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皇上竟然查到这了,惠妃心上一跳。本以为是查到了其他事,那还能求得辩解,可这件事,皇上是绝不可能容忍的。可是,这件事怎么会被翻出来,都过了这么久了。当年赫舍里家都不知情,现在是被谁翻出来的!
  “皇上,你只知道您丧了一个三岁大的孩子承祜,”惠妃哈哈大笑起来,明明是笑着的,眼泪却一颗一颗的往下流,“那可好记得臣妾的承庆?那个已经会说话,会走路,会叫阿玛额娘的承庆?”
  “到现在都还惦记着承祜,那您在这十几年里,可曾有一刻想到过我的承庆?”惠妃死死盯着康熙,泪水花了装,看上去狼狈不堪,可脸上的表情却又格外的嘲讽。
  承庆?康熙已经记不清那个孩子了。他早年早夭的孩子太多,承庆是第三个孩子。可这个孩子出生前,仁孝皇后生下了承祜,自己喜于得了嫡子,一心想着培养嫡子,对后面出生的承庆没有太多关注。
  看见康熙的神色,惠妃脸上的嘲讽更甚:“您已经不记得了吧,不仅我的承庆,荣妃的赛音察浑也不记得了吧,这两个孩子命苦啊。都得给仁孝皇后的孩子让路,我的承庆因为承祜被阿玛忽视,荣妃的孩子丧命还没两天正是太子生产之时。也不知道荣妃给孩子祈福时听着外面庆祝大清的嫡子时是什么感觉。”
  “承庆过世是身子不好,你却怪罪在已故的皇后和孩子身上,是你其身不正,为人狠毒。”康熙回过神来,冷然地看着惠妃,“那为何荣妃就从未干出这样的事来?”
  “那是她胆小,自己的孩子被这样对待,还无所谓,那是她胆小!”惠妃吼道,声音中满满的不甘,“若是仁孝皇后当真那样的贤德,为何偏偏在承庆生病的时候把太医都叫去了坤宁宫?明明身子不好的是她的承祜,不是我的承庆,若非那天晚上叫不到太医,我原本康健的承庆如何会身子就这样的衰落了下去,明明不会的。”
  说着,惠妃脸上的泪水止不住的地流,仿佛又想起了那个夜晚,自己一直盼着宫女能将太医领过来,结果一个太医都没来。自己本来能平平安安长大的承庆自那天后身子一天天变弱,直到在自己怀中咽气。
  “那天后朕去看过承庆,承庆还好好的,你偏偏要怪罪在皇后身上,皇后当日昏迷,如何叫太医去看?”康熙看着惠妃,只觉不能理解。这件事说到底并不是皇后与承祜的错,偏偏要怪罪在她身上。
  吃吃笑了起来,惠妃道:“在皇上心里千错万错自然都不是仁孝皇后的错,不过是臣妾的承庆福薄。可若不是那一晚上的高烧伤了承庆的内里,一个能跑能跳的孩子,就这样在半月内去了?”
  “而且承庆去了之后,董氏和马佳氏都接连生女,您又得了孩子,对我的承庆去世竟是毫不过问。都是您的孩子,我就想看看承祜去世您是不是也这样?”
  康熙说不出话,十几年前的事情,他有很多记不清了。若不是这次查到了这样的事情,也不会再想起来那两个早夭的孩子。
  用手抹了眼泪,惠妃跪得端端正正的,对着康熙行了大礼,说道:“既然这件事已经被查出来,臣妾甘愿受罚,只求皇上莫要牵连胤禔。当年他还未出生,什么都不知晓。”
  康熙站起身,往门外走去,没有理会惠妃的这句话。
  过了良久,惠妃的贴身宫女进来扶起惠妃,有些不解:“娘娘何必再多说这些话,若皇上迁怒了大阿哥可如何是好?”
  “查到这件事,本宫是不可能再起来的了。”惠妃嘲讽一笑,“事关皇上最宝贝的那位皇后以及嫡子,若本宫刚刚不说那番话,撇清是为了权势利益,那皇上必然会迁怒胤禔。可说了这番话,皇上在迁怒胤禔前也要想想我的承庆是怎么没的。”
  “如今只求胤禔平安了,本宫就这一个孩子了。”
  康熙走出延禧宫,面沉如水。梁九功跟在后面,不敢说话。刚刚在门口守着,听到了不少,皇上此刻的心情必然不好。
  回到乾清宫后,康熙坐在书桌后面的椅子上,静静地回想着当年的事。其实对于承庆的死,当年自己也很是悲痛。可前朝事多,少于去后宫后悲痛就慢慢消减了。
  对于那夜太医都去了坤宁宫这事,后来皇后亲自去给惠妃赔罪,惠妃表面无事,没想到竟然如此记恨。
  若非承祜的早夭,皇后不会伤心至此,才会在生胤礽的时候没挺过去。既然如此,那惠妃这辈子都给祈福赔罪吧。
  第21章
  “梁九功。”想了良久,康熙终于出声。
  梁九功弯着腰上前,恭敬道:“奴才在。”
  “传朕旨意,延禧宫惠妃不堪为主位,但看在养育大阿哥胤禔的份上,褫夺封号,降为嫔,搬到延禧宫后殿居住。在延禧宫后殿闭门思过,无诏不可外出。另外,令卫常在升为嫔,赐封号良,让她自己养着八阿哥吧。”
  “是,奴才遵旨。”梁九功回道。心里感叹着,这延禧宫两份旨意传出去,后宫又要变天了。
  延禧宫外,惠妃领着延禧宫其他的嫔妃出来接旨。即便早有预料,但在听到梁九功宣读旨意的那一刻还是软倒了身子。褫夺封号,降为嫔,还闭门思过。我的胤禔在阿哥所和上书房可怎么做人啊。
  听梁九功宣读完一份圣旨后,纳嫔强撑着被贴身宫女扶起来接旨。就看见梁九功取出另一份圣旨,圣上竟然晋了卫氏为嫔,还住主殿?!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