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听到太后的话,薛宝钗似乎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跳,那扑通扑通的声音越发地清晰,而同时她又感觉自己的思绪似乎被一点点抽离,直到她听到了自己应了一声“好”字。
  徐澄伦被一群昂族人围着灌酒,他来者不惧谁来都和人碰碗而后就一饮而尽,看得灵妤公主眉头紧锁忍不住叫了尔竹来说话。
  “你去提醒下三哥,这酒都是我带来的积年的陈酿,哪里有这么个喝法身子会受不了的”,灵妤吩咐道。
  尔竹也是看着那边儿都觉得酒气冲天,她得了公主的吩咐也赶紧过去了,灵妤见到尔竹去说完了话之后不管是那些劝酒的人还是自己的三哥都收敛了些,她才松了口气把心放回了肚子里。
  尔柏也是一直注意着那边儿的动静,她看着尔竹往回走了就对着公主说,“您要不要用些东西?我看着格洛已经烤好了些东西,不若我拿来您用一些吧。”
  格洛是灵妤最近才新收的一个侍女,穆赫把人给灵妤的时候暗示了几句,灵妤就知道这丫头并不简单是有真本事来保护自己安全的,于是她也是把人留下了并好好待她。
  往日里这些事儿灵妤并不会让格洛来做,但是今日情况特殊,穆赫设宴宴请了大郑来的使臣,现在整个部族中的人都聚在一处,长脑子的人自然不会在今日惹事,所以格洛才自告奋勇地去烤肉了。
  徐澄伦刚被妹妹派来的侍女劝住了不再多饮,他的目光也是随着人过去看了看妹妹在做什么,见到一个昂族女子拿了用小盘子装好的肉递给了妹妹,她也是笑着接过了尝了尝这才收回了目光。
  刚才劝酒的人都识趣儿地离开了,是以现在这处倒是清净,徐澄伦回头之后竟直接对上了穆赫的目光。
  穆赫看着对面的人一笑,“公主那边儿自有人招待,王爷不必担忧。”
  徐澄伦闻言皮笑肉不笑地答了一句,“灵妤是我的亲妹妹,我这个做兄长的自然是担心她。”
  第196章
  穆赫听完不置可否,不过他也没有回嘴只是拿起碗又喝了一口酒,还是牧仁说了句话打圆场,“公主现在亦是我们大汗的妻子,现在是更多了个人照顾公主,王爷自可安心。”
  徐澄伦哼了一声不过也没再反驳,“若是这样自然是好。”
  一起出塞的副使袁大人平日里虽也有和同僚、好友小酌几杯的爱好,但是昂族这么大口喝酒的习惯还是让袁大人不胜酒力,现在只留下了徐澄伦一个人和穆赫他们说话。
  所以现在徐澄伦也是尽力避开一些话题,只是和穆赫说一些不大要紧的事儿,现在说起妹妹灵妤来他更是有些收不住。
  在大哥当初要把妹妹嫁出去的时候,徐澄伦就是一万个不愿意,现在看到妹妹之后知道了她过得还算过得去才略微放下了心。
  但是在草原上的这几日徐澄俞自己都觉得有些不适应,他又想到妹妹灵妤当初的年纪和无助,越发是心中难受了才忍不住阴阳了几句穆赫。
  穆赫倒是没觉得被冒犯,他也知道草原上的日子和大郑京中没法比,但是他也已经把最好的都给了灵妤公主了,现在被这么刺上一两句也不觉得有什么。
  “草原苦寒,这些年我也觉得天气越来越不对,我想你们郑人应该也意识到了这一点”,穆赫换了正事儿看着对面的人说。
  徐澄伦想要去抓酒碗的手顿了顿,“应是如此吧,本王也不是农事官,不大知道这些事儿。”
  这话说得不真切,徐澄伦虽不是农事官,但是他有一位和农事官打了许多交到的兄长,他这个做弟弟的也可算是耳濡目染了。
  徐澄俞在还是吴王的时候就十分用心农事,当初最开始搞这些东西的时候一半儿是兴趣一半儿是为了继承父亲遗志。
  但是后来看到田地里那些高产的作物,徐澄俞也是真的感受到了这些新作物的重要性,现在他登基之后也是把这些作物逐渐向各地推广开来。
  因为在明州的时候已经有了经验,京城中之前也受到了明州的报告和记档,推广作物和粮食也是最无可争议的那种新政,所以现在这件事儿的展开可以说是十分顺利。
  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徐澄伦其实也好奇过为什么哥哥要这么着急地推广新作物,当二哥把各地受灾情况和粮食产量摆在他的面前,他才理解了为什么二哥会这么迫切。
  徐澄伦一直以来都觉得国祚传承至今,大郑一直以来国运都还算是不错,只是在父皇登基之后才起了些波折,但是这些波折也都是在朝堂之上而非是民间。
  只是看到了那些奏报之后,徐澄伦才知道不是大郑境内百姓的生活没有过波折,是小民的生息他们这些久居庙堂的人看不到和不愿看罢了。
  饥荒、瘟疫还有不时出现的山匪海盗,百姓们的生活一直以来都是困难重重,尤其是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户人家,靠天吃饭总有风不调水不顺收成艰难的时节。
  而最近几十年来,这样的艰难时节也是越发地多了,河水改道泛滥也成为了常事,现在穆赫这么一说话,徐澄伦心里就想到了这些事儿。
  穆赫看着对面郑人王爷的神色,心中其实也有了些谱儿,他心想着小王爷还是嫩了些,要是刚才那位袁大人没有被灌醉可不好这么容易看出他心中所想。
  但是穆赫也没有恶意,他看着人说道:“这也不是什么要闻密事,况且我也没什么恶意,闲聊罢了王爷不必如此紧张。”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