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今日黛玉突然要回府也是宫中有信传来,黛玉之前请徐澄俞查的消息已然是有了结果,她想着这件事儿也是想赶紧回去,倒是宝钗被贾府众人苦劝还是留在那里。
  来给黛玉送信的不是别人正是茂才,他候在林府正堂中坐着,林海正有一搭没一搭地和他说话。
  见到黛玉回来,两个人倒是都松了一口气似的,茂才赶紧起身行礼,恭恭敬敬地递上了那一摞信件。
  送走了大太监,林海看着女儿笑道:“往日里行走御前倒是也曾和他打过多次交道,只是这突然来了咱们家,我还真不知道和他说些什么话儿,好在是你没多时就回来了。”
  黛玉听了却问,“母亲不在家么,怎得没出来见客人?”
  林海见女儿问起妻子也只能老老实实地答说,“你母亲应了太后娘娘母家的请过去赴宴了,今日倒是留了你我父女两个在家。”
  因着林慕月也姓林的缘故,林海现在提起太后母家也是觉得有几分别扭不知如何称呼,不过黛玉也是心中有数儿知道是哪家就是了。
  林家的三位夫人中,二爷和三爷的夫人都和黛玉有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两位夫人也都是极为喜欢黛玉的。
  唯有林峰的夫人也就是太后的亲生母亲、皇帝的亲外祖母汪夫人之前并没有见过的黛玉,两个人是黛玉回京之后才见了第一面的。
  林慕月母家虽没什么姑娘,但是几位夫人和同辈的嫂子家里却也有许多闺秀,是以其实对着徐澄俞妻子的人选,当初林家里也不是没有曲线救国、亲上加亲的念头。
  只是后来变动颇多,林慕月又自己看上了别家小姐,林家夫人、太太们的这些打算才算是作罢。
  亲戚多了难免就有些拎不清的,汪夫人家里现在有个侄媳妇就是如此,这位嫁入了汪家的太太有个适龄的女儿,她仗着自己家里的关系没少去老姑奶奶那儿敲边鼓。
  现在见事情不成了这位太太也没有放弃,她还打着把女儿送入宫为妃的念头去汪夫人身边念叨了几日,直到惹得汪夫人厌烦明确表明了拒绝之后还不放弃,甚至开始说起了黛玉的坏话。
  这世上就没有不透风的墙,更何况那位太太的话不只是在汪夫人面前说过,她还没有顾忌地在许多别的场合也说了。
  所以汪夫人知道后气了个倒仰亲自杀回汪家叫他们管教好人的同时,她也是赶紧请了黛玉的母亲过府赴宴把事情的原委说了。
  “礼部现在只有操办大婚和封后典礼的动静,选秀和采选使役宫人的动静一点也无,我想着也是因为这个才有些人急不可耐了”,林海也不避讳和女儿说起这些。
  当初皇帝还是吴王的时候,林慕月为了帮儿子求娶黛玉许下了日后吴王不纳妾,一生一世一双人的允诺。
  但是后来吴王变成了皇帝,其实林海和贾敏两个都已经默认这项约定不做数了。
  黛玉看着父亲却说,“我愿意信他,都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我觉得他不会失信于我们林家。”
  看着女儿林海有些发愁,“蒙老天庇佑我和你母亲得了你这样一个孝顺孩子,可是若是日后你不能诞下皇子,那时候就不只是家事而是国事了。”
  皇帝广纳后宫选良家子为后妃嫔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继承人的选择上需要留有余地。
  纵使是传承千百年至今,各朝各代都十分重视嫡长子,但是观史书就可得知真的因嫡长继位的皇帝并没有那么多,皇帝也需要更多的妃嫔生下皇子,能够有挑选继承人的余地。
  看着女儿林海也是发愁,若是日后黛玉嫁入皇家后能顺利诞下皇子还好,但若是老天不开眼叫她多年无所出或者是只生了公主,到那个时候皇帝是否能坚持当下的诺言就成了个问题。
  “少年人情深意切什么诺言都能许下,但是到时候却未必事事都如人愿”,林海低声言语,一时间黛玉有些恍惚,不知道父亲说的到底是皇帝还是谁。
  当初林海和贾敏也是少年夫妻,两个人一个是京中炙手可热的才子一个是高门贵女才貌双全,成婚之后林海满心满眼里也都是只有夫人一个人。
  但是后来贾敏多年无所出,林老夫人尚在世时就对着这个媳妇渐渐生出了怨气,后来更是压着儿子纳了妾侍,贾敏的身子也是渐渐在重压之下逐渐败落。
  好在是后来林老夫人故去婆媳之间的矛盾消散了,林海发觉了妻子身子渐渐不好,他直接停了那些乱七八糟的补药不许妻子再乱喝,夫妻两个长谈后解开了心结也在不久后就有了黛玉。
  只是就像是刻下了痕迹的树木,两夫妻之间到底是留下了些隔阂,目前虽两个人看起来也算是恩爱夫妻相敬如宾,但林海也知道到底是因为他当初的怯懦给了贾敏许多伤害,二人之间的这份感情也再也不会有当初那般了。
  林海一直以来都知道自己子嗣艰难,看着女儿他很害怕女儿日后也在这一日一日的折磨中消散了心气儿,害怕现在对着女儿极好的太后和皇帝,日后也变了面孔。
  黛玉未曾想到父亲还有这么一层担忧,她垂头沉思了一会儿说,“已然是这个时候了,只等天命吧。”
  这话说得其实并不符合黛玉往日里的性子,但是林海只当自己今日的话吓到了女儿,他自责说道:“罢了罢了,天塌下来有为父为你顶着!这么晚了玉儿去休息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