尊大佛都不出门,新进了东宫的两个美人姚氏和云氏自然也不敢到处去逛,二人聚在一起说话的时间就更多了,还兼带着和太子之前几个没名分的姬妾也熟悉了些。
  “你说,殿下究竟何时会再召见我们两个啊”,虽然还是春天,但是午后这阵子也热起来了,姚氏一手捻起一颗蜜饯含在嘴里,一手拿着一柄竹骨绣玉兰花纹样的团扇慢慢扇着,因着嘴里还有东西,说话都有些含含糊糊。
  二人进了东宫后,也只得了太子一次的传召,后来便再也没有了。
  云氏正在拿着一本书随意地看着打发时间,她这段日子也算是摸清了这位同屋住的姚姐姐的性子,长得一副娇憨明丽的样子,性子也和长相一样爽利,没什么坏心思藏在背后,是个好相处的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