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她捂着嘴咯咯咯咯笑起来,大家都扯着嘴角跟着笑了一下,宜妃的要求低,儿子有安排就行,别的也没什么盼头。老五和十一都是太后的眼珠子,也不闹事儿,老九早些年是个刺头儿,虽然现在看着也是个混帐行子,但是那孩子别的好处没有,有一个优点要夸夸他:他孝敬额娘。所以宜妃的日子能一眼看到头,然而大家都羡慕。
  惠妃是最羡慕的,大阿哥眼下的场面让她常常睡不着,惠妃就不明白他怎么就跟太子过不去!那可是太子啊!就不怕将来太子登基了为难自己母子!
  荣妃也羡慕宜妃,老三要是有老五一半省心也尽够了,不说比老五,就是有老九一半听话也行!
  惠妃和荣妃强颜欢笑,宜妃就问大伙:“明年各位阿哥都建园子吗?”
  荣妃心里更不舒服了,三阿哥想建园子都快魔怔了!惠妃说:“大阿哥当初的安家银子收了,建园子的时候皇上也赏他银子了,这次好事儿他没份,就是不知道两口子是这会搬家还是年后搬家。”
  大阿哥在外面有府邸,能随时搬出去,惠妃是不想让现在搬,毕竟儿媳妇一直病着,孙女又小天气又冷,然而大阿哥欢呼雀跃,想赶紧搬走。
  荣妃只能说:“会建的,毕竟夏天要避暑呢。”
  德妃想了想:“京城里面各处府邸要建造,内务府的人都派到城里了,城外就难顾及到了,也许园子还要再等等。”
  这话说的也是实情,府邸和园子总要顾一头啊!
  总之大家都是一副喜气洋洋的模样,实际上各有各的烦闷。
  娘娘们这边在议论这事儿,康熙跟前也吵翻天了。
  还是那个问题:以什么标准给皇子们建造府邸?
  礼部说:我们几个月前把各位阿哥封爵的折子递上去了,别看我们,和我们没关系。
  内务府说:没定下各位阿哥的爵位我们没法安排啊!
  工部说:我们不想给阿哥们盖房子,这是内务府的事儿。
  户部说:别看我们别看我们别看我们……
  康熙哪个衙门都不想搭理,但是不搭理没法办事儿,就把给各位皇子封爵的折子找出来,看来看去,觉得给这些爵位自己都亏心!
  康熙直接让人把折子给太子送去,就说:“让太子审议。”
  随后就召见了来京中述职的曹寅。曹寅今年还是和李煦一起来京城的,和往年一样,曹寅等候召见,李煦各处钻营。
  康熙想和曹寅说说最近的苦闷,然而话到了嘴边说不出来。只能跟曹寅感慨:“人说皇帝是孤家寡人,朕如今算是体会到了。”
  曹寅捏着棋子想了想说:“宫中朝中有很多人能为主子爷分忧,何故有此感慨?”
  康熙就说:“他们能分的不叫忧,也就是差事,朕心里面的忧愁他们不知道,有些大臣就是知道了也装不知道,宫中朝中不知道有多少人只为自己的富贵荣华着想,眼光长远的少之又少,唉!”
  说完长长的叹了口气。
  曹寅思来想去,不知道康熙叹什么气。毕竟他不在京城,很多事情都不知道。
  康熙看着曹寅皱着眉头在思考,就笑了一声:“罢了罢了,咱们君臣好不容易见一面,说这些徒增烦恼,下棋吧。”
  曹寅就跟着下棋,下棋的时候还在想皇上的烦恼大概来源于党争,毕竟索党和明党已经到了势同水火的地步。换句话说,太子和大阿哥两人再斗下去必然会出祸事。
  曹寅就想委婉的劝劝康熙去管管他的两个儿子,这种家族内讧真的会影响到朝廷。
  然而这种话不太好说,说出来之后就算皇上不计较那两位爷还不知道怎么想呢?
  曹寅盯着棋盘在想这话怎么说,康熙也是满腹心事,现在他觉得太子总差了那么一点儿意思,他最大的烦恼就来源于这几个没出息的儿子。
  他手里捏着几枚棋子把玩,把这几枚棋子当成几个儿子,捏一枚想一个人,太子就不说了,太子小的时候,康熙觉得自己养的儿子简直是最完美的太子,古往今来没有比太子更豪更完美,更符合要求的太子了。那个时候大哥还很勇武,三阿哥也称得上是文武双全,下面的几个儿子也颇为聪慧,以前对他们倒是挺满意的,现在怎么看怎么不满意!
  如果说上面那几个儿子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了,想多教似乎已经来不及了,可是下面的那几个儿子也没几个出挑拔尖儿的。
  唉!
  养了一群没出息的!连他们的姐妹都不如!
  康熙在心里微微叹口气,就曹寅聊天。
  “子清,你们家的孩子最近可好?”
  曹寅听他起了这个话题,就意识到皇上也知道太子和大哥斗得不可开交了。连忙说:“奴才家中孩子调皮,或许是还没长大,不懂事儿,整日在家里面闹腾,闹得家里鸡飞狗跳,一块儿点心就能争起来,又都觉得对方的东西好想弄到手里,奴才实在是厌烦,不想管,然而又不得不管,毕竟孩子还是要教的,不教不成器。”
  曹寅觉得自己已经暗示到位了,然而康熙听着却想到了自己那群没出息的儿子小的时候也是这些臭毛病。跟曹寅以一副过来人的口气说:“孩子都是这样,长大了就好了,长大了就知道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惦记,长幼有序……”
  说到这里康熙顿了一下。
  曹寅当没发现,落下一枚棋子说:“是,都是这么说的,可是奴才家的孩子年纪都小,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长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