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是,”胤禔咬着牙,“他们以为能取代我,成为汗阿玛看重的孩子。那我就不能让他们如愿,等爷起来了,胤祚他们就等着吧。”
今晚上对于等待已久的胤禔来说注定是个无眠夜。
乾清宫入夜之后,灯火通明。
康熙手里拿着胤禔交上来的厚厚的一沓纸,慢慢翻看起来。见上面字迹多急促,心里忍不住叹了口气。
本来想要磨一磨心性,但看着手中这一大纸。足以说明,这心性不仅没有磨炼好,反而让问题更大了。
胤禔为何不能像兄长福全一样呢?兄长从小就知道甘为贤王,自己还并不是嫡子。兄长就愿意辅佐自己。可胤礽明明是嫡子,身份上是其他兄弟没办法弥补的。为何胤禔永远都不甘心?
终究是朕太过于看中他了,给他养大了心思。还有纳喇家的心思也太大了,明珠的官做到这个程度竟然还不满足。竟然妄想扶出下一任的帝王,佟佳氏的荣耀他们也想复制。
明天召胤禔来看看,若是自己想的那样,那以后有些东西就不能让他插手了。本来想着十来岁可以进朝堂办差事了,可现在看着,为了不再养大他的心思,还是再等上几年,福晋娶了再说吧。
纳喇家,看来是要敲打敲打了。
本来纳喇家的明珠和赫舍里家的索额图在朝堂上分庭抗礼,是平衡之术。如果是小事那并不介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掺和到储位,那就不是小事了。
纳喇家,明珠,胤禔,惠妃。把手中的纸放下,康熙拿起毛笔在纸上写下这四个词,既然想要削去胤禔的野心,那就要改变这样的局面。那么,惠妃和前朝的联系只能断了。把儿子的心养得这样大,惠妃不堪为妃位之首。
现在朕还这样年轻,就已经开始算计着储位了。那十年之后呢?孩子们都长大了,那是不是会有更多是臣子想要来投资下一任皇帝?
朋党之争,储位之争,若这些都出现了,那就是祸国之相。大清如今外患未除,草原上的部落心思各异,北方的沙俄也一直虎视眈眈。若是再出现争储这样的内忧,那大清抗不住。
这些东西,如今势必要整治了。
第16章
大阿哥的禁足解了,但宫里都在看笑话。皇上在下旨解除大阿哥禁足后,整整三天了,还没有单独召见过他一次。
这是从未有过的,皇上如今对皇子们还是很宽容的,鲜少有这样的情况。
时间又过去了几天,胤禔已经在上书房上了两三天的课后,康熙终于召见他了。
“儿臣参见汗阿玛。”胤禔进乾清宫后就恭恭敬敬地行礼,和以往截然不同。
康熙坐在上首,沉静地看着下面的胤禔:“起来吧。”
站起来后,胤禔一直垂着,静静地等着坐在上首的汗阿玛垂问。从前他在汗阿玛面前也很是自在,并不像今日这样小心翼翼。可刚刚受过罚,还是要拿出些态度来。
“你抄写的书朕看了,已经抄了这么多的《论语》《孝经》还有《礼记》,那可从中悟出些什么来?”
这样的问题胤禔早有准备,当下不假思索地开口:“儿臣在抄写的时候也更明白了书中的道理,二弟虽未弟弟,但也是太子,是君。儿臣既为兄长又为臣子,本当爱护弟弟,敬重君上。而四弟和六弟为弟弟,儿臣身为长兄,本应护之教之,不应与弟弟争一时长短。”
“看来你明白了许多。”康熙扯了扯嘴角,露出了一个没什么温度的笑,“既然你明白了,那以后就好好在上书房读书吧,书中道理千百般,还是要你自己能明白才好。否则,就是有万般的道理也是一场空。”
“儿臣谨记汗阿玛的话,日后必当多读书,多通晓道理。”胤禔说完这,见康熙再没说话了,心下难受。本以为汗阿玛会关心关心自己在禁足时的情况。
屋内气氛凝滞着,梁九功从外面进来,走近后禀报:“皇上,太子殿下来了。”
“胤礽来了?让他进来吧,胤禔你回去吧。”
“是,儿臣告退。”胤禔行礼后慢慢往后退去,心里却慢慢积攒了怒火,又是这样,每次都要给胤礽让路。
出了大殿,胤褆就看到在门口等着的胤礽。这明明是天子的宫殿,可门外那些奴才却对着胤礽分外殷切。
这次胤褆没有像以往一样,假装没看见胤礽。而是抱拳,行了一个拱手礼:“见过太子殿下。”
“大哥怎么这样客气。”受着礼,胤礽面上带着笑意,却丝毫没有回礼的打算。这禁足了一趟就是学乖了。见着孤也知道尊卑,知道行礼了。
胤褆嘴角也勾出一抹笑,说道:“礼不可废。”
两人言笑晏晏,远远看上去,好一幅兄友弟恭的画面。
互相皮笑肉不笑地客气了两句后,胤礽走进了乾清宫,胤褆在他身后神色莫测。
进了乾清宫,胤礽低头行礼:“儿臣参见汗阿玛。”
随意应了声,康熙抬了抬手,是以胤礽过来,指了指书桌上面放着的一沓张纸,示意胤礽看。
胤礽有些奇怪,但还是拿起书桌上的纸看了起来。这样看下去,胤礽有些心惊,这一沓纸上写的全是后宫嫔妃联系家中人的事。
其实后宫中的妃嫔往家中传信是常有的事情,但传信有传信的规矩,有些不能放在明面上的阴私就不能光明正大的传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