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5章

  她打算去祭祀今生的父母,因此就向弘晖商量去祭祀。
  弘晖心里有鬼,不想让海棠去景陵,因为修了这几年,弘晖的陵寝没修好不说,海棠的坟茔附近开始悄悄准备打地基了。这么做是年前海棠嗜睡的时候大家都觉得她身体不太好,为了让姑妈嘎了能立即入土为安,弘晖就决定动工。
  没想到过了年,姑妈虽然还嗜睡,但是精神头好了一点点,看上去不会马上就去见祖宗,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地基都开始打了,他也只能想尽办法瞒着。
  弘晖就去忽悠海棠,让她往泰陵走一趟。去祭祀乌雅氏的时候还能去看看雍正。至于景陵,他打算派百岁去。
  海棠以为弘晖在给儿子铺路,毕竟祭祀皇帝比祭祀皇后更重要一些,就愉快地答应了。
  弘晖松口气,心里谢了祖母坚持葬在泰陵附近,要不然她和圣祖葬一起,弘晖真没法子掩饰!
  至于将来,将来再说将来的事情。
  海棠坐车出了城往泰陵去,泰陵在西边要近一些,她先去祭祀乌雅氏。这里是一座皇后陵,相对而言规模不是很宏大,这里比起景陵来也很安静。因为景陵附近守陵的人多,他们在陵寝附近生活,繁衍生息下来人口增加,就显得热闹。
  皇后陵冷冷清清,处处透出一个静字,海棠知道,哪怕如此,乌雅氏也不愿意去景陵埋葬。不想看到昔日的那群老冤家们。
  她在这里逗留了几天,又去了泰陵。
  泰陵就显得规模宏大,这里也比较安静,没意思喧嚣。
  海棠盘腿坐在大殿上焚香点纸,看着悬挂的画像,画像上的四哥是个胖子,海棠瞧着胖子的小眼睛忍不住笑起来。
  她得意地想:幸亏我有先见之明,让扎拉丰阿把我的画像画下来,要不然就这些宫廷画师画的人物似乎都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和真人长相有十万八千里的区别!
  第824章 听噩耗
  就在海棠在泰陵逗留的时候,弘晖急忙把弘阳叫来。
  “往后你要拦着姑妈往景陵去。”
  弘阳心想这拦得住吗?她老人家想祭祀玛法天经地义,这谁拦得住啊!而且拦着必然会让她生出疑惑来,到时候就更容易露馅。
  看弘阳一脸为难,弘晖说:“必须拦着,那边都开始动工了。”
  弘阳说:“要我说先停下来,现在就是打了地基,这会停下来还来得及,只怕那边速度快真把房子盖好了,然后她哪一天在咱们不知道的时候去了一趟景陵,站在景陵就能看到工地,到时候更收不了场!”
  弘晖忍不住揉一把脸,因为景陵和海棠的安息之地太近了,近到敕建无上大光明勇和宫和景陵共用一面墙。原本是有些距离的,可弘晖想把寺庙的规模往大了建,这就是导致寺庙的范围直达景陵。
  万一哪天海棠想去景陵,只需要转一下脑袋就能看到,岂不是露馅了!
  弘晖思来想去觉得弘阳的话说对啊,趁着如今刚有地基,先停工,要不然真的容易露馅。难道到时候真的要拦着姑妈去祭祀玛法?没这道理啊!
  下令暂停修建佛寺后弘晖又开始忙了起来,他的事情很多,各种事情千头万绪,这时候除了应付河道衙门每年催命一样要钱外,今年弘晖还打算整个大活!
  他要清查所有粮仓。
  雍正执政中晚期几乎是年年建造粮仓,加上这几年还算是风调雨顺,也没大面积的受灾,所以也没大范围赈灾,按道理说粮库的粮食损毁有限。
  弘晖深知官场的臭毛病,连年风调雨顺,除了把陈粮拿出来一部分喂给军马外,少不得有人打这些粮食的主意,弘晖就要策划一场雷霆暴雨一般的行动去清查粮仓。
  他自己有计划,在二月初就下令编练三万养育兵。养育兵是八旗预备役,设置之处是为了解决一些八旗兵的生计问题。在顺治年间,养育兵的粮饷是正常兵丁的一半,在雍正年间,规定满蒙养育兵每个月有三两银子的俸禄,汉军旗有二两银子的俸禄。
  养育兵的名额是固定的,他们有专门的旗帜、服色。往年也就是几千人而已,弘晖下令编练名额扩大到三万,一下子震惊了整个朝堂。
  为了这个问题朝廷里面撕扯过好一阵子,海棠认为无论从防务需要还是从国库的承受能力再或者考虑到将来八旗改编,现在扩大养育兵的规模是有必要的。
  养育兵就开始在满蒙汉旗内挑选了起来。弘晖的打算是将来以检验养育兵训练的名义去突击检查粮仓。所以现在一切显得风平浪静,甚至因为养育兵人数多往周边几地分派训练也显得合情合理,没人想歪了。
  海棠从泰陵回来没多久,扎拉丰阿策划着四月初海棠花开的时候在家里设海棠宴。这时候在圆明园的弘晖一声令下,各地仓库同时被养育兵包围,一天时间不到,被逮捕的大臣们已经押送京城了。
  这些人押送京城,他们的熟人亲属就开始找人疏通关系,自然也找到了扎拉丰阿这里。因为被抓的有正白旗的官员,和董鄂家关系亲密。
  正陪着海棠挑选请柬的扎拉丰阿听了忍不住冷笑:“国库粮仓也敢动,这是一开始都不打算要脑袋,谁家的好人会打国库的主意?救不了,让他家的人早点给他准备棺材吧!”
  等他的太监离开后,扎拉丰阿对海棠说:“这是要钱不要命,国库的粮食也敢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